下半年我局将继续围绕2009年“环保在行动”各项工作目标,紧紧抓住重点区域和热点难点问题,全力抓好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不断提升环境质量,围绕努力实现全区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来开展好各项工作。其中重点做好:
(一)、继续深入开展以江边为重点的环境综合整治。
1、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强化技防能力建设。下半年,我们将在江边化工区自2005年以来开展的两个阶段整治工作(区域管网改造、企业集中整治)已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继续在加强长效管理、巩固和深化整治成果,进一步改善区域大气和水质量环境上做好文章。其中一是要增强监控手段,加强监测监管。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已有的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在COD自动监测的基础上,对重点源逐步加装特征污染物监测装置和视频装置、设置地下水监测监视井;我们还将积极配合市环保部门,在化工区临新华村敏感位置完成废气自动监测站点的建设,并对区域内河、渠组织定期监测,针对违法企业手段更加隐蔽、狡猾的特点,积极依靠科学手段,及时掌握情况,严格监管,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二是要完善运行管理机制,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督促园区污水处理厂、活水工程等基础设施正常运行,并在江边化工区实施封闭式管理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封闭管理的各项设施、制度,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指导,配合环保部门进一步加强对化工区水、气环境的昼夜巡查。三是进一步健全企业(包括园区污水处理厂)、园区和区政府三个层次的污染事故应急防范体系,做好化工区环境污染事故的防范和应急处置工作。
2、积极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企业调整重组。要从根本上解决化工区的环境问题,真正改变化工区的整体形象,还必须依靠对现有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因此我局还将全力支持配合园区主管部门抓住当前机遇,采取“控、调、提”等措施,大力促进企业调整重组,实现产业升级,全面提升园区企业的环境管理能力与改善环境行为。“控”即严格控制新上企业的准入门槛,按照产业规划和市区政府有关文件精神,科学合理确定入园企业产品准入条件,严把项目的引进、新建、扩建,确保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园区产业定位及土地投资利用投资密度要求,引进生产资源消耗少、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的项目;“调”即对S338省道以北已有化工企业加大力度进行整合,根据化工区产业发展规划、发展定位,鼓励经济效益和产业发展前景好、管理规范、污染轻的企业做大做强,大力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形成以重点企业为龙头的上下游产品链开发生产平台,提升化工区的产业层次,从结构上解决化工区的污染问题;“提”即依靠企业内部开展清洁生产、优化产品结构、技术升级改造,提升企业社会责任关怀意识,推进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全面改善企业环境绩效,努力从源头上解决化工区的污染问题。
(二)、加快污水接管,实施小流域整治,努力提升以“三河”为重点的水环境质量。
针对我区主要河道以生活和农业污染为主要特征的氮、磷超标问题,下半年除了对工业污染源加强管理,继续开展取缔非法洗桶、废塑料及纸浆回收加工作坊外,我局还将对影响澡港河、德胜河、新孟河三条清水通道水质的主要支流摸清情况,编制并实施小流域整治方案;会同城建部门重点推进孟河镇居住集中区污水接入西源污水处理厂;魏村、百丈、安家、圩塘4个老集镇居住集中区的生活污水接管工程和新桥镇、龙虎塘集中居住区污水接管,还将积极研究推广分散居住区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进一步完善“组保洁、村收运、镇中转、区处理”的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运转模式,确保垃圾不倒入河道边坡。会同农林部门督促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加快整治进度,督促有关乡镇加大对支流支浜的清淤活水,努力提升水环境质量。
(三)、大力推进生态创建和污染物减排工作
我局将结合全市生态市建设要求和我区实际情况积极组织推进新桥、罗溪、孟河、春江创建全国环境优美镇工作,督促上述4个镇抓紧编制创建环境优美镇的实施方案,在此基础上力争2个镇通过省级考核,同时也将抓紧编制高新区创建生态工业园区规划,力争通过环保部的组织的专家审查;指导5个省级生态村和12个市级生态村建设,以及按计划完成一批绿色学校和社区创建工作。我们还将会同城建局等按照年度主要污染物减排计划积极推进集中居住区和安置小区的污水接管工程,开展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试点,大力削减生活污染排放总量;继续加强与区经发、城建等部门的协调配合,严格控制新增煤量,加强全区煤炭消耗量的分析和脱硫工程的运行监督管理,努力提高综合脱硫效率,完成总量减排目标;按照省市统一部署积极稳妥组织排污指标有偿使用申购试点和区域补偿;会同经发局积极推进11家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和6家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力争提前完成验收。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效率
下半年,我局将着力加强内部机构建设,加快完善内部管理结构,重点是按照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的具体要求,对环境监察大队增配干部,加强队伍管理,添置车辆及必要的执法装备,建设污染源自动监控中心,大力提升现场执法能力。同时我们还将进一步完善建设项目分类管理办法,督促指导有关镇(街道)完成镇(街道)工业集中区和空港产业园扩展区区域环评,完成区60项重点项目的环评审批全覆盖;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和业务受理回执制度,全面推行规范化管理,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以适应新区环境管理工作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