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度工作总结
一、理性思考,以高远的定位谋求发展的新战略
1、新北区总体发展规划。
编制过程中有效对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业发展规划》,形成四个规划统筹协调。今年,由于其他专业规划尚未完成,在2010年我们将继续加快推进,确保全区“规划一张图”早日形成。
2、 北部新城及五大综合体规划。
开展了北部新城整体城市设计,明确了北部新城70平方公里区域规划布局为“一个市级行政文体中心、两条城市空间发展轴线、两条滨水特色风光带、五大城市功能片”的总体规划结构,为人们展示了未来北部新城整体风貌。积极围绕北部新城近期建设的五大重点区域开展了各项规划编制设计。对高铁枢纽综合体——城市之窗,开展了高铁站屋照明设计、高铁核心区综合交通规划、近期建设范围修建性详细规划等规划编制工作,打造城市新中心。结合三江口文化娱乐综合体——未来港,开展了北部新城水上游线规划。围绕旅游动漫综合体——创意城,开展了中华龙城创意产业基地城市设计,积极整合常州软件园、动画产业基地、数字娱乐产业基地、5A景区中华恐龙园,利用北京时间东经1200子午线的地理母题,规划8平方公里发展“创意+旅游”的新型复合产业,重点建设 “一核一轴四点”的创意产业载体,“一弓一箭四园”的休闲旅游板块,以及 “创意江南、动漫休闲、现代创智”三大居住空间。商务办公综合体——CBD,开展了《常州高新商务中心咨询及概念性城市设计》,规划建设具有国际化、现代化水准,“开放、多元、时尚、年轻态”的新概念商务中心区。围绕生态宜居综合体——飞龙居住区,完成了城市设计及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交通组织规划,营造“大珠小珠落玉盘”、“水萦绿绕、生态栖居”的新江南诗意生活。
3、 三大千亿级产业带规划。
按照“园区专题化”发展的战略目标,重点打造沿黄河路装备制造产业带、沿通江中路光伏电子产业带、沿江重化及能源产业带等三个“千亿级”产业带,使之成为新北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区。
4、 深化细化各类专项规划,进一步完善全区规划体系。
主要包括:北路新城支路网和慢行交通系统规划、新北区文保建筑与特殊设施控制规划、新北区人防工程规划、常泰高速公路建设相关规划、龙虎塘道口交通组织规划、高速公路两侧高炮广告布点规划、S338与龙江路交叉口交通组织规划、北部新城近期建设范围修建性详细规划等。
二、出谋划策,服务招商,做好招商“形象代言人”。
一是对接招商部门,了解企业用地信息需要,量体裁衣细化各项规划,使规划更加符合市场预期。二是会同招商部门一起策划制作招商宣传片,积极围绕区香港招商会,完成了北部新城、创意江南等五个招商宣传片和宣传图册的制作,并参加了会议,把北部新城及五大综合体规划向香港地产界人士作了全新的展示和推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会后,新世界、绿地、龙虎、万达、华润等近十家知名地产商积极前来我区洽谈。十一月份,完成了光伏产业园招商宣传片的制作,供区政府到台湾招商宣传。三是积极为招商引资作好服务,全年为招商部门出具各类规划图件超百余份,都是第一时间立即提供。四是积极参加招商前期的项目洽谈工作,向万达、九龙仓、欧尚、华润、华日新材等十余家来区投资意向企业进行规划推介,并为企业如何规划建设出谋划策。
三、全心全力,以积极的服务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一是积极围绕全区三十项重点工程(工作),制订了详细推进计划表,并明确了目标、措施、要求和责任主体,全面加快推进。同时,积极做好其他项目的协调配合工作,今年,分局的规划整合提升工程获得区政府的表彰。
二是积极配合做好重大项目规划推进工作,对全区重大项目进行梳理,制定了重大项目规划推进进度表,结合企业需要,对企业提供个性化咨询服务。今年,为宝菱重工等一批重大项目提供了高效、优质的规划服务,企业对规划部门务实高效的服务表示了充分的肯定。
三是积极围绕全区安置房建设,认真细化了2009年度新北区拆迁安置房建设计划,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做到提前介入、主动服务,并建立项目跟踪服务表,帮助建设单位加快项目前期推进。2009年,新北区一批重点安置项目等均进展顺利。
四、引领科技新潮,信息系统建设再上新台阶
信息化建设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前几年,我们在建立“数字新北基础信息平台”等五大信息系统基础上,今年积极围绕如何提升管理水平,围绕如何把信息管理和经济管理结合起来开展了系统开发和完善工作。
五、内外联动,以务实的作风树立规划的新形象
1、创新模式,开展新时期城乡规划管理体系创新研究
