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以来,全区司法行政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司法行政机关的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全省、全市司法行政工作会议和全市政法工作会议精神,紧密围绕建设“北部新城”这个中心,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维护社会稳定大局为目标,以维护人民利益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服务企业发展为主题,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坚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取得了以下七个方面的成效。
一是服务发展的水平有了明显提升。各镇、街道司法所(调处中心)共计走访企业166家,组织排查活动33次,排查涉及企业矛盾纠纷116件,调处涉企矛盾纠纷113件,调处成功109件,防止群体性事件2件,出具企业法律建议和风险提示103件,与企业组织法律咨询交流4场(74人)。
二是促进和谐的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区、镇两级调解组织共接待群众来访批次1883批次4871人,受理矛盾纠纷1350件,调解纠纷1322件,调处率为98%,调解成功1294件,调处成功率为95.9%。劝阻群体性上访99批次1806人,防止民转刑案件4件,防止矛盾纠纷激化31件。,
三是普法宣传的成效进一步彰显。共举办法律咨询35场,接待法律咨询人员596人次,印发法律知识小册子12000余份,发放法律书籍1800余本,举办各类法律专场文艺演出15场次。
四是维护正义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区法律援助中心共承办法律援助案件147件,解答法律咨询223人次。“148”法律服务在认真兑现“有问必答、有纠必解、有诉必帮、有困必助”服务承诺的同时,积极参与信访,防范化解社会矛盾。
五是基层基础建设进一步夯实。司法所的硬件设施进一步完善,软件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六是司法队伍建设有了明显加强。司法管理队伍、调解队伍和社区矫正工作者队伍的专业化素质有了明显提升,工作效能进一步彰显。
七是科学评估体系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和法律援助规范化考核体系进一步完善。
八是矫治帮教的作用发挥较为明显。区、镇两级矫正帮教作用发挥得较好。目前,共有73名刑释解教人员落实了安置帮教措施。全区在册社区矫正对象245人,今年新接收矫正对象112人,解除矫正对象42人。
今年以来涌现出了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薛家司法所被省司法厅表彰为优秀司法所、薛家镇、新桥镇和西夏墅镇被省、市表彰为“五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唐金良等六名同志被省、市表彰为“五五普法”中期先进个人,新桥镇和西夏墅镇顺利通过了市级“人民满意好站所”的验收。我区春江镇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经验和外来人员普法宣传教育的做法得到市局领导的认可。区司法行政工作接受了区人大代表巡察并得到好评,孟河德春教育基地的做法受到区政协委员高度赞扬。
一、着力实施“和谐”工程,切实增加社会稳定因素。
全区司法行政系统不断健全区、镇(街道)、村(社区)和村民小组四级调解组织网络,努力完善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坚持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坚决遏止群众性械斗、群体性上访、民转刑案件和非正常死亡事件的发生,有力维护了全区社会稳定。今年以来区人民调解工作室共接待案件当事人838人,受理调解案件265件,调解结案243件,案件类型涉及婚姻纠纷、买卖合同纠纷、民间借贷纠纷、欠款纠纷、房产纠纷、赡养纠纷、子女抚养、工资待遇补偿纠纷、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等13个类型。
一是进一步拓展和延伸“五调对接”活动,充分发挥好调解功能。“诉调对接”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公调对接”和“检调对接”工作得到了市、区领导的认可,通过召开现场会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经验介绍和交流,并在全市进行了推广。通过恢复性司法程序办理轻微刑事案件达成和解51件,民事申诉和解20件,调解涉及金额100余万元,息诉息访103件,涉检信访量连续逐年呈明显下降趋势。
二是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安置帮教工作,充分发挥帮教功能。抓好刑释解教人员核对排查工作,明确了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考核内容,切实为特困刑释人员落实帮教措施。
三是进一步开展“社区矫正监管安全年”活动,充分发挥矫正功能。围绕“社区矫正监管安全年”活动,全面加强社区矫正监管工作。一是全面开展风险评估,对矫正对象进行分级管理,按照《常州市社区矫正风险评估、分级管理暂行办法》要求,提高矫正工作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二是开展定期分析排查,健全矫正对象管控网络,杜绝、减少矫正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三是加强对重点人员的管理,对具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的矫正对象,实施重点监管、重点教育。四是加强与区法院、检察院、公安部门的协作配合,进一步完善社区矫正工作协调衔接机制。
