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们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密切结合全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重点经济工作和全年目标任务,改进机关作风,提升服务效能,认真履行综合经济部门职责,不断提升经济工作整体水平,确保全面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重点工作和目标任务。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05亿元,同比增长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0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工业投入220亿元,同比增长20%;工业总产值1400亿元、销售收入1390亿元、工业利税9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20%和17.5%。纵观全年各项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取得新成效
全局动员,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增强全体党员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定性和自觉性。
一是通过认真学习和深化认识,提升思想境界,激发创新精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破除和摒弃一切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增强忧患意识和发展意识,树立战略眼光和长远意识,抢抓机遇、勇于创新、善于跨越、争创一流。
二是通过开门纳谏和查找问题,抓紧作风建设,提高行政效能。通过编印《常州高新区(新北区)经济发展局办事指南》,以及发放《问卷调查》、《征求意见表》等形式,广泛征求乡镇、街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区属企业对我局的意见和建议,积极排查问题,深刻剖析原因。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结合机关作风巩固年活动,深入开展机关作风整顿,使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服务意识,真正做到在思想上尊重企业、感情上贴近企业、服务上方便企业。使机关风气更加清正、办事效率更加快捷、服务大局更加有效。
三是通过学以致用和突出实践,围绕中心工作,力求学习实效。首先,围绕区委“推动科学发展 ,建设北部新城”这一主题,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完善项目推进机制、中小企业融资、振兴五大产业、促进资源整合、园区体制机制等课题认真调研,提出建设性意见。其次,为有效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不利影响,重点围绕经济运行、项目推进、产业发展、资源整合、节能降耗、抢抓国家扩大内需机遇向上争取发展资源等重点工作,致力促进区域经济加快发展。加大对全区270家重点企业的帮扶力度,对企业提出的合理诉求,真正做到尽其所能、有求必应。第三,在重大项目推进、调整发展方向上狠下功夫,按照“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要求,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开工建设;进一步理清全区产业发展重点、发展方向、发展思路,积极培育产业集群,扶持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引导企业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之路。为实现我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加快发展做出积极努力。
二、重大项目推进取得新突破
充分发挥经发局在全区重点项目推进工作中的牵头协调作用,按照《常州高新区(新北区)重点项目推进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会同区城建、规划、环保、国土、消防等相关投资项目审批部门相互配合,全力以赴做好重大项目推进服务工作。
一是做好重大项目的报批服务工作。对于超过高新区投资审批权限需向省级或国家投资管理部门报批的项目,尤其做到提前介入、直接参与、全程服务,项目前期准备时即直接介入,会同项目单位共同科学制订报批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工作责任和工作要求,全程做好上下协调和横向联系等服务工作。全年充分实现了工业、服务业项目齐头并进,亮点频现。工业方面,全力推进盖茨液压技术、天合光能450兆组件项目、瓦卢瑞克-曼内斯曼无缝钢管、小松工程机械、常州港夹江南港区德胜码头扩建、宝菱重工等6个重大项目的向上报批服务工作。服务业方面,龙城旅游休闲区改扩建、世茂香槟湖苑、雷克萨斯4S店等项目进展顺利,丽晶国际商务楼、月星家居广场、新世界商业广场项目先后开工建设,龙成钢材市场已在上半年建成开业,雷克萨斯项目也于11月份正式对外营业。
二是建立重大项目动态信息管理制度。编制完成《2009年常州高新区(新北区)重点项目库》,细化各个重点项目的推进任务,明确各项目形象进度序时要求以及推进责任等,并对重点项目实施滚动推进,及时将新引进的重大项目列入到重点项目推进计划中,及时跟踪重点项目的月度进展情况,全面掌握了解项目推进过程中还需协调解决的问题,定期汇总编制《2009年常州高新区(新北区)重点项目推进进展情况简报》,将推进目标、任务、要求和最新进展、努力方向、存在问题等告知项目牵头领导和责任部门、责任人员,利于领导和各相关责任部门有针对性地帮助项目单位破解土地、基础设施配套、融资、审批等方面的制约因素,力促重大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
