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食品药品监管简报
010年第1期
常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北分局 2010年4月16日
本 期 要 目
● 2010年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要求和目标
—总体要求
—工作目标(六大项二十六小项)
2010年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深入实践科学监管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和市局党组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这一中心任务,积极稳妥推进监管体制调整和机构改革,切实履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和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新职能,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综合监督、药品安全科学监管和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执法为民、依法行政、科学监管、服务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努力提高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合力打造食品药品安全新北。
2010年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目标
(一)食品安全综合监督进一步加强
1、完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目标考核体系,明确各级政府和各监管部门的目标责任,并层层分解落实;完善综合评价工作,健全食品安全监管绩效考核体系,落实食品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确保食品安全责任落到实处。
2、完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巩固省食品安全示范区、常州市食品药品安全示范镇、示范街道和食品药品安全社区的创建成果。加强农村家庭自办宴席规范化管理,夯实农村基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基础。
3、完善食品安全联合执法体系。建立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各负其责、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形成合力的“大监管”格局;深化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完善联合巡查机制,督促各镇(街道)、各有关部门把专项整治工作抓细抓实;巩固发展豆制品、肉制品、保健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等专项整治成果。
4、完善食品安全信息管理体系。不断完善现有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管理,进一步规范食品安全信息的收集、报送、发布等行为,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信息联合发布制度。
5、完善食品安全应急体系。组织开展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培训,及时处置突发食品安全事故,减少事故危害;切实加强省运会期间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确保省运会期间不发生食品安全事故。
6、完善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充分发挥食品安全各监管部门和各食品行业协会的作用,建立食品企业监管档案和信用档案,积极探索建立食品安全信用公共信息平台和管理服务系统,提高企业诚信意识、责任意识。
(二)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进一步深化
7、加强药品源头管理。对药品生产企业、药品包装材料生产企业及药用辅料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面达100%;对注射剂药品生产企业实行电子远程监管,并加强驻厂监督管理;地产药品评价性抽验合格率达96%以上,确保不发生重大药品安全质量责任事故。
8、加强原料药和特药监管。开展原料药专项整治,加大对原辅料购进、检验、生产合成等重要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强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等特殊药品的监管,确保全年不发生特殊药品流弊现象。
9、加强应急体系建设。完善药品突发事件防范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健全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体系;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扩大监测单位和在线呈报单位覆盖面,提高新的、严重的不良反应报告数,确保全年每百万人口的药品不良反应报表数达400份以上。
10、强化医疗器械生产管理。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面达100%;列入国家抽验计划的地产医疗器械产品市场抽检合格率达85%以上;突出重点,继续抓好国家、省重点监管产品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重点产品《生产实施细则》记录项的重现符合率检查面达100%;切实做好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推广实施工作;积极开展医疗器械产品生产是否与注册证一致的专项检查,确保全年不发生地产医疗器械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11、积极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切实加强对药品、医疗器械的监督管理,强化药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信用意识,落实企业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营造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促进医药行业健康发展。依据《常州市药品医疗器械企业质量安全信用等级评定管理(暂行)办法》,组织好信用等级初评和分类监管工作,对药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信用评定实行告知制度。
