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是全区上下坚定信心保增长,合力攻坚促发展的一年。今年以来,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部署下,围绕全区广泛开展“三大行动、六大战役”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振奋精神调整策略,创新体制完善机制,多措并举狠挖信息,负重拼搏克难求进,千方百计抢抓回暖先机,千方百计保增长促发展,各项工作均取得了一定进展。现将我局今年的工作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今年以来,我区本着“狠抓招商、扶持外贸、规范外事”的工作方针,全力推进招商工作,出台政策扶持企业出口,调整规范外事审批程序和要求,各方面工作有序开展。
一、广泛开展招商活动,持续加大引资力度。
今年以来,我局按照“大型招商活动搭台、专业小分队跟进”的招商模式,紧紧抓住各种机会,积极“走出去”招商引资。截止目前,在欧美、日本、香港、台湾、上海等重点招商地区举办专场招商活动7场,拜访了一批老朋友,结交了一批新客商,开拓了一批信息源。同时,加大北京、上海的招商频次,要求每周都有招商人员登门拜访当地中介机构、咨询公司,并通过邀请客户参加主题为“合作、分享”的“常州国家高新区答谢会”,增进了友谊,深化了合作。
今年1-10月,全区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5家,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外资5.1亿美元,同比下降5%,完成年度计划的46%;实际利用外资5亿美元,同比下降26%,完成年度计划的67%;累计审批因公出国(境)团组82批,出访人数234人(次)。1-9月,实现自营出口23.58亿美元,同比下降25.3%,完成年度计划的47.2%。预计全年可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外资1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7.5亿美元,自营出口32亿美元。
二、强化引导健全机制,多措并举稳定外贸。
为了稳定外贸发展,我局建立了重点出口企业跟踪服务和动态监测机制,力求在全面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基础上,将国家、省、市在扶持外贸上的每一条政策,通知到每一家企业。同时,积极探索并研究制定全区扶持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若干政策措施,全力以赴协助外贸企业克难求进。目前,全区重点外贸企业出口形势逐步好转,进出口总额、自营出口降幅均呈现出逐月收窄态势。
三、细化明确操作流程,切实加强外事服务。
为了进一步加强因公出国(境)管理,我局与财政、外汇管理部门建立了有效的互动沟通机制,细化了因公出国(境)团组报批及经费申请、核汇、报销操作流程。同时,积极拓展区外事办公室在服务外经贸方面的职能,与德国黑尔福德市、日本刈谷市就建立友好城市关系进行充分交流;协助各招商局完成“常州市荣誉市民”报批工作;推动外企因私签证服务、日本研修生派遣前期工作、APEC商务签证初审等职能。截止10月底,累计审批因公出国(境)团组82批,出访人数234人(次),11位外籍人士在“2009中国常州科技经贸洽谈会”期间被授予“常州市荣誉市民”称号。
四、高度重视业务培训,不断深化以人为本。
今年以来,我局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契机,积极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参加业务培训。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通过集中学习理论,现场观摩《奋进的江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型成就展》,激发了党员干部的工作热情;每月安排业务培训,通过组织公文写作、排水、环评等专业知识讲座,并派遣业务骨干到上海对外贸易学院进行封闭培训,充实了知识架构;通过实地参观高速公路以南工业地块和天合光能等企业,增强了对区域和产业的了解,为推动招商工作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强的思想政治基础和有力的人才保障。
五、大力开展“三大行动”,全力主攻“六大战役”。
今年以来,全区利用外资工作形势严峻。上半年,工商登记注册外资、实际到账外资均未实现“年度过半任务过半”的时序进度要求,且落差较大。下半年针对这一情况,我局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求,周密部署,精心组织,以扎实有效的措施开展“三大行动、六大战役”,全力冲刺年度目标任务。
