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人民政府: 为切实加强农村环境整治长效管理,巩固以“三清一绿”和“五化三有”为重点的村庄环境整治成果,不断提升我区新农村建设水平。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考核办法。 一、考核范围 所有通过市级考核验收达标的“三清一绿”和“五化三有”村。 二、考核内容 1、新北区村庄环境整治“三清一绿”村长效管理考核细则(见附件1)。 2、新北区村庄环境整治“五化三有”村长效管理考核细则(见附件2)。 三、考核方法与组织 1、考核方法。年度实行百分制考核,以明查考核和督查暗访相结合。以考核细则为依据,明查考核得分占考核总分70分,区级每季度考核一次,各镇每月组织一次,年终按加权得分;平时的督查暗访分值为30分。区、镇定期与不定期进行督查暗访。 2、考核组织。区级考核由区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实施。镇级考核由各镇农口分管领导组织相关部门考核,考核结果按期报送区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考核奖惩 对整治村的考核结果根据得分高低分二个等次,给予相应的奖惩。全年考核平均在85分以上(含85分)为合格, “五化三有”合格村每村奖励3万元,“三清一绿”合格村每村奖励1万元。85分以下的为不合格村,将给予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且不享受当年度区级相关奖励资金。以奖代补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主要用于村内环境整治投入和保洁员报酬补助,严禁移作它用。 五、考核的相关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村庄环境整治长效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基础工作,也是一项利民惠民的实事工程。区各相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各镇村要建立健全村庄环境长效管理工作班子,镇要组织相关部门人员成立督查组,经常深入整治村进行督查暗访,及时通报长效管理有关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建立村级保洁队伍。各村要根据本村人口多少、自然村规模大小和地理环境等因素,根据道路保洁、河塘保洁和绿化管护等不同要求,配备一定数量的保洁管护人员,以扩大保洁范围,强化保洁职责,提升保洁水平。要与保洁人员签订保洁责任书,明确保洁员的工作职责、工作区域和工作报酬,切实增强保洁人员的责任意识。 3、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要建立健全村庄环境整治管理制度、考评制度、保洁检查登记制度等规定,为日常管理和考核提供依据,要加强村民自治,因地制宜制定村庄环境整治方面的村规民约,包括《村庄卫生公约》、《门前屋后三包管理制度》以及《清洁户评选制度》等,充分调动广大村民参与村庄环境管理的自觉性。 4、认真组织考核。各镇要建立相应的检查考核制度,可聘请相关人员担任村庄环境整治管理的监督员,采取定期、不定期方式开展抽查和暗访,检查考核结果作为下拨经费和支付保洁员报酬的重要依据。对检查结果要定期通报,对组织检查、督查暗访中发现的问题和群众举报投诉的突出问题,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督促限期整改。
附件:1、新北区村庄环境整治“三清一绿”村长效管理考核细则 2、新北区村庄环境整治“五化三有”村长效管理考核细则
附件1:
新北区村庄环境整治“三清一绿”村长效管理考核细则
考核
项目
考核内容
分值
考核标准
组织 领导
5分
1、组织领导机构健全,镇村有专门的管理、督查工作班子。
2
以文件、相关台账记录为准,无专门领导和工作班子扣2分。
2、长效管理经费落实到位。
3
经费落实不到位的扣3分。
台账资料及专业队伍
15分
1、长效管理有计划、有总结。
缺一项扣0.5分。
2、卫生设施布置合理,保洁人员、保洁区域等公示上牌。
有一项不符合要求扣0.5分。
3、卫生管理台账齐全、记录及时正确。
4、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建立考评、检查和奖励等机制,措施得力,制度上墙。
少一项扣0.5分。
5、有专门的保洁队伍,按规定配备保洁和垃圾收集人员,责任到人,并定期考核。
4
少一项扣1分,每月考核一次,少一次扣0.5分。
环境 考核 80分
1、村内、住宅四周、道路两侧、河塘沟渠岸边无暴露垃圾、无杂草,无乱涂乱画、乱堆乱放现象。
13
有一处扣1分。
2、无露天粪缸,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5%,猪粪池加盖密封。
发现一只露天粪缸扣2分,少一个百分点扣1分。
3、村内无污水直排现象,有污水处理设施要正常运行。
5
4、按规定设置垃圾收集箱(桶),设置布局合理,垃圾箱(桶)外体干净整洁,无破损,箱内无积存,箱外无散露垃圾和污水。
12
有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5、人口较多的自然村应建造水冲式公厕,公厕有专人管理,设施完好,厕内无蛛网、无尿碱、无蛆蝇。
有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6、村内河塘水质良好,水面干净,无水生杂物和漂浮物。
10
7、家禽圈养,家禽饲养棚美观整洁。
8、路、河、渠、堤和房前屋后宜绿化地段绿化率100%,公共绿地及绿化的树木得到有效管护,无病虫害和人为破坏。
附件2:
新北区村庄环境整治“五化三有”村长效管理考核细则
考 核 内 容
考 核 标 准
组织领导
台账资料及专业队伍15分
4、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建立考评、检查和奖励机制,措施得力,制度上墙。
环境考核 80分
1、村内主要道路全部硬化,平整无坑洼,两侧绿化率100%。
7
2、辖区内无暴露垃圾,住宅四周、道路两侧、河塘水面、沟渠岸边无杂草,无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现象。
有一处不符合要求扣0.5分。
3、无露天粪缸,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5%,猪粪池加盖密封。
6
有一只露天粪缸扣2分,少一个百分点扣1分。
4、村内居住区无污水直排现象,有污水处理设施需正常运行。
5、按规定设置垃圾收集箱(桶),设置布局合理,垃圾箱(桶)外体干净整洁,无破损,箱内无积存,箱外无散露垃圾和污水。
8
6、外来人口较多的村应建造水冲式公厕,公厕有专人管理,设施完好,厕内无蛛网、无尿碱、无蛆蝇。
7、路、河、渠、堤和家前屋后宜绿化地段绿化率100%,绿地及绿化得到有效管护,无病虫害和人为破坏。
8、村内河塘水质良好,水面干净,无有害水生杂物和漂浮物,清淤河塘有责任牌。
9、家禽圈养,家禽饲养棚美观整洁。
10、村庄规划按规定实施,无乱搭乱建的建筑物,无残墙断壁。
11、村公共文化设施及公共服务中心能按时为村民提供服务。
不能及时为村民提供服务的发现一次扣0.5分。
12、村内无乱拉乱接,各类线路架设有序。
13、村内民宅墙体整洁,无乱涂乱画,废品收集点环境卫生整洁。
14、文体设施安全无损,有经常性群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