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2006~2008年,区审计局认真贯彻审计工作“二十字”方针,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审计工作在规范经济运行秩序,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三年共实施审计项目61项,其中:财政同级审计3项、财政决算审计8项、经济责任审计29项、建设项目跟踪审计6项、专项资金审计(含审计调查)15项,审计查出违规金额14254万元、管理不规范金额115410万元、上交财政金额531万元,出具审计决定书12份,向被审计单位及其主管部门提出审计建议82条,同时积极配合区纪检监察部门和检察机关实施经济案件审计6项。区审计局2007和2008年连续两年在市审计局综合考核中列各辖市区局第一名,2007~2008年度被常州市人事局、常州市审计局评为全市审计工作先进集体。查莉萍、杨道两位同志被评为全市审计系统先进工作者。
2006~2008年审计项目实施情况一览表
金额单位:万元
分 类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合计
审计项目数
21
19
61
违规金额
1427
26
12801
14254
管理不规范金额
29791
41591
44028
115410
上交财政金额
25
480
531
【本级预算执行审计】三年来,区审计局依照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以及区人大、区政府要求,认真贯彻实施本级预算执行审计监督制度,重点对区财政部门组织本级预算执行情况、财政预算外资金收支管理及部门预算执行等情况进行审计,较好地反映了财政资金筹集、分配、使用和运行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围绕财政资金走向,延伸审计了12个单位和部门的预算执行以及相关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共查出管理不规范金额37452万元,根据审计结果向区人大、区政府提出审计建议12条,内容涉及预算编制和改革、财源培植、财政支出结构、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区域发展、财政监督管理、财政债务风险等方面。 【财政决算审计】三年来,区审计局以规范镇(街道)财政财务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审计目标,以财税政策执行、上级补助收入和专项资金使用以及财政部门内控制度执行为审计重点,审计方向从真实性审计逐步转向效益性审计,推动了镇(街道)预算执行审计工作的深入开展。三年共实施财政决算审计8项,查出管理不规范金额74607万元。审计中发现了预算收支、政府资金和往来款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具审计决定书9份,提出各类审计建议41条,促进了镇(街道)财政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认真解决审计决定执行难问题,实行主审负责制,抓好审计整改的回访督查工作,主动上门了解情况,认真做好解释和指导,督促和帮助被审计单位在规定时间内执行审计决定,采纳审计意见。三年来,被审计单位执行审计决定的情况良好,执行率达到100%,有力维护了审计决定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审计成效得到充分彰显。 【经济责任审计】2006~2008年,区审计局接受区委组织部委托,实施经济责任审计29项,审计对象包括11名处级干部、17名科级干部以及1名国有企业负责人,其中任中经济责任审计 5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24人。2006年首次试行任中审计,从以往事后监督逐步转变为事前监控,为全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领导干部监管、创优发展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2006年区审计局与区纪委、组织部、法院、检察院、公安分局、信访局联合出台了《常州高新区(新北区)干部监督工作联系通报制度》,强调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为干部考核任用和监督管理提供依据,切实保障权力运行的规范。 2008年初,区审计局对近三年来经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和总结,分析了我区经审工作的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得到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2008年2月召开的新北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提出审计要敢于揭示和暴露问题,实事求是反映处理问题等四点要求,为我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深入开展指明了方向。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三年来,区审计局共对黄河西路、泰山小学、新龙小区、软件产业园A幢和B幢、百草园安置小区等6个工程项目实施跟踪审计。仅软件产业园基地二期A幢、B幢、百草苑二期安置房这三项工程,审核招标文件和各类合同37份,被审计单位根据审计建议完善合同和文件条款26条;出具跟踪审计意见单71份,提出建议68条,得到被审计单位的认真采纳;审核已完工程结算并出具审定单17份,审定金额7960万元、核减1058万元,在协助建设单位完善合同条款,监督施工过程中的造价控制,严格结算审核,节约建设资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专项资金审计】2006~2008年实施专项资金审计15项,审计专项资金总额200115万元。2006年,区审计局首次推行审计公告制度,对2005年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审计报告在区局域网上向区合管会全体成员公告。2007年,区政府和相关部门根据区审计局专项资金审计报告提出的意见,制定了《新北区2007年新农村建设项目经费补贴办法》、《常州高新区(新北区)区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及《常州市新北区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三份文件,对规范专项资金使用,促进制度完善起到了积极作用。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区审计局认真按照审计署关于严格救灾款物审计的有关规定,及时做好抗震救灾跟踪审计,并将审计结果在网上向全区通报,起到了较好的社会反响。自2007年起,区审计局按照省厅要求,把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事项作为审计重点,连续两年实施农村新五项实事工程专项资金审计,对2008年低温雨雪冰冻专项救灾资金使用情况实施了审计,对2008年财政支农资金实施审计调查,使政府强农惠农改善民生的各项政策和资金使用得到有力监督。 【内审工作】区审计局针对我区基层内审工作相对薄弱这一问题,自2008年起加强了对镇(街道)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内审工作的指导。局领导多次深入镇(街道)和发展(集团)总公司、龙城旅游控股集团就内部审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走访,并率队赴武进审计局学习内审工作经验;2008年下半年联合区监察局对我区镇(街道)内审工作开展调研,摸清了基本情况,指出了镇(街道)内审工作存在的5个突出问题,提出了推进内审项工作的三个方面8条对策,得到区领导的高度重视,为规范和促进镇(街道)内审工作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人法技建设】三年来,区审计局以提高审计监督质量和水平为目标,积极推进以“人、法、技”为主要内容的审计基础工作建设。一抓审计人员业务素质,连续三年选派业务人员参加审计署计算机中级考试并顺利通过,目前已有近50%业务人员获得审计署计算机中级证书,在各市区局中名列前茅。二抓制度建设,通过建立AB岗位工作制度、外聘人员管理制度、政务公开、廉政承诺和服务承诺等十余项规定,完善内部管理机制,促使各项审计工作规范有序开展。三抓审计信息化推进,积极推行现场审计实施系统(AO)的全面应用,实现了所有具备条件的审计项目和所有审计业务人员使用AO两个100%的应用要求,有4项案例被推荐参加省审计厅AO案例评选并入选计算机专家经验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