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是“十二五”的第二年,也是我区“三年行动计划”的关键之年,我局将以“围绕一个主线,力推三化”,“围绕一个核心,力求三真”,“围绕一个目标,力促三实”,“围绕一个创新,力求三变”的工作思路,着力推进以下工作措施:
一、围绕全区“三年行动计划”这一主线,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1、实施全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一体化政策。根据三年行动计划,我区将通过三年的努力,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市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并轨,实行城乡统一的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到2013年底,建立健全较为完善的城乡一体化社会养老保障体系。2012年,我区将全面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我局将积极做好政策宣传和业务培训工作,稳妥地做好参保扩面工作,力争我区新农保参保率、缴费率在完成省、市考核目标的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
2、实施全区重点优抚对象城乡一体优待抚恤制度。对享受定期抚恤的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享受定期补助老复员军人和带病回乡退伍军人,按照同类别非农业户口优抚对象的抚恤定补金标准执行,实行统一抚恤和优待标准。
3、实施城乡一体化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在2011年全面搭建全区村级基层服务平台的基础上,推动城乡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发展。充分发挥其在农民创业、农民就地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培训、新农保制度实施及农民工权益维护等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新农村建设。到2012年底,基本形成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功能完备、运转协调的市、区、镇、村四级服务网络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城乡一体化。
二、围绕“以人为本”这一核心,真心真意为老百姓办实事
1、真心真意为百姓解困。完善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制度为基础,以医疗、住房、重残、临时救助为辅助,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广覆盖、多层次、立体式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各项社会救助制度之间、社会救助与其它民政保障政策之间的衔接配套,从2012年1月1日起,农村困难群众医疗救助标准与城镇困难群众医疗救助标准并轨,增强社会救助的整体功能。进一步优化操作程序,严格收入核查,强化动态管理,完善分类施助,提升社会救助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水平。积极推进城市居民家庭收入核定系统建设,探索建立部门信息共享机制,研究制定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评估认定办法,增强收入核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提高居民家庭收入核定能力,逐步扩大比对范围和核定结果的应用范围。
2、真心真意为企业用工服务。主打“政府服务牌”,积极主动做好企业的热心“红娘”。通过开展重点企业走访、调查活动,对用工较为困难企业、新增的批量用工需求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用工保障服务。加强与重点企业联系,利用网络建立“常州高新区HR联谊会”QQ交流服务平台。主动加强与外地劳动力输入地联系,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招聘活动,积极为区内企业招工搭好用工服务平台。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员工培训需求,免费为企业提供在职培训、订单培训、专业技能培训等各类培训。稳打“规范用工牌”,积极主动做好企业的贴心“保姆”。主动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针对企业存在的不足进行有效指导,帮助他们完善自身的管理制度。指导企业遵守《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规范用工行为。
3、真金白银加大民生投入。2012年,我们将千方百计争取民生投入,继续加大对民生事业的投入,建立健全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体、社会资本多渠道筹资并举的多元投资机制。逐步增加民生事业发展所需资金在财政预算安排中的比例,将就业、养老、救灾、优抚、福利等基础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多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
三、围绕“就业优先”这一目标,全力推进被征地农民等就业困难群众就业
1、建立全区就业困难群众真实的信息库。由区人社局牵头,由各镇、街道人力资源保障站、村(社区)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具体实施,通过“上门入户、自行申报”等形式,全面了解全区被征地农民就业困难群众的基本情况,重点掌握就业困难年龄段内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对象和就业困难家庭的具体情况,建立“新北区就业困难对象动态信息库”,为下一步具体实施就业援助、技能培训等计划提供依据,提高帮扶行动针对性。同时,积极调查了解区内外企业对人才以及用工需求情况,以便实现更好地对接。
2、组织就业困难群众实用技能培训。根据调查摸底情况,结合就业困难群众的意愿以及企业所需人才和用工需求,区培训中心提供系列培训菜单,供双方选择,根据选择结果量身定体制订具体的培训实施方案,有组织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增强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切实解决就业困难群众再就业,提高他们的家庭收入。
3、建立切实可行的就业困难帮扶对接制度。在全区人社系统,建立以局领导、处室、事业单位、镇(街道)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站为帮扶主体,以信息库内“就业困难群众、就业困难家庭”为帮扶对象的分层次的“结对帮扶”制度。充分依托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为就业困难群众提供“131”(1次职业指导、3次职业介绍、1次转岗培训)就业服务和“一对一”求职技巧指导,帮助就业困难人员转变择业观念,树立就业信心。
四、围绕“创新服务”这一手段,在当前重点工作上有突破
1、在主动监察上有突破。把查处举报、投诉与主动到用工集中企业检查相结合,既要以欠薪、欠费举报、投诉查处为突破口,调查处理好每一件投诉,又要主动摸底掌握情况,对苗头性的问题积极调查研究。通过对用工数量较多的企业工资支付情况进行主动监察,增强清理拖欠工资的人力、物力,防止发生大范围工资拖欠和集体投诉案件,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2、在志愿者服务上有突破。继续招募区红十字志愿者,扩大志愿者队伍,力争志愿者人数在2011年的基础上增长一倍,吸引有专业特长的爱心人士加入并培育形成1个有特色的专业服务队伍。建立区红十字志愿服务管理规定,引导志愿服务工作健康发展,分类培训志愿者。对志愿服务优秀团体及个人,参照《中国红十字志愿服务管理办法》予以表彰和奖励。搭建志愿服务交流平台。依托会员单位、社区、学校以及网络等资源设立志愿者交流平台,使其具备发布信息、招募人员、交流经验等功能,提供覆盖广、反应快,互动强的志愿服务。
3、在提升服务质量上有新突破。积极开展人社系统窗口单位“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开展“三亮、三比、三评”(“亮出党员身份,亮出服务标准,亮出服务承诺。”“比技能,比服务,比业绩。”“开展群众评议,党员互评,领导互评”)活动,改进工作作风,提高业务水平,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进一步加强村级平台建设,组织基层平台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基层对促进就业、培训、创业、退休人员管理、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保障仲裁等相关政策及业务知识水平,提高基层服务站的劳动保障业务服务水平,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