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环境保护局的关心指导下,我局以推进江边环境综合整治为核心,围绕“环保再行动”目标任务,全面强化环境监督和管理,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全力推进我区环境保护各项工作的开展,较好地完成了上半年各项工作任务和目标,现将2011年上半年主要工作情况及下半年打算报告如下:
一、 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抓整治,推进重点区域环境质量改善。
1、加大力度推进滨江化工区整治。围绕滨江化工区“一年达国标、三年贴民标”的环保工作目标,根据《滨江化工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继续开展了企业废气治理设施“回头看”和“夜夜查”,推进了企业内部雨污分流排放口规范化整治提升工作,实施了园区市政雨水管网探管检查工程,滨江化工园区水、气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了有效遏制,沿江地区环境质量进一步有所改善。一是加强日常环境监管。1提高技防“及时查”,充分利用园区新华村东侧的大气自动监测站功能,通过对园区的大气环境实现了不间断自动监测分析,建立园区大气环境预警机制,通过与市环保部门资源共享、数据互通,对出现的异常数据第一时间响应,组织专家分析排查,锁定污染源头,及时排除环境安全隐患。另外,园区分局购置了便携式VOC检测仪,为园区大气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2分片包干“日日查”,继续按照《强化环境监管工作方案》,将滨江化工区内已建成投产的所有化工企业按地块划分为四个片区,将执法人员分为4个工作小组,分片到组、责任到人,实行组对片定向监督,局领导分片挂钩,每个小组成员责任明晰、包干到位,形成上下一体,全方位、多层次、高密度的环保监管网络。3上下联动夜查,“国标”“民标”结合。部门联动、多管齐下、铁腕治污,建立夜间、节假日值班制度长效机制,将“夜查”作为“日查”的重要补充。采取“区镇村”三级联动的夜查模式,由区环保局给予人员支持、园区环保分局作为中坚力量、其他部门做好配合保障,切实提高“夜夜查”质量和效果,通过日常巡查和突击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查处一批违法行为。二是督促实施工程整改。1逐步解决重点废气污染问题。在去年企业投资9200余万元、实施344项废气整改任务,新增135套废气治理设施(其中废气焚烧炉8套)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新日化学、新湖石化、诚达石化、富桥树脂、友邦涂料废气焚烧炉的建设进程。强化亚邦化学顺酐催化剂更换后尾气浓度低时焚烧炉的运行管理,波林化工改进尾气碱液吸收装置,新湖石化强化对硫醇尾气的收集处理、加快建设废气焚烧装置;天马瑞盛强化尾气焚烧设施的运行管理,常茂生化对阿斯巴甜车间实施密闭改造。2推进企业雨污分流改造。推进企业雨污分流改造。为规范企业内部雨污分流工作、提升排放口“技防”监控水平,根据整治要求,全面督查滨江化工区B、C地块的90家化工区实施厂区内部的雨污分流排放口规范化整治工作。截至目前:第一批滨江化工区港区南、北河周边37家企业中,已完成28家(18家已提交验收申请);第二批滨江化工区临江东渠周边28家企业中,已完成16家(8家已提交验收申请);第三批对滨江化工区东区和新建等25家企业,已完成4家。3实施园区雨水管网清查。聘请专业公司于2010年10月21日开始对园区内雨水管网进行全面排查、清淤检测,并于2011年4月27日基本完成。该工程共清淤4300m3,闭路电视检测主管约25700m。排水管道潜望镜检测支管197条(其中包括现场查处流水支管21条,未封堵支管66条,已封堵支管110条),约2640m,检查窨井共701个。通过管道检测,共发现主管缺陷点合计290处,管道腐蚀513m。下一步,建议建设部门对检查出的渗漏管道予以修补,对已废弃的旧管道进一步查堵或挖除。4建立联动执法和信息互动机制。针对江阴市石庄化工区废气污染影响我圩塘镇区群众日常生活问题,我局在积极与江阴环保部门沟通的基础上,积极配合苏南环保督察中心开展常州、无锡两地环保部门得跨界交叉检查,为处理解决跨界废气污染纠纷建立区域环境监管联动机制。
上半年,滨江化工区共受理、调处环境信访273件信访,去年同期312件信访,同比下降12.5%;累计检查企业2245厂次,出动5126人次,其中夜间、节假日检查企业1012厂次,出动2231人次。