二、着力实施“服务”工程,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面对金融危机的发生,全区司法行政系统积极履行自己职能,努力服务经济发展,积极开展法律援助活动,全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一是积极开展“双百百日”活动。围绕促进全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一大局和时代主旋律,瞄准服务企业、服务“三农”、服务民生“三大领域”,从3月1日开始到6月30日,在全区范围内动员组织一百名以上司法所所长、调处中心主任、人民调解员,一百名以上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开展服务企业发展“双百百日”专项活动。深入全区重点企业,尤其是分布在全区农村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的中小企业,奋战100天,全面打响服务企业发展,开展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专项活动,较好地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更好地践行了科学发展观的各项要求。一是定期下乡指导,调查摸底,要求各司法所、法律服务所列出重点企业,然后分析解难。二是对企业的债务进行疏理,缓和资金矛盾,与债权人主动取得联系和谅解。三是对已引发诉讼的经济纠纷及时做好代理工作,切实履行好代理职责,为企业化解风险提供优质服务,并积极参与协助政府对困难企业实施破产保护。如薛家镇司法所为避免矛盾纠纷恶化,薛家镇司法所与派出所、劳动所建立联动机制,一有突发事件,三家互通信息,共同到场,联手调处,及时把矛盾解决在企业、化解在萌芽,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生存环境。共调处工伤损害赔偿纠纷15件,涉及赔偿金额170万元,调处拖欠工资纠纷510人,450万元。各基层法律服务所积极发挥自身职能作用,走访企业90家,组织排查矛盾纠纷19件,成功调处矛盾纠纷16件,代理涉及企业经济案件40件,避免(挽回)企业经济损失174万元。
二是努力拓展法律援助和“148”法律服务。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工作在保障公平正义、化解矛盾纠纷、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简化法律援助申请、受理和审批程序,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让困难群众特别是农民工、残疾人、计生困难户等及时获得法律援助,把党和政府对弱势群体的爱护落到了实处。
三、着力实施“保障”工程,切实提高全民法治意识。
深入推进“五五普法”,大力开展法制文艺演出,积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确保“五五普法”规划落实到位。
一是深入推进“五五”普法活动。首行是完善普法工作机制。依据市“五五”普法规划制定下发了《二○○九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点》和《主要目标任务分解表》,把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逐项分解落实到主要责任和相关责任部门,明确工作任务,量化考核指标,落实工作责任,形成“整体推进、规范运作、协调发展、注重效果”的普法工作机制。其次是开展“法律六进”活动。以“法律进社区”、“法律进乡村”、“法律进企业”为载体,促进“法律六进”活动全面、深入、务实发展。组织人员深入到乡镇开展以“法律服务促和谐、依法维权保民生”为主题活动的法律宣传咨询活动。
二是扎实推进基层依法治理。以“民主法治村”和“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活动为载体,通过建立健全“户代表制度”,全面完善村、居自治和村、居公开各项制度,推进村级事务民主管理,依法保障农民群众的选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促进农村发展。今年我区有3个村、1个社区申报为省级第五批“民主法治村(社区)”。按照规范化小区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完善城市社区居民自治,提升我区社区建设和依法管理的水平。
三是努力开展基层法律服务管理。在加强业务指导的基础上,把好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年检注册关,积极组织全区基层法律服务所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参加市和省开展的一年一度的基层法律服务年检注册。引导基层法律服务所面向乡村、社区、群众,以服务“三农”为重点,及时、主动、热情地开展全方位的法律服务。
四、着力实施“强基”工程,切实履行司法行政职能。
通过开展基层基础年活动,逐步完善司法行政职能,夯实基层基础工作,扎实推进争当司法行政系统排头兵各项活动。
一是积极开展司法行政职能调研。区司法局针对人员少、编制紧缺和职能不完善等情况深入开展司法行政职能的调研活动,努力破解制约我区司法行政发展的难题。通过调研,找到了制约我区司法行政发展的瓶颈,提出了很有针对性的建议。
二是积极开展“双创”活动。在全区司法行政系统开展了创建“省级优秀司法局和优秀司法所”的活动,制定了年度基层司法行政工作意见和考核办法,加大了规范化司法所创建力度。随着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全区每个司法所的软硬件设施都有了较大改观,司法行政工作水平也得到了明显提升。目前,我区9个司法所已通过省级规范化司法所的考核验收;
五、着力实施“素质”工程,切实提升司法队伍形象。
区司法局积极狠抓各支队伍的培训,努力提升司法队伍素质,全面树立司法队伍形象。
