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区民族宗教事务局在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区委宣传统战部的指导下,围绕富民强区、“平安创建”,按照全年工作计划,结合我区民族宗教工作实际,不断创新、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贴心服务,努力创造民族宗教工作新氛围。
一是继续深入开展农村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奔小康工作。继续认真贯彻落实《新北区农村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奔小康工作实施意见》精神,从做好农村少数民族扶贫开发工作入手,进一步加大少数民族贫困家庭扶贫力度,动员多方力量,采取多种措施,落实结对帮扶,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针对区内不同地区贫困家庭的不同现状,我们提出“一户一策”的解决方案,比较突出的罗溪镇温寺村彭玉莲(土家族)家庭,夫妻双方由于身体原因赋闲在家里,我们积极帮助她家确定搞大棚蔬菜种植项目,努力帮助筹集资金,在2007年筹集五千余元帮助她家大建了占地2.4亩的两个塑料毛竹大棚种植蔬菜,送去了丝瓜和茄子秧苗及空心菜苗,帮助协调免费接电接水,当年大棚种植一项效益达2.5万元,同时,饲养了五头山羊和家兔150多只,总收入达3.5万元。2008年,在原有大棚蔬菜种植的基础上,又帮助扩展大棚1亩,又继续种植了番茄、丝瓜和茄子,由于管理得当,已获经济效益2.8万元,使党在农村的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政策落到实处。该项目已被推荐为市农村少数民族致富优秀项目,罗溪镇民宗助理王亚伟被推荐为市推进项目致富先进个人。全区各镇均已明确责任,将农村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奔小康工作纳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总体规划、纳入扶贫支贫和慈善事业的重要内容、纳入目标管理和责任考核体系。
二是继续推进少数民族进社区试点工作的开展。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在全区开展“民族工作进社区”的实施意见》精神,在全区开展该项工作的基础上,重点推进河海街道兰翔社区继续开展试点工作,兰翔社区是多种少数民族集中杂居社区,共有8个种族,人数347人,166户。近年来,随着流动和定居的少数民族群众日趋增多,民族工作也变得更加复杂多样,原有的工作模式已不能满足当前发展的需要,如何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就成为我们面临的新的课题。兰翔社区还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建立健全民族工作组织机构,搭建社区少数民族工作领导班子,今年向社区充实了一名大学生专门负责社区少数民族工作的开展,并确定了一名少数民族(满族)为民族工作联络员;针对辖区内少数民族多、各族人员生活习惯不同、个别经济相对困难的特点,社区制定了一系列社区民族工作制度,确保民族工作的开展;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的民族政策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民族知识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新时期、新阶段民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通过积极尝试和探索,社区不仅拓展了为少数民族服务的内容,而且还充分调动少数民族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形成了双向良性互动关系,使得整个社区尽显多民族共融的和谐景象。上半年,该社区被评为“江苏省民族工作示范社区”,成为常州市获此殊荣的四个社区之一我们将及时总结试点单位的经验做法,适时在全区各镇(街道)推进该项工作的开展。
三是继续为各宗教活动场所协调解决各类矛盾纠纷。今年以来,我们保持与各镇(街道)民宗助理与各宗教活动场所的联系,做到有问题发现在萌芽状态、解决在矛盾突出之前、主动服务、上门服务。春江镇魏村洪福寺原负责人过世后,考虑到该场所长期活动人数较少,管理小组成员年龄偏大,文化素质较低,我们积极与镇、村协调商讨,物色新班子成员,并顺利产生了新负责人,便利了负责人变更手续;春江镇安家藏佛阁寺因借桌椅与周边村民引发矛盾致使教职人员受伤,我们与镇、村、当地派出所了解事情经过,宣传宗教政策,妥善处理了矛盾,安抚了受伤教职人员情绪,防止矛盾扩大;春江镇圩塘万佛禅寺与周边村组因为土地款遗留问题每年年底矛盾不断,我们积极与周边村组联系,了解事情经过,并通过所在镇主动协调,妥善处理了这一遗留问题,使场所下一步健康发展得到了保证;孟河镇孟河基督教堂原活动场所属于危房,每周有100多名信徒在危房中活动,尤其是今年年初严重雪灾后,易地重建显得更加迫切,我们积极与当地镇政府协调,将原孟河镇一事业单位用房按成本价卖给教堂,并办理相关手续,改造工程目前正在进行中,保证了宗教生活的正常开展;罗溪镇龙珠山寺大雄宝殿翻建中遇到土地、规划方面的遗留问题,我们主动帮助场所查找历史档案,与国土、规划等职能部门协调,并上门重新对土地进行测量,目前相关手续正在办理过程中,切实维护了宗教场所的利益。
二、强化规章,宗教管理工作步上新台阶。
一是宗教活动场所日常管理不放松。年初继续开展2007年度宗教教职人员考核工作,考核工作分为自评和民主测评两个阶段,全部参加考核的教职人员均顺利通过考核,通过几年的考核,各场所管理的规范化程度已明显得到提高,教职人员的基本素质也有显著提升。对合法宗教活动场所大型宗教活动的审批工作严格把关,所有大型活动均由所在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所在地派出所、区民宗局审批后举行,举行当天各级管理部门都派员参加,保证活动安全有序。9月10日,顺利举行了春江镇圩塘万佛禅寺恢复重建15周年暨大雄宝殿佛像开光庆典,5天的活动累计有2万余名信众参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是场所和信徒创优热情不减。在部分场所和信徒被评为“常州市文明宗教活动场所”和“常州市五好宗教信徒”的基础上,今年我区三处重点宗教活动场所加入了创建 “常州市文明宗教活动场所示范点”的活动,市局对上报场所进行了调研,各场所针对调研过程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整改,已成功获得该荣誉称号。春江镇圩塘万佛禅寺更是作为常州市四个申报省“文明宗教活动场所示范点”的场所之一开展了更高层次的创建工作,档案室搬入新址,创建班子细化分工,台账、规章、学习、安全、卫生等都分别由骨干教职人员负责,保证了创建工作事事有人管,确保取得成效
三是教职人员教育培养方式有创新。万佛禅寺举办僧伽培训班,以培养爱国爱教的具有一定佛学水平、文化水平和寺院管理能力的青年僧众为目标,希望通过培训使学员进一步树立信仰和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的佛教文化。该培训班以戒律、经典、历史、书法、英语、梵呗、时事政治和宗教法律法规为主要学习内容,培训对象为万佛禅寺全体年轻僧人,师资力量由聘请当地中小学教师为主,学制两年。我们将适时总结万佛禅寺僧人培养方面的经验,组织其他场所负责人及骨干学习其经验做法,并根据各教和各场所特点进行安排,努力提高教职人员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