三是巩固完善项目报建代理员制度和项目推进任务书制度。健全企业投资服务网络,对各镇、街道、园区、直属单位的报建代理员进行培训和实践指导,建立一支“素质高、业务熟、能力强、服务优”的报建代理员队伍,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代办理本区域内新办企业、新建项目、扩建项目以及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并提供投资、证照申领等咨询服务,同时收集整理并反馈投资者的意见和建议。企业投资服务中心进一步加强对在建、拟建重点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帮助企业协调和解决了一些生产和经营中所遇到的外部矛盾和实际困难,全年共接待项目(企业)来访近160余次,帮助解决水、电、气等实际问题90余件,为重大项目早开工、早投产献计出力。
三、结构调整优化取得新进展
首先,从优化行业结构出发,按照市场运作机制,有效合理配置资源。鼓励优势企业进行兼并、收购、重组,解决发展瓶颈,对发展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的企业,从资金、税收等多方面大力扶持,壮大企业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对科技附加值低、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坚决关、停、并、转,组织园区、镇街对淘汰、关停及资源占用过大的企业,加大处置力度,实施“腾笼换鸟”,及时盘活存量土地和闲置资产,提高资源节约利用率。一方面,继续以产业延伸为工作重点,进一步调优全区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加快发展化工新材料、工程机械、光伏、汽车摩托车、刀具及生物医药等区域特色产业,集中精力跟踪服务好天合光能、小松工程、豪爵摩托、黄海客车等100个新增销售3000万元以上的工业经济新增长点。另一方面,引导江边化工区重点围绕苯系列、氯碱系列、精细化工的上下游配套,促进循环经济,产业链延伸,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之路,重点关注了新东化工、新湖石化、天汁化工、永泰丰、清红化工重组工作及华润、诚达扩能工作,全力推进中鹏印染、铁本等企业破产重组工作。围绕重点企业展开节能降耗工作。3月份组织14家企业与能源审计中介机构签订合同,并组织相关人员参加了进行培训,目前清红化工、庄臣同大的报告基本完成,其余企业也将陆续进入审计;强化对重点耗能企业的用能监察,2008年已完成节能监测目标的5家企业能源利用状况较好;今年选择了17家高能耗的行业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企业生产工艺进一步优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
其次,从提升产业支撑出发,进一步壮大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五大重点产业,提升对全区工业经济的支撑能力和贡献份额。另外,全面提升区内服务业层次,重点发展以现代物流业为主的服务业,积极组织区内物流企业开展省级重点物流基地申报工作,逐步形成以龙城钢材、国际塑化等为依托的现代化物流(企业)基地。
第三,从战略规划研究出发,一是完成了《常州市新北区装备制造业战略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明确了全区装备制造产业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科学规范了产业空间布局,为全区装备制造产业健康发展引导方向。二是着手开展了《新北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前期完成了民营工业园整体转型升级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可行性研究和全区标准厂房摸底调查工作,为生物医药产业规划编制提供科学翔实的基础支撑。
四、全局机关服务效能取得新提升
全局上下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全区“机关作风建设提高巩固年”活动精神,强化岗位管理,强化实绩考核,加快规范化服务型机关建设,保障全区经济平稳运行,扶持企业共渡难关,以各项措施为抓手,建立“亲商爱民、廉洁高效”的新型政府机关。
(一)注重调查研究和经济预测
一是围绕事关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积极进行调研。在全球经济形势趋紧的大背景下,深入了解金融危机影响下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与困难,听取企业对政府部门的意见与建议,摸清当前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特点,在应对危机影响,积极促进出口回升、加快园区建设机制创新、培育优势新兴产业等方面形成了有深度的调研报告和观点,完成了《机制创新促发展 服务提升谋飞跃 --关于园区开发建设的调研报告》、《立足新焦点 实现新跨越—常州市新北区楼宇经济初探》、《新北区民营工业园发展调研报告》和《新北区标准厂房建设情况调研报告》等四篇课题研究报告。二是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最新态势,按照前瞻性、针对性和深入性的基本要求,撰写季度、半年度经济形势分析,剖析经济发展特点和问题,预测经济运行走势,为领导决策做好参谋。三是充分发挥统计部门职能,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中心,针对全区经济发展趋势、变化特点,及时为区委、区政府提供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及各类专项分析,编撰了《2008年常州市新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字新北(2004-2008)》、《2008年新北区统计年鉴》、《统计月报》、《统计信息专报》等资料,为领导和各级单位提供了多层次、全方位的统计服务。
