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各处室、各单位: 现将《新北区社会事业局2010年工作意见》印发给你们,希认真学习,贯彻执行。 二○一○年一月二十日
新北区社会事业局2010年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2010年,我区社会事业工作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强化内部管理,创优发展环境,丰富服务内涵,提升服务水平,推进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全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让人民群众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二、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总体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让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规范办学行为,坚持减负增效,实施课程改革,提高师生素质,促进教育发展;发展文化产业,加强文物保护,开展健身运动,增强全民体质;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增强卫生监督能力,推动卫生事业持续发展;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推进信息系统建设,强化人口早教工作。整体提升我区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 主要目标: 1、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发展。努力实现办学规模与办学效益协同发展,教师素养与学生素质同步提升,教育质量与办学特色全面彰显。确保幼儿园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5%以上,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和初中入学率保持100%,初中巩固率保持99%以上,适龄残疾儿童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普及率达100%,努力提高高考本科达线率。继续推进创优工作,争创市优质学校2所、省优质幼儿园2-3所、市示范幼儿园2所;着力推进市依法治校先进校、德育、科技教育特色校和绿色学校创建活动。 2、文化和体育事业更加繁荣。强化文体设施设备管理,确保完好率达98%以上;完成27个行政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建设,新建140个“农家书屋”,全区各行政村文化活动室覆盖率达100%;继续推进“三送工程”,送书2700册,送电影1500场,送戏24场;加强竞技体育工作,确保完成第十七届省运会35枚金牌任务;加大区内文物保护力度,确保不可移动文物完好率达98%以上;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抓好文化市场管理。 3、卫生事业持续全面发展。增强卫生公共服务能力和卫生监督能力,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深化卫生体制改革。争创江苏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争创1-2个卫生基本现代化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覆盖率达100%,筹资标准提高到人均260元,补偿比例争取达45%,传染病总发病率控制在350/10万以内,计划免疫接种率达98%以上,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0/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控制在7‰以下。 4、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更加和谐。坚持依法行政,推进优质服务,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做好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推进人口早教工作。全区计划生育率达98%以上,优质服务率、群众知识普及率均达90%,建成标准统一、管理规范、覆盖全部人口的人口信息系统,80%的镇村完成世代服务体系建设。 三、主要工作措施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要把社会事业与经济发展全局紧密联系起来,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坚持统筹兼顾这个根本方法,准确把握社会事业发展规律,努力形成各项工作整体推进、协调发展的局面。2010年,我们将从以下五个方面高标准做好工作: 1、突出抓好重点工作,夯实发展基础 社会事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也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发展社会事业,我局将以重点项目推进为抓手,夯实发展基础。一是巩固教育现代化区创建成果,完成实验中学、浦河实验学校的改扩建工程的建设,加快龙城小学、新桥小学、罗溪小学新建和薛家小学改扩建等项目的建设。二是继续加大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力度,罗溪卫生院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春江镇人民医院建设完成主体框架结顶,市四院(新北医院)、三井医院和新桥卫生院完成土建工程。三是指导完成罗溪镇文体站功能布局及装修工作,协调龙虎塘街道文体站升级改造工作,完成27个行政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建设,在市文管会指导下全面完成孟河古城墙修复工作。四是继续推进人口计生优质服务体系建设,80%的镇(街道)、村(社区)完成世代服务改造。 2、切实加强内部管理,规范运行机制 发展社会事业,不仅需要为民服务的满腔热情,更需要科学的管理和严格的督促。一是深入实施《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规范教育教学行为。继续贯彻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通过专题培训、督导评估和不定期督查等手段,使全区学校逐步走上规范高效的管理轨道,严格规范学校收费行为,认真执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相关规定。对基层学校的财务进行全面检查,杜绝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后的各类津补贴的发放,以完善各校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方案为契机,全面落实《关于规范学校职能机构设置和中层干部管理的意见》等制度。二是强化卫生行业管理,增强卫生监督能力。严格实行医疗机构、技术、人员、设备准入制度,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维护医疗市场正常秩序。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按照省市统一部署,调整食品安全监管职能,认真履行食品安全牵头协调和查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职能,严防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行业卫生监管,重点加强学校卫生、公共场所和职业卫生等领域的监管,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严格规范卫生行政执法程序,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探索说理式执法新途径,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局机关、区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要进一步强化管理意识,向管理要效益;机关干部要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发现并解决问题。