一是狠抓三支队伍的素质提升。努力抓好司法所长、调解员和社区矫正工作者的培训,全面更新这三支队伍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这三支队伍的业务能力。
二是积极开展司法知识竞赛活动。把司法行政的有关执法职能知识梳理成100道知识竞赛题,分发到司法行政系统的所有人员,要求所有人员对这些知识都能了解,同时以竞赛的形式调动各司法所学习的积极性,对学习好的同志实施一定的奖励。
三是积极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寻找司法行政系统如何进行科学发展,如何建立一套科学考核评估体系。
六、着力实施“优化”工程,切实彰显司法工作效能。
区司法局通过构建各种平台和载体,努力优化司法行政各项机制,不断提高司法行政系统高效快捷的效能。
一是以“人民满意好站所”评比活动为抓手,不断优化司法行政工作。在全区九个司法所开展“人民满意好站所”评比活动,努力促进司法行政工作的顺利开展,不断完善司法行政职能,全力打造过硬的司法行政队伍。
二是以“机关作风建设巩固年”活动为载体,不断优化法律服务工作。借助“机关作风建设巩固年”东风,努力加强司法行政系统的行风建设,切实整改司法行政系统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司法队伍的形象。
三是以创建“依法行政(规范执法)” 合格单位为平台,不断优化司法执法工作。通过开展依法行政和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实现了执法职责明晰化、执法程序公开化和执法行为规范化的目标,全局司法行政人员的执法意识和依法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同时也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效:全局无一例行政复议案件和行政诉讼案件
四是以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为依托,不断优化司法行政考核体系。牢固树立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司法行政工作的意识,紧紧围绕“三保”中心工作,立足实际、着眼长远、全篇谋划好新时期的司法行政工作。进一步健全了法律援助的长效机制,做到科学规划、科学创建、科学实施,不断创新司法行政工作的各项措施,把司法行政工作全面引向深入。
明年工作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大局,扎实推进争当全省司法行政系统排头兵工作,充分发挥调解、矫治、宣传、服务、管理“五大功能”,着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着力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着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着力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着力加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为全区经济快速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明年工作思路总体是发挥“五大功能”:调解、矫治、宣传、服务、管理。
加强“六项建设”:大调解、法制宣传和实践、服务保障、基层基础、体制机制和职能。具体如下:
召开“三个会”:5月份司法建设规范化建设推进会;7月份“五五普法”迎接检查推进会;9月份大调解机制延伸和拓展推进会。
开展“一项活动”:法律宣传服务月活动。
一、着力提高矛盾纠纷的化解能力,最大可能地增加社会和谐因素。创新方法,力争多元化破解各种矛盾;整合资源,力争多渠道破解各种矛盾;加强培训,力争专业化破解各种矛盾;上下联动,力争多角度捕捉矛盾隐患;完善组织,力争无缝隙破解各种矛盾;深入调研,力争专项整治各种难点问题;积极加强社区矫正示范点建设,努力建成社区矫正教育矫正中心;进一步加大安置帮教力度,努力防止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
二、着力彰显法制宣传和法治实践的效能,最大限度地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是不断细化“五五普法”目标,强化责任的落实;二是认真开展“法律六进”活动;三是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四是构筑法治阵地和载体;五是继续开展“民主法治村”、“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活动。
三、着力加强司法为民的能力,最大可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一是积极开展法律援助活动。扩大法律援助的覆盖面和知晓率,进一步优化服务质量,满足广大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全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二是积极开展基层法律服务工作;三是加强基层法律服务管理;四是继续开展法律服务企业活动。
四、着力提升基层建设的水平,最大力度地争当司法行政排头兵。一是积极开展“双创”活动。创建省级优秀司法局和司法所;二是加强区、镇两级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
五、着力健全考核评估体系,最大可能地使司法行政步入科学发展轨道。一是健全科学的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考核评估机制;二是健全科学的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考评机制。
六、着力完善司法行政职能,最大可能地为老百姓提供便民服务。一是完善公证职能,为老百姓提供便民服务;二是完善律管职能,加强法律服务管理;三是开展行风监督,提高司法行政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