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食品药品安全简报第十一期
我区对全区学校食品安全工作
开展专项督查
节前,我区各镇、街道以及各相关部门已经根据区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的布置,全面开展了对全区学校食品安全的专项检查。为确实保证专项检查工作落到实处,进一步提高学校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学校师生身体健康和饮食安全。根据常州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关于开展学校食品安全专项督查的通知》(常食药安委[2008]16号)要求,近日,对我区学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开展了专项督查。
成立了由区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主任张宇副区长、副主任郜军(区党政办公室副主任)带队,卫生局、工商局、农林局、城建局、教育局、食药局分管领导和联络员参加的督查一组、二组。此次督查实地查看了10所学校,重点针对食堂和校内超市以及周边小饮食、小摊贩,对其证照持有情况、设施设备条件、索证索票验收登记台账以及周边环境卫生状况等进行了全面检查。针对督查中发现的少数校内小食品店无证无照、个别食堂还不尽卫生整洁等情况,张宇副区长指出:一是各监管部门、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一定要高度重视学校的饮食卫生安全问题;二是除对有问题的要整改到位外,还要举一反三,继续加大对学校食品安全的检查力度,检查工作一定到做实、做细;三是加强学校食品从业人员的自律意识,责任要落实到人;四是要帮助和督促学校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立长效安全的管理模式。要将坏事变为好事,通过各职能部门、各级政府的积极行动和相互配合,全面提高我区学校食品安全整体保障水平。
目前,针对张宇副区长的要求,我区各相关职能部门、各镇、街道、以及各所学校正在重新进行检查与整改。力争通过此次专项整治,在学校食品安全工作方面建成安全新北区。
(区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我区召开“两网”建设工作推进会
为了进一步推进省级农村药品“两网”示范区创建工作,深入分析和准确把握全区药品“两网”建设工作形势,完成创建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示范县(区)工作目标,我区召开了创建省级药品“两网”建设示范区工作推进会议。区政府副区长、区农村药品“两网”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张宇出席会议,区农村“两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区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各镇卫生院(街道卫生服务中心)院长等参加了会议。 药监分局徐志明副局长汇报了我区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的进展情况,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建议和打算,明确了具体工作任务和做好迎接全省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工作检查评估的具体要求。张宇副区长就创建省级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示范区推进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他指出,食品药品安全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我们必须从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到食品药品安全的重要性。一是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二是进一步明确目标,理清思路。三是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措施。把“用药放心”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切实抓好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争取一次性通过省检查组对我区的现场验收。
(区药监分局)
区农林局采取四条措施 从源头上保证鲜奶质量
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三聚氰胺污染事件发生后,区农林局迅速反应,按照省、市工作部署,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了生鲜牛奶质量专项检查工作。对奶牛饲养场(户)进行跟踪监管,建立并完善生鲜牛奶质量可追溯制度,坚决打击生鲜牛奶掺假制假的违法行为,确保本地生鲜牛奶质量,保障消费者安全。具体措施包括:
一、调查基本情况。对全区所有奶牛饲养场(户)逐一调查登记,据统计,我区目前存栏奶牛762头,其中产奶奶牛417头,主要分布在孟河及西夏墅两个乡镇,全区日均产生鲜牛奶约5200公斤。
二、检测免疫效价。对所有奶牛的口蹄疫免疫抗体效果进行突击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制定口蹄疫补免计划,及时开展补免工作,确保疫苗保持常年高保护率。
三、完善养殖档案。要求所有奶牛饲养场(户)均建立规模养殖场档案,进一步完善生产记录、兽药及饲料添加剂使用记录、免疫记录、诊疗记录、消毒记录等台账。
四、监管养殖条件。重点检查奶牛场饲养条件、防疫设施、饲料供应、奶牛场及生鲜牛奶收购单位设施设备等是否符合规定要求。严禁添加使用国家明令禁用药品,严格执行休药期制度。
近日,市生鲜牛奶质量安全专项检查组对我区孟河卫星奶牛场、西夏墅水塔口奶牛场(存栏100头以上)抽取奶样,并统一送省检测。检测结果均为三聚氰胺阴性,奶样合格率为100%。
(区农林局)
加强奶牛“两病”监测
确保群众喝上“放心奶”
为促进我区奶牛养殖业健康发展,确保群众喝上“放心奶”,动物防疫监督所成立奶牛“两病”监测小组,对全区762头奶牛开展结核病、布氏杆菌病的突击监测工作。 一是加强宣传。向广大奶牛养殖户详细介绍奶牛结核病及布氏杆菌病对人畜的危害,同时,积极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的有关规定,争取广大养殖户的理解和支持,并主动配合监测工作的顺利完成。 二是完善档案。建立奶牛规模养殖场养殖档案,进一步完善生产记录、兽药及饲料添加剂使用记录、免疫记录、诊疗记录、消毒记录等台账。严禁添加使用国家明令禁用药品,严格执行休药期。 三是做好对奶站的监管。目前全区日均产奶约5200公斤,为进一步把好牛奶流通关,在开展奶牛的“两病”检测的同时,加强对牛奶收购站的监管,坚决打击生鲜牛奶掺假制假的违法行为。 截至九月底,本次奶牛“两病”突击监测活动已全面完成。对检测合格的奶牛饲养场(户)发放了《“两病”检测合格证》;“两病”阳性奶牛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强制淘汰,以达到进化牛群的目的。
