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质量技术监督局新北分局关于开展
“质量提升”活动的通知
各科室、大队:
根据江苏省常州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在全市质监系统开展“质量提升”活动的通知》(常质监质发[2010]59号)的精神,立足新北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分局制定了《常州质量技术监督局新北分局开展“质量提升”活动方案》。现下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常州质量技术监督局新北分局开展“质量提升”活动方案》
二〇一〇年五月四日
附件
常州质量技术监督局新北分局开展“质量提升”活动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市质监工作会议精神,巩固和扩大“质量和安全年”活动成果,促进全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根据省质监局和市质监局“质量提升”活动的总体部署,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提升质量安全水平、服务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一主线,坚持并不断完善“质量和安全年”活动的成功经验,推动大质量工作机制和大质监文化建设,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夯实质量基础、强化安全监管,为新北区经济增长、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做出贡献。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活动,进一步强化政府对质量工作的指导,促进广大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提升质监部门服务发展、科学监管、基础保障的能力水平,防范杜绝区域性、系统性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增强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性,努力把我区产品质量提高到新水平。
三、主要内容
(一)立足以质取胜,全力推动质量振兴
1、深入开展质量兴区活动。协调解决质量兴区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着力提高工作有效性,在组织机构、目标考核、奖惩措施等方面继续深化质量振兴工作,扩大质量振兴工作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区域整体质量水平的影响力。
2、加强宏观质量分析。开展宏观质量状况分析,进一步完善宏观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充分采集数据,科学分析研究,完成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为政府宏观经济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3、健全质量奖励制度。推动各镇、街道加大对企业争创名牌、开展标准创新的扶持引导力度,积极鼓励企业争创质量奖,以此推动各行各业增强质量意识,促进产业链延伸,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之路。积极推进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推广交流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做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4、构建质量信用体系。根据省局《江苏省工业企业质量信用评价办法》,全面实施以企业质量档案为基础、产品质量记录为重点、分类管理和风险分级为核心的企业质量信用监管制度。
(二)服务经济发展,推动产业升级
1、深入推进名牌战略。深入调研新北区产业特色和优势,制订完善2010年名牌培育计划,以五大产业为重点,突出培育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广泛联络发动各级政府和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作用,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名牌战略。
2、大力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在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全力推动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指导龙头骨干企业,主动参加标准化活动,将技术专利上升为技术标准。积极组织申报并大力开展自主创新、高新技术、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及推广工作,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能力。推动物流、创意、社区服务等领域的标准化进程,同时集中培育发展一批质量水平高、覆盖面广、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服务业名牌企业。把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与推进自主创新结合起来,为企业技术进步和质量攻关提供有力支撑,力求在培育自主知识产权方面取得突破;与推进产业升级结合起来,发挥技术标准的引领作用,掌握标准制定“话语权”,赢得市场竞争“主动权”;与推进节能减排结合起来,对重点能耗企业加强指导服务,促进企业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
3、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加强民生计量建设和节能减排标准立项、实施。将计量节能服务的对象由省以上重点耗能企业向年耗5000吨以上标煤的企业及高新企业、科技创新示范企业拓展,强化能源计量数据分析、应用和管理。组织锅炉使用单位开展安全节能双达标活动。
4、全力打造优质产品基地。 通过政府引导、典型示范、部门推动等措施,推进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动员鼓励新北区更多产业集群参与优质产品生产基地的创建,提高区域质量水平。
(三)强化质量安全,提升监管效能
1、落实三方质量安全责任。加强食品生产和特种设备“两个安全”,强化“两个安全”监管责任,重点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做到政府、行政监管部门、企业三方各负其责。
2、完善执法监管链条。建立质量监督、执法打假环环相扣的监管链条,实现监管的有序衔接。总结“两个安全”分类分级监管经验,制定食品分级监管推进方案,加强特种设备使用管理标准化,扩大分类分级监管试点的覆盖面。建立上下联动的监督检查机制,发挥监督检查整体效能,努力做到检查一类产品、规范一个行业。
3、建立风险控制体系。以准入、追溯、召回、退出制度为核心,建立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检测、预警、快速处置机制,加强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建设。以食品和特种设备为重点,加强质量安全风险分析和防控,完善“两个安全”动态监管体系和应急反应体系,开展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开展应急演练。加强特种设备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进一步提高事故处理水平。
4、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继续开展食品安全整顿,组织食品打假行动和食品获证企业监管检查,开展食品添加剂和小作坊专项整治。扎实开展特种设备隐患治理,规范电梯维保秩序,开展气瓶专项整治,加强重点企业、重点工程、重点设备的监督检查,督促使用单位消除安全隐患,落实防范措施。深入开展打假治劣、保名扶优,抓好农贸、建材、家电下乡产品、机电产品等各类打假行动。结合区域性产业特点,根据群众和企业举报,严厉打击假冒伪劣、无证生产和违反国家强制性标准的违法行为。
(四)夯实质监基础,强化保障功能
1、加强计量基础建设。加强能源计量基础工作,为重点节能工程和重点节能行业提供计量服务。做好计量器具“两免费”检定回头看及计生服务站在用计量器具的免费检定工作,确保免费检定的效果落实到实处。积极探索集贸市场在用计量器具的监管新模式,争取将集贸市场计量器具纳入菜市场改造工程,从源头防止“鬼秤”进入市场。开展“推进诚信计量、建设和谐城乡”活动,培育一批诚信计量示范单位。
2、强化认证认可。鼓励和帮助更多的企业通过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和有机、绿色、无公害及能效标识、节能、节水、环保等产品认证,通过认证提升企业质量水平和产品竞争力。开展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有效性监管,加大对强制性认证产品的行政监管力度,确保认证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3、完善信息化体系。加强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平台建设,充分利用政府网站和分局门户网站,做好信息发布和宣传工作。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张玉泽局长任组长的“质量提升”活动领导小组,落实工作责任,把“质量提升”活动作为一把手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设专人负责、专人联络。通过上下联动、部门协作,形成“质量提升”活动的推进合力。
(二)全力部署推进。细化推进方案,分解目标任务,切实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有落实。要立足工作实际,因地制宜的创新活动载体,组织开展一批影响广泛、带动性强的重要活动,确保“质量提升”活动成效。各科室大队要在每季度末将工作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和有关建议汇总上报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强化社会宣传。充分利用报刊、网络等媒体的宣传和监督作用,以世界标准日、世界计量日、科普宣传周、质量月为契机,精心策划宣传主题,利用12365质量热线,积极组织多层次、立体化、系列化的宣传活动,加强群众的质量知识普及教育,加大质量违法行为的曝光力度,不断浓厚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