要进一步健全基层单位管理制度,建立完善教育、卫生基层单位编外人员管理办法、卫生院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实施办法和高级职称人员培养管理办法、规范卫生院内设机构设置和中层干部管理意见等制度。通过日常检查和专项督查,切实增强基层单位严格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加大基层单位政务公开力度,增强基层单位领导目标意识、责任意识、人本观念和法治意识,领导干部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基层单位管理民主化科学化程度不断提高。 3、不断丰富服务内涵,提升发展品质 社会事业涉及千家万户,关系群众切身利益,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以创建优质学校为抓手,推进全区学校均衡发展。要对照标准加强调研,精心制定优质学校创建规划,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我区优质学校比例有新提高,从而促进教育的公平。同时在努力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上,做好帮困助学工作,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二是强化卫生惠民措施的落实。要继续实行城市社区“六免二减”和基本药品零差率销售,扩大零差率药品使用种类,提高使用比例;要全面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品种最高限价政策;进一步整合医疗资源,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全面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大居民健康档案建设和慢性病的管理力度,切实加强血吸虫病、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推进农村妇女、特定人群“两癌”筛查、补服叶酸和住院分娩等重点工作。以创建卫生镇村、卫生社区(单位)为抓手,改善城乡环境卫生面貌。三是积极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继续开展“送科普书籍、送戏、送电影下乡”工作,努力满足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继续推进全民健身“八个一工程”,营造浓郁的健身氛围,扩大活动参与面,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四是认真落实人口计生各项奖励政策,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关爱女孩行动;深化人口计生“服务工程”,确保广大育龄群众享受优质、免费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实施流动人口“关爱工程”,全面提升流动人口计生工作水平;大力推进人口早教工作,三个街道科学育儿知识100%进家庭,亲子体验活动100%进社区,六个镇婴幼儿家长、看护人员接受早教指导率达50%。 4、改革创新队伍建设,增添发展活力 发展社会事业,队伍建设是根本。办学质量的好坏、医疗质量的高低、群众文化和计生服务质量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干部和广大教师、医务工作者等社会事业工作人员的素质。一是提升干部队伍素养。实施校(院)级领导读书实践计划。教育口,从2010年起,积极实施校长“三个一”工程,即:在三年任期内,每位校长要参加一次市级以上提高培训,接受一次短期挂职锻炼,有一篇管理类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奖。卫生口,完善卫生院院级领导聘任办法,做好目标考核和新一轮院级领导班子的聘任工作,同时启动“三书”活动,通过向院长赠书或推荐阅读书目、每季度组织一次专题沙龙、年终开展管理类论文评选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干部自主学习与研究的能力。二是加强骨干队伍建设。教育口,进一步推进优秀教师“586”培养计划,争取在2010年我区具有专业称号的优秀教师达到540名;指导西夏墅中心小学举办“薛辉小学语文教学思想”研讨会,充分展示省特级教师的教学思想与实践研究成果;组建第二届区优秀教师培育室;遴选20名左右有较大高层次发展空间的优秀教师,明确发展目标,实行局领导和机关中层干部联系制度。卫生口,实施新“315”人才培养计划,即:在近三年内,力争每年新增副高以上职称人员15名,争取到2012年,我区卫生系统副高以上职称人才达到50名。同时,以实施绩效工资和岗位设置管理为契机,工作上更高标准,以加强督查为手段,以严格考核为载体,进一步规范广大工作人员的从教、从医行为,营造积极向上的发展氛围。三是认真落实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深入推进党建品牌创建活动,在五所学校试点的基础上,再选取六所中小学,进一步推开我区教育系统基层党建品牌创建活动,同时选择两家卫生院,着手开展卫生系统的党建品牌创建试点工作。四是启动机关文化建设活动。组织机关工作人员集中学习,通过主题性政策解读、专题讲座和工作点评等方式,不断增强机关工作人员履行本职、胜任工作的能力。 5、加强作风行风建设,创优发展环境 发展社会事业,需要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需要树立风正气清、为民谋利的行业之风。一是进一步深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力争责任覆盖到边,不留空白,责任追究依法依纪。局领导与各处室负责人、处长与工作人员、局领导与基层单位负责人逐级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将责任逐级分解,做到各负其责,切实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感、紧迫感;组织学习有关法律法规,提高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开展财务审计和警示教育活动,对中小学设立小金库和绩效工资发放等情况进行严格检查,继续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干部,切实起到警示作用。二是要扎实推进制度建设,提高执行力度和防控水平。分别从局机关和基层单位两个层面,对行政管理类核心制度进行重新梳理、完善,拟建制度在2010年要全部完成,并汇编成册;进一步规范基层单位“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的内容和程序,在基本建设和重大设备采购方案确定后,通过签订廉政承诺、定期到现场走访等方式,变事后监督为事前和事中监督。三是廉洁文化建设出精品,使之成为自觉行为。进一步拓宽思路,创新形式,推进廉洁文化建设,认真指导、督促14所学校开展廉洁文化校本课程实施工作,确保校本教材、师资队伍和教育课时(3课时/学期)“三固定”;深入推进“扬清廉之风,做健康卫士”廉洁文化进医院活动,建立廉洁文化建设长效机制;积极探索廉洁文化进家庭活动,使廉洁意识深入人心,成为自觉行为。四是要继续深化作风行风建设。以提升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满意度为目标,在管理中优化作风,深入治理教育收费、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不正之风;认真执行“五条禁令”和“五项要求”,继续实行明查暗访和定期点评通报制度,并制定责任追究办法,对违纪人员严肃查处,加大惩治力度;提高兼职监察员队伍素质和能力,完善考评机制,进一步提升监察效果;切实做好信访调查和案件查办工作,完善信访预警机制,坚决查处违纪违规行为,切实起到惩诫与警示作用。 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一年,让我们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振奋精神,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确保各项工作实现新的目标,为推动全区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加快北部新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