(二)注重政策落实和向上争取
抓住中央“扩内需、保增长”一系列政策契机,全力争取发展资源,全年共向上争取近7500万元扶持资金。一是积极组织天山重工、南港港机、亚邦化学、天合光能、宝菱重工等76家企业成功申报国家级节能及发展循环经济、省重点工业技术改造、节能减排、中小科技型企业发展等14个类别项目扶持资金,1-9月共获得国家、省、 市专项扶持资金2124万元,全年将达3000万元以上;二是组织星宇车灯、宏发纵横新材料、西夏墅卫生院、新北实验中学等7个项目成功申报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共获中央产业技术进步和社会事业发展等各类专项资金扶持2175万元;三是积极组织项目参加省太湖流域专项治理项目资金申报,共成功申报新北区集镇污水管网、新北区市镇污水管网、西源污水处理有限公司二期扩建等14个项目,获省级专项资金扶持2052万元;四是积极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小型公益设施和社区服务设施项目申报市级专项扶持,共成功组织常州怡泰食品有限公司、常州新博龙泉酒业公司、新桥镇新桥社区服务中心、三井街道华山社区健身广场、春江镇石庄里村道路建设、罗溪镇温寺村农桥改造等10个项目获市级专项资金扶持195万元。
(三)注重排忧解难和服务企业
根据《中共常州市新北区委常州市新北区人民政府关于服务重点企业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关心支持企业发展,提高服务重点企业的组织化程度,有效解决重点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增强各级各部门服务重点企业的合力,营造服务重点企业的良好氛围。一是明确将全区270家具有投入大、产出高、成长性强、发展速度快、技术水平高等特点的重点纳税企业、重点工业企业、重点高新技术企业、重点流通及服务业企业、市区重点项目、重点创意企业、重点留学生企业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实行领导挂钩,专人跟踪,专人服务,专人负责。二是建立了月度预警预报制度,密切关注对全区经济影响度大的重点产业运行情况,对生产经营困难(存在产品市场突变、资金短缺、生产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企业职工有欠薪、欠费等问题)的工业企业(重点对象为一是装备制造业企业、新能源企业、生物医药企业、纺织印染企业;二是注册类型为台资、韩资、港资和外向度高的企业;三是租赁厂房生产企业、即将关闭的小化工企业、在建重点工业项目的建筑施工企业)及时收集信息,及早提醒企业,帮助企业牵线搭桥,在市场中寻找化解危机的办法,并定期提供预警预报供领导决策参考。三是认真组织梳理重点企业反馈信息,协调解决重点企业在政策扶持、融资担保、生产要素、资源配置、项目建设、法治保障等方面的问题和矛盾,力保重点企业正常生产运行,全区经济能够平稳较快增长。
(四)注重银企对接与创投服务。
一是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合作平台。通过政府导向,加强区内优质企业和项目与金融机构开展有效对接,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帮助区内企业解决融资困难,促进企业更好发展壮大。参与组织举办“银行走进企业、开展银企对接”洽谈会,组织14家银行、2家担保公司和100多家企业的代表们参会,现场企业签订贷款金额111亿元,贷款意向88.8亿元,两项总计金额达199.8亿元,同时区恒泰担保公司现场为10余家企业提出了近1亿元的融资担保意向,有力地支持了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的建设发展。二是积极探索建立创业投资服务平台,组织有投资能力和有投资意愿的民营企业加入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争取成为风投、创投的主要力量,力争年内成立投资服务联盟,组织省内外10家以上创业投资企业成为签约服务联盟成员。
(五)注重市场保障和改善民生
针对国际需求下降,企业开工不足,扩内需是国家当前促进经济发展重要手段这一实际情况。一是规范家电下乡价格秩序,为继续确保家电下乡活动在我区的有序开展,积极介入,配合区财政局,了解掌握家电下乡产品品种、单价最高限价及销售网点布置情况,并组成检查组进行不定期抽查,全年家电下乡产品销售额共计约1147.6万元,达到5262台,对农民消费者补贴达116.2万元。二是围绕促进农村消费、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等关系居民生活的方面,抓好监管工作,提升居民消费信心,充分认识保持市场价格稳定对于提增群众消费信心的重要性,一方面,继续开展“价格服务进万家”,坚持开展节日市场价格检查,根据计划在中秋、国庆等节日期间,会同工商、卫生、农林、消防等部门,开展了市场价格行为检查,确保了市场的价格稳定和正常秩序,全年受理各类价格投诉举报、咨询45起,涉及煤气开户费、物管收费等,共计清退3763元,答复率达到100%;另一方面,根据市加强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相关价格监管工作的通知要求,采取调查、提醒、告诫、劝阻等方式,加强市场检查力度,密切关注防护用品市场价格异动情况,特别保证药品、口罩等价格稳定,坚决杜绝价格混乱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