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街道农业综合服务站、畜牧兽医站: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全区上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结构调整,推进转型升级,为“十二五”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之年。为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1号文件精神,切实落实省、市农村和农林工作会议部署,按照区委、区政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总体要求,结合省、市畜牧水产条线工作意见及我局2010年主要工作目标任务,现将《2010年全区畜牧水产工作意见》印发给你们,请对照目标,细化任务,明确责任,层层分解,加大投入,加大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促进畜牧渔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努力实现“力争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不发生重大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和渔业安全生产事故”的工作目标。
附件:
2010年全区畜牧水产工作意见
一、总体思路 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农村和农林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农民增收”这一核心,突出“生态”和“安全”两大主题,咬定“力争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不发生重大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不发生较大以上渔业安全生产事故”等三大目标,全力做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动物卫生监督、畜牧兽医、水产渔政等四大条线重点工作,全面落实生态养殖创建、畜禽污染治理、防疫检疫检测、畜禽水质量安全监管、渔业安全生产等综合措施,积极努力促进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二、主要目标 1、生态示范养殖创建目标:新增创建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基地5个,完成市、区下达的规模养殖场污染综合治理任务。 2、免疫工作目标: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猪瘟、新城疫、高致病性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达100%,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抗体有效保护率在80%以上;城镇宠物犬狂犬病应免疫密度力争达100%,全力推进农村散养犬狂犬病免疫工作,牲畜新型二维码佩带率达100%,免疫档案使用率达100%。 3、检疫工作目标:畜禽产地报检检疫率、生猪定点屠宰场检疫率、病害畜禽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检疫出证率达100%。 4、监测工作目标:全区设立64个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定点监测点,60个新城疫疫情监测点,40个生猪口蹄疫、猪瘟、蓝耳病疫情监测点,2个牛A型口蹄疫疫情监测点,100%完成抽样检测任务,每月开展免疫监测,实施月监测和程序监测制度。 5、畜禽水产品质量监管工作目标:三井生猪屠宰场“瘦肉精”监测和西夏墅水塔口奶站“三聚氰胺”监测100%完成抽检任务,阳性猪源和奶源追溯率100%;奶牛“两病”检测率达100%,阳性奶牛无害化处理率100%;无公害畜禽水产品违禁药物季度抽检率达100%。全年无重大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 6、执法监督工作目标:兽药经营单位、饲料生产、经营单位季度检查率100%,兽药、饲料等投入品抽检不合格处理率达100%;违禁药物使用查处率100%;动物检疫执法人员、渔政执法人员培训考核率达100%。 7、动物疫情控制目标:力争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确保一般动物疫情有效应急处置率达100%,确保疫情不流行。 8、渔业安全生产目标:有效控制渔业污染事故发生,全年无较大以上渔业安全生产事故。 三、主要工作措施 1、着力推进生态健康养殖,合理引导养殖布局,促进畜牧渔业生产方式转变。把推进适度规模养殖和生态健康养殖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根据我区北部新城建设总体规划的要求,加强与工商部门联系,严格新建养殖场审批制度,一律暂停办理禁养区范围内动物防疫条件审核、工商营业执照登记注册年检工作。在环境允许的最高载畜量基础上鼓励禁养区、过渡区内的养殖场向生态养殖区内转移,逐步改变当前禁养区和过渡区内生猪养殖比重过大的现状。同时继续推进生态健康养殖基地创建工作。指导帮助通过认证的生态养殖基地提档升级,今年将努力新增畜牧渔业类生态示范养殖基地5家。 2、着力推进养殖业污染治理,改善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按照区政府和市有关部门关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工作要求,继续配合好农林处开展规模养殖场沼气工程建设;会同区环保局督促开展规模养殖场环境综合治理,完成市、区下达的规模养殖场环境综合治理目标任务;全力推进太湖流域畜禽养殖场粪便废弃物处理工程项目和池塘循环水养殖工程项目建设。 3、着力采取综合措施,加大疫病防控,力争继续保持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具体来讲,做到“六个要”,一要精心组织实施“三大行动”;二要制定更加完善、更加有效的免疫方案,确保免疫工作实效;三要加强疫情监测,掌握周边疫情动态,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四要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季度通报制度;五要提高基层兽医站应急处理能力,有效控制偶发疫情;六要进一步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督查机制。力争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 4、着力保障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实施有效监管,确保不发生重大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一是确保奶牛“两病”检测率达100%,阳性奶牛无害化处理率100%;二是完成三井生猪屠宰场“瘦肉精”监测和西夏墅奶站“三聚氰胺”监测任务,确保阳性猪源和奶源追溯率100%;三是加强兽药经营GSP创建点的后续监管工作;四是打击生产、经营、使用违禁药物,收购、加工病死畜禽等违法行为;五是加强养殖过程监管,健全规模养殖场生产记录,逐步推进可追溯质量管理制度。确保不发生重大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5、着力提升水产渔政工作,确保工作有序开展,保障渔业安全生产。一是合理规划养殖水域,发展现代渔业。充分利用常泰高速通道两侧2180余亩取土坑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长江特种水产养殖和生态休闲渔业,形成特色景观渔业产业带;二是配合开展长江禁渔工作。加强禁渔期管理,打击违法捕捞;三是配合开展人工增殖放流活动,保护长江渔业资源;四是严格开展渔船年检工作。加强陈旧渔船淘汰力度,及时发布渔业安全信息,提高渔民风险防范能力;五是做好机动渔船柴油补贴与禁渔期渔民生活补贴发放工作。六是积极调处渔业污染事故,保障渔业安全生产。 6、着力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切实为基层单位、养殖企业提供优质服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抓好各项养殖业项目建设和管理,重点做好能繁母猪、奶牛的保险和补贴、机动渔船柴油补贴工作,积极帮助有条件养殖企业申报项目,督促在建项目加快进度,确保项目保质保量按期完成,顺利通过验收。同时积极协调区级兽医实验室建设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加快项目进度,确保国家拉动内需项目的顺利完成。 7、着力开展业务培训,健全体系,全面提升畜牧水产队伍服务发展的能力与水平。一是组织开展培训年活动,开展贯彻《动物防疫法》、《渔业法》等系列培训工作;二是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升防疫队伍应对和处置突发动物疫情、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渔业安全生产事故的能力;三是逐步建立村级防疫协管员队伍。构建区、镇、村三级重大动物疫病管理网络体系;四是协调区、镇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根据上级部署,结合我区实际,积极稳妥推进我区畜牧兽医体系建设。 8、着力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强化教育,巩固提升我局各类先进建设成果。一要细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建立健全党风廉政责任制;二要深化平安单位建设。扎实做好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渔业安全生产管理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等三大重点工作;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妥善处理各类涉农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三要深化机关作风建设。开展“学习先进找差距,改进作风促发展”活动,完善动物检疫、水产渔政等执法工作,深化动物防疫条件审核、动物诊疗许可、兽药GSP认证等行政审批事项,结合区级机关民主评议、共产党员示范岗建设等活动深入开展机关作风建设活动,维护机关队伍形象,巩固提升我局各类“先进单位”建设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