(一)构建大招商格局。围绕“充分利用多方资源,大力开展全区招商,确保完成目标任务”的总体要求,制定实施了《区镇合力推进招商工作意见》、《2009招商引资考核奖励办法》和《有效项目信息考核办法》,将全区未完成指标和重大在谈项目落实到相关部门,建立重大项目领导联系制度,充分发动多方资源,齐心协力狠挖项目信息。自办法实施以来,全区上下热情高涨,踊跃上报项目信息。截止到目前,各单位累计上报的有效项目信息已达56条。
(二)制定招商机构调整方案。完成了招商五局、招商六局增设方案和招商四局职能调整方案的制定,明确了调整后各招商局的具体职责,形成了欧美、日韩、东南亚三大地域招商局及光伏、机电、化工新材料三大产业招商局并存的新格局,进一步增强了产业招商力量。
(三)制定两大驻点筹建方案。制定了驻京、沪经贸联络处设立、管理和人员补贴等三个方案,其中,驻沪经贸联络处部分工作人员已到岗,日常工作开始正常运行;驻京经贸联络处的各项前期筹备工作已稳步开展。
(四)积极申报特色产业园区。协助天合光伏产业园、机电工业园、创意产业基地、新北工业园区参加我市“产业航母计划”的评比活动,并通过比对评选结果,认真查找差距,引导督促整改,促进了各大园区形象塑造和品牌建设。同时,积极向省外经贸厅申报设立省级特色产业园——江苏常州天合光伏产业园,提升了园区的知名度。
(五)全力以赴打好六场战役。一是香港战役。认真筹备“2009中国常州高新区(香港)城市产业专题推介会”,邀请了十余家港资房地产企业高层出席,并与有意向来区投资的港商进行了充分交流和沟通。二是投融资战役。紧紧抓住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当地的产业基金、投资银行、创投企业、私募基金对接交流,力争在引进外资投融资机构上取得突破。三是清仓战役。按照能快则快、越快越好的原则,梳理在手项目信息,周周汇报进展情况,明确专人负责,紧盯不放,自加压力,全力以赴加快项目推进。四是以外引外战役。将搜集整理的国家关于稳定外商投资、振兴产业规划、放宽投资领域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传达至每一位投资者,鼓励外企加大投入、增资扩股或引荐新项目。五是以民引外战役。认真搜集区内民营企业在配套协作、对外交流、技术合作、洽谈并购中所产生的外资项目信息,协助企业做好工商登记、资金到账等配套服务。六是产业招商战役。加强了对以五大产业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和以城市产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招商力度,引进了一批重点外资项目,如雅柯斯电力科技、川崎光阳,增强了产业集聚集群发展的能力;如德宝物流、丰悦酒店管理,促进了北部新城城市整体功能的提升。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机遇
从1-10月完成实绩看,我区利用外资工作形势十分严峻、压力前所未有,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储备项目严重匮乏。全区目前在谈、意向、拟签约项目信息难以满足当前招商需求,特别是3000万美元以上新项目信息严重匮乏,项目信息储备少可能直接影响今年指标完成和明年的工作开展。二是在谈项目进展缓慢。大部分在手项目洽谈进度放缓、难度增大,新批项目明显减少。1-10月,仅引进外商投资企业25家,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7家。三是在批项目审批艰难。受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和国内宏观调控影响,部分在批项目审批难度增大。如瓦卢瑞克大钢管项目,受欧盟向中国发起无缝钢管反倾销案件影响,是否能顺利通过国家发改委的审批,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
但不可否认,随着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逐步消退,全球经济企稳回升的态势已基本确定,全区开放型经济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一是市、区两级对招商引资的高度重视和更高要求,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充分保障,是我们做好这项工作的根本保证;二是金融危机后,跨国公司投资重心转向亚洲,必将有助于提高我们成功引资的几率;三是随着全球经济回暖,外需重振,内需增强,跨国公司有了新设项目或扩大投资规模的内驱动力;四是得益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和土地、货币等宽松政策的延续,为新项目的顺利落户及发展壮大提供了充足的政策保证。
常州高新区外经局(招商局)
2009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