2、开展铅酸电池企业调查。围绕环保手续是否完备、治理设施是否配套、排污行为是否规范、防护距离是否达标4个方面,对全区5家铅酸电池生产企业进行全面彻底检查。其中针对常州日村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我局已依法立案上限处罚,并就该企业职业卫生防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在责令企业停产整改的基础上,已书面函告区安监局依法查处。我局将结合国家环保部等部委对涉铅企业专项整治工作的要求,对区内其余4家铅酸电池生产企业一律实施停产整改,经报请省辖市以上环保部门验收通过一家恢复生产一家,对其中已查实的环境违法行为依法从严做出处罚,并将认真落实跟踪监督措施,确保整改要求落到实处。
3、努力保障农业用水安全。对具有灌溉水功能的浦河、南安河、小横河、兰陵河、大坝河5条河道予以重点关注,未雨绸缪,超前防范,在夏收夏种时节到来之前即以河道主要流经乡镇为片,分片成立河道巡查小组并进行责任分解。同时加大对沿河工业企业雨污分流、设施运转及达标排放情况的监督执法力度,定期对敏感河段水质进行预警性布点监测,确保河道水质始终处于可控状态。目前已对巡查中发现的环境违法行为责令整改5件,立案处罚4起,对沿河设置的12个监测点进行了采样分析。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形成重点河道水质情况调查报告提交区领导及城建、农林、水利部门和相关街镇,在建立和强化河道整治联动机制方面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4、开展夏收秸秆禁烧巡查任务。根据秸秆禁烧巡查方案要求,在6月1日~10日大面积集中收割期间,每天安排专人会同区农林部门上路巡查。巡查范围涵盖除河海、三井、龙虎塘三个街道之外的所有建制镇,重点对机场、码头、高速公路及主要交通干道等敏感区域实行全天候巡查,累计巡查里程近2000公里。对巡查中发现的着火点情况做好详实记录,并第一时间通知村组干部赶赴现场进行处置,确保不出现因秸秆焚烧而影响航班起降、高速公路能见度乃至造成火灾或大范围阴霾天气等情况。
今年以来,通过采取定期督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工作日与节假日相结合的办法,进一步强化了日常的长效管理机制。1-7月,全局共出动8179人次检查污染源3348厂次,夜间和节假日达到了1090厂次,对全区50家单位下发了行政处罚告知书,告知金额257万元,对其中的35家单位已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处罚金额171万元,其余单位正在处罚程序中。
(二)抓创建,全面推动“环保再行动”和生态城市创建工作。
1、部门联动开展“环保再行动”。一是细分工作目标。将我区“环保再行动”目标任务书中的21项目标53个具体任务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和镇(街道),报区政府以《关于印发新北区2011年度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分解表的通知》文件的形式下发,并于每月10号提出自查报告。二是开展禁燃区摸底调查。根据市统一安排,对我区扩建的“禁燃区”内的禁燃锅炉进行了调查摸底,对特耐王包装等5家企业下达了限期停用高污染燃料锅炉的限期治理任务,目前已有3家企业完成改造,另2家企业进入方案设计阶段。三是启动油气治理工程。按《常州市新北区油气回收综合治理工作方案》,对全区26座社会化加油站和2座储油库下达了限期治理任务。目前为止已完成2家加油站的整治工作,其余加油站正在编制方案。四是推进环境基础建设。会同市排水管理处、罗溪镇政府和龙虎塘街道积极推进罗溪空港产业园和龙虎塘工业园企业污水接管工作。目前,龙虎塘工业园企业已完成接管;罗溪空港产业园已完成除民营三路外的外部污水管网建设,并通过了市排水管理处的验收。