(三)药品、医疗器械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
12、加强药品市场监督检查。开展药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专项执法检查。对2009年度被评定为“警示、失信、严重失信”企业的监管覆盖面达100%,并相应增加监督检查频次;进一步强化质量负责人、销售人员的责任;积极开展角膜接触镜及其护理液、药学技术人员在岗、药品经营管理、超范围经营等专项检查。确保群众用药用械安全有效。
13、巩固农村药品“两网”建设成果。对农村医疗机构“规范药房” 、“合格药房”监督检查面不低于50%;积极推动医疗机构药品、医疗器械规范化管理,切实开展农村诊所药品购进、养护及使用专项检查。巩固提高医疗机构药品质量管理水平,确保人民群众用药用械安全有效。
14、规范药品经营企业GSP认证、换证工作。认真做好药品GSP的认证工作,GSP认证的跟踪检查面达100%,对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应及时通报;公开行政审批工作程序,《药品经营许可证》和《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换发工作的行政审批合格率达100%。
15、开展专项监督执法检查,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以农村和城乡结合部为重点区域,以人血白蛋白、狂犬疫苗等高风险药品、市场紧缺药品和违法广告药品等为重点品种,开展非药品擅自添加药品活性成份、非药品冒充药品、中药饮片等专项监督执法检查,着力解决影响群众安全用药、社会反响强烈的突出问题;继续深入开展打假保名牌专项行动;扩大稽查区域联防,会同司法机关,加大打击力度,查办大案、要案,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违法犯罪行为。
16、加强药品抽样检验。按照省局、市局药品抽检计划,科学制订药品抽检方案,全面完成市局下发的抽检任务;按照《江苏省药品抽验考核细则》规范药品抽验行为,认真执行《常州市药品质量监督抽验绩效考核办法》,开展抽检绩效考核,提高抽验效率。
17、提高办案质量。加强稽查执法队伍建设,提高综合素质和办案能力;进一步完善稽查工作制度,严守稽查工作程序,规范行使自由裁量权,履行服务承诺,群众举报投诉做到100%受理、答复,并按有关规定奖励举报人员。全年违法案件结案率达95%以上,罚没款实际到帐率达80%以上,杜绝错案和行政赔偿案件发生。
(四)领导班子能力水平进一步提升
18、继续争创“好班子”。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完善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统揽全局、科学决策和应对复杂局面的本领,增强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争创“团结、开拓、廉洁、高效”的好班子。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工作,领导带头完成调研论文不少于1篇。
19、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每月组织一次以理想信念、党风党纪、廉洁从政和艰苦奋斗为主要内容的反腐倡廉教育,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大力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浓厚氛围,教育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立党为公,执法为民。自觉遵守《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规定。
(五)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
20、加强干部廉洁自律。落实好基层党组织的民主生活会、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廉政谈话、诫勉谈话等制度;督促执行省局公务人员从政行为“十一个不准”、市局“十条禁令”和其他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
21、打造一流监管队伍。继续深化“学习型机关、服务型机关、创新型机关”创建活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深入开展读书活动;加强教育培训,创建学习型机关;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良、作风清正、纪律严明、行动快捷”的高素质的监管队伍。
22、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落实政务公开各项制度,除依法不予公开的事项外,均要以各种形式公开与药品、医疗器械监督管理相关的政务信息,做到公开行政、阳光行政,增强工作透明度。
(六)机关作风和工作效能进一步优化
23、加强机关党建工作。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和各类争优创优活动,开展党员示范岗和党员志愿者宣传服务活动,发挥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在凝聚人心、推进工作、服务群众、促进和谐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24、全面开展“学习先进找差距、改进作风促发展”活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新北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进一步开拓思路、创新方法,以提高企业和群众满意度为目标,扎实推进机关作风建设,动员和组织党员干部高扬高新区大旗,以一流的精神状态,一流的工作标准,一流的工作作风,一流的团队精神,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力争实现争先进位三名以上,全面打造食品药品安全新北。
25、大力开展宣传活动。在宣传形式、宣传对象、宣传内容上寻求新突破,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的新闻宣传、信息宣传和社会宣传活动,形成领导主动抓、各科(室)积极抓、全体人员共同参与的“大宣传”工作格局;继续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宣传志愿者服务活动,面对面为群众服务。
26、提升文明创建水平。制定新方案、明确新标准、寻找新载体、打造新品牌,深化文明行业创建活动。开展以“依法行政、为民务实、开拓创新、廉洁高效、团结和谐”为主要内容的、丰富多彩的食品药品监管行业文化建设活动,形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重点突出的文化建设格局。
报送:常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区党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