通过分析评价城乡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角色与作用,探讨城乡规划管理体制在新的发展转型期管理创新体系模式,进一步完善自身的工作内容、组织架构和工作流程,努力建设成为规划管理创新的示范单位。今年,研究成果已基本完成,并在北京组织了相关专家进行了研讨,明年,我们将积极开展成果在实际管理中的运用和深化工作。
2、强化协调,建立体内外顺畅流水线
跳出部门本位思想,从“结点”入手,将规划服务向外延伸一步,通过对项目审批程序的梳理,理顺规划审批事项需涉及的相关部门及相关要求,全面清理“互为前置”、“互相关联”等内容,并积极主动上门联系,联动十余项审批事项,解开了审批中的纽带“结”,建立起运作规范、高效便捷的部门联动机制,打造了规划服务的体外“流水线”。同时,强化内部流转,实现内部流转制度化,形成各层面多环节顺畅的体内“流水线”。
3、精细管理,建立标准化管理
今年,我们从“细节”入手,优化内部管理,对各项审批内容进行细化分类,从控规(规划条件)----建设工程设计方案----规划许可----规划竣工核实等内容,明确不同审批项目的材料要求、审批内容、流程管理等内容,建立了规范的标准化管理手册,目前,手册已在全面试运行阶段,2010年,我们将结合试运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一步修改完善,并将行政许可规范化要求贯彻到手册中,建立规范高效的标准化管理。
4、即时多向,顺畅了沟通信息渠道。
创新是提升管理水平的基础和灵魂,今年,我们在方案审批上继续创新举措,打破原有的“会后沟通”模式,直接安排优选方案的设计单位和与会专家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使设计单位在第一时间找准方案修改方向,保证了专家意见建议不在沟通中走样,有效减少方案的修改时间,提高了方案审批的效率,取得了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的高度认可。
5、高效便捷,建立服务“心联心”意识。
围绕“细节”、“结点”、“满意度”三大关键词,将创新意识贯穿于规划工作全过程,将创新的举措落实到具体的规划服务行动中,及时高效办结了各项规划手续。全年,编制了24个控规;出具规划条件183份;发放《规划选址意见书》73份;发放《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153份,用地面积487.32公顷;审批建设工程设计方案283次,发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257份,建筑面积375.19万平方米;发放市政管线工程许可证5份;办理民房选址193户,面积5.18公顷,发放民房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47份,建筑面积0.98万平方米; 10KV高压结审批220次,广告审批36项。
6、后续跟踪,让规划的服务贯穿企业建设全过程。
一是加强批后管理,积极指导企业按规划要求建设,全年,批后监管562次,发放整改通知书6份,规划验线164次;二是做好规划竣工核实,全年,规划竣工核实213起,面积475万平方米;三是加快核实许可证发放,全年,出具规划竣工核实合格证195份,面积465万平方米;四是依职权加强了对违法建设的查处工作,全年,立案调查10起,面积7816平方米,组织技术论证16起,面积3.38万平方米,作出行政处罚9起;五是做好行政应诉和信访等工作,全年,受理来信109封,来电121次,接待来访27批85人次,书面答复99起。
六、紧扣形势,以强有力的宣传提振发展信心
一是围绕工业项目保增长,用规划提振信心,在《常州高新区》报上对新北区三大千亿级产业带规划作了重点宣传。二是围绕“机关作风建设巩固提高年”活动,积极创新服务举措,并将分局围绕全区安置房建设、重点项目推进等一系列创新的服务举措在高新区报上进行了宣传。三是围绕展示新北区形象,组织开展了北部新城及五大综合体规划宣传,组织了对月星家居广场、新世界广场、长发豪庭苑等方案的报导。四是积极围绕全区宣传工作需要,开展了高新区(新北区)地图的编撰工作。高新区(新北区)地图的编撰完成,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五是向市人大专题汇报了分局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法》情况,向区政协全体主席及委员汇报了北部新城规划,向区财政局、建设局、经发局全体职工介绍了新北区总体及近期重点建设区域规划。六是邀请了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张京祥教授为全区中层以上干部作了《大都市区协调发展与规划》专题讲座。
七、强化内部管理,深挖潜展活力强团队树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