紧急行动清查受染奶粉 保障节假期间食品安全
近日,发生了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导致幼儿患肾结石事件,省整规办下发了《关于清查受污染三鹿奶粉保障两节期间食品安全的紧急通知》(苏整规办[2008]4号)和《关于清查受污染蒙牛奶粉、牛奶的紧急通知》(苏整规办[2008]5号)。为了保护广大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和确保居民过好国庆假日,根据区领导要求,按照省整规办通知精神,区经发局紧急行动起来,迅速将通知传送到吉买盛和每家玛两大超市,并向超市负责人宣传通知精神。节前,区经发局组织了回访,两大超市均能按照通知要求对受染奶粉进行停售下柜处理,并封存了部分问题奶粉。国庆假日即将来临,区经发局还将组织针对猪肉、酒类等开展检查,以确保假日期间人民群众的消费安全。
(区经发局)
区质监分局紧急开展
乳制品相关食品企业专项检查
根据省质监局《关于切实做好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紧急通知》(苏质技监发[2008]255)及上级有关指示精神,我分局迅速反应,紧急出台了《新北区乳制品相关食品生产企业专项检查方案》(常质技监新发[2008]25号),立即成立检查组,由分局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亲自带队对全区7家可能将奶粉作为原料生产其他食品的生产企业进行了突击执法检查。
经查,我区范围内没有乳制品生产加工企业。检查组对7家可能将奶粉作为原料生产其他食品生产企业的采购台账、进货检验记录、添加物质清单、原材料仓库及生产工艺流程等进行逐一检查。检查发现,7家企业中使用奶粉的仅有2家,奶粉的生产厂家分别是镇平天绿乳业有限公司和安徽达诺乳业有限公司,这2家奶粉生产企业都属于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食品生产许可证三证齐全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均有产品质量检验报告。现场未发现企业使用三鹿、伊利、蒙牛、雅士利等22个厂家69个批次含三聚氰胺的奶粉。
分局根据检查的情况要求企业:一是加强原料进厂验货把关,对正在使用的奶粉,委托有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三聚氰胺专项检测,在检验结果出来之前,暂停生产和销售,做好清理统计工作。二是要求凡是用乳制品生产加工食品的企业在进货时必须先索取含三聚氰胺检验项目的乳制品检验报告,同时将乳制品使用情况报告我质监分局。
(区质监分局)
市人大来我区督查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贯彻实施情况
九月九日,市人大检查组在陈伟昶副主任的带领下对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贯彻实施情况进行了督查,检查组实地察看了两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基地,听取了我区执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情况汇报,对我区的具体贯彻落实情况和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检查组指出,我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认识到位,思路清晰,措施有力,成效明显,建议财政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快农产品快速检测体系建设,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区人大孙德保副主任、区政府蒋雪勤副区长陪同检查。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2006年l1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我区紧紧抓住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全区已制订市级农业地方标准2个,企业标准14个,建立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个;建成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6个,面积达6.26万亩,无公害农产品39只,绿色食品4只,市名优农产品9只;创建出一批具有我区特色和市场影响力的农业品牌18个,如怡泰牌固体饮料、巢嫄牌无花果、绿秀牌珍稀菇、新北星牌水果黄瓜等。 (区农林局)
区城建局整治乡镇学校周边环境
为进一步保障学校周边环境,近日,新北城管大队孟河中队联合孟河镇食品药品办公室对于所在辖区内中小学周边的50余家店外出摊、流动摊贩进行了集中整治。
在小河中心小学附近,执法人员发现了部分“来路不明”的“三无”小包装食品,协助食药办工作人员立即将其没收并责令业主整改。据介绍,这些劣质“问题”小食品通常使用过量的香精、味精、色素,对人体的肝、肾等脏器影响很大,对正在生长发育的儿童危害更大。而在小河中学校门口外围,则查处了多起无照流动经营户,这些零食点卫生状况相当差,而且都是在上下学时段出现,很大程度上堵塞了交通。
此次整治,使得孟河镇中小学、及幼儿园周边的环境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赢得了广大学生家长和群众的称赞。
(区城建局)
把放心豆制品送上餐桌
——区质监分局开辟绿色通道规范豆制品行业发展
为彻底改变我区豆制品的质量状况,分局为有实力、有意向投资建厂的豆制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开辟绿色通道,在厂房选址、厂区及工艺设计、化验室建设、人员培训、质量管理制度建立等方面给予贴身服务。目前,一家投资800万元的豆制品生产项目已经投产。
常州新里程食品有限公司原是一家豆制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厂房破旧,生产设备简陋,不具备产品检验能力,从业人员质量意识和法律意意识淡薄,不懂相关产品标准,产品质量无法得到保证。针对这种状况,分局多次上门服务,积极引导小作坊走做大做强的规模化发展道路。在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的同时,分局积极动员小作坊建设标准化厂房,采用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建立健全从原材料进厂的进货验收到产品出厂的验收把关的全过程的产品质量管理制度,对豆制品进行统一生产和销售。在分局的引导下,该公司先后投资800万元,建起了一座占地15亩、建筑面积达3000平方米的新厂房,拥有4条国内外最先进的自动化豆制品生产线,成功实现了从小作坊向规模企业的飞跃。今年10月份,该公司顺利通过了食品生产许可证的现场审查,从而有望成为常州市内规模最大、科技含量高和产品档次高的豆制品生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