2、全力以赴开展生态创建。一是积极做好生态市建设迎检工作。为打好生态市建设的攻坚战,年初制定了详细的《“国家生态市建设提升工作”新北区行动方案》,明确了3个专项督查组,完成了3次生态市建设专项督查活动并下发了专项通报;积极推进优美镇建设亮点薛家镇、新能源亮点生产企业天合光能等生态亮点工程的打造,为常州市生态市建设工作迎检考核的顺利通过提供的保障;在河海路、飞机场出口、通江大道龙锦路、汉江路等主要干道布设大型广牌23块,营造了浓厚的创建氛围。二是积极做好高新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工作。督促并配合规划编制单位做好文本的修改工作,目前规划文本已经通过环保部邀请的专家的初审工作,现在已完成文本的最终修改,并做好环保部组织专家评审的准备工作。三是做好国家级生态镇的创建工作。今年是国家级生态镇创建的第一年,薛家镇、西夏墅镇为我区首批创建国家级生态镇,我局积极与市局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并邀请市局相关专家分别到薛家镇、西夏墅镇进行专项指导,目前2个镇的生态建设规划修编工作均已启动,相应的材料编制工作也在进行中。四是积极做好生态村建设工作。为切实做我区生态村的建设工作,提升生态村上报材料的质量,在4月份组织辖区内各镇环保助理及各村材料负责人专题培训,并请相关专家进行为期半天的生态村创建知识讲座。组织专人指导生态村创建工作,目前已11个村的申报材料均已完成并上报至市局。
(三)抓管理,促进环境服务再优化。
1、以“环保服务我最优”为重点,完善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一是创新创优服务措施。今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开放型经济工作会议和重大项目推进会会议精神要求,以“重大项目环保服务我最优”为重点,通过对全区重大项目实施局领导分工负责制、结对服务制、强化联动机制、主攻中介机构联动服务等创新创优服务措施,实现重大项目环保许可在2010年平均用时2.83个工作日和确保质量的基础上再提速、再优化,主攻中介机构重大项目服务用时的缩短,从而使重大项目环保手办理续整体用时明显缩短,环保服务水平达到全省一流。二是主动开展对接服务。积极主动开展与常州市唯一的一家环评技术评估机构——常州市环保科技开发推广中心服务对接,明确了三方面服务措施,及时召开了全区11家环评机构重大项目服务座谈会,明确了相关管理要求,各环评单位均做出了服务时间和服务收费的承诺。三是加强上市企业服务工作。今年我局会同经济部门积极推进拟上市企业服务,帮助查找环保缺项,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措施,完成丰盛光电、吉景金属、光洋轴承等3家单位环保服务;帮助港益重工、宏发纵横、有泽科技、澳弘电子等单位进入环保服务程序。同时还积极配合经营办按照招投标程序组织完成龙虎塘区域土壤调查与评估工作。目前47个重点项目中已经完成环评36个,进入环评7个,开展前期4个。
1-7月,我局共完成建设项目审批224个(其中报告书24个、报告表138个、登记表62个)、试生产核准58个、预验收23个,验收55个。
2、积极推进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根据环保部统一部署,会同农林局组织各镇(街道)完成2010年度污染源普查更新调查,通过环保部数据核查,基本确定“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基数。组织编制“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规划(初稿);编制2011年减排计划并组织实施,目前已经按计划完成中鹏印染、长江钛业、孝都化工、西夏墅康家奶牛场等四家企业的全厂关闭,建成鸦鹊村3套高效膜生物反应+高能物理氧化反应处理工艺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并正常运行,预计全年削减化学需氧量1195.87吨、氨氮15.32吨。按计划完成中天热电20万吨水泥机立窑淘汰、长江钛业1万吨钛白粉生产线的整厂关闭,预计全年削减二氧化硫419吨、氮氧化物48.6吨,减排计划完成率100%。
(四)其他工作。
1、认真处理环境信访。环境信访调处工作直接影响到我市生态市创建及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我局把积极调处环境信访纠纷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上半年共受理信访727件,办结率100%。对一些重要信访进行多次跟踪调查、督促整改;对群众多次反映仍未解决的信访,采用调解与处罚相结合的方式处理;对区域性的信访问题,进行全面调查并向有关街镇提出综合整治建议;针对今年有部分环保助理是新接手工作的现状,组织环境信访工作研讨会,交流环境信访工作的心得体会。目前,上级要求化解处理的30余件重点信访都在按时序要求落实处理。
2、做好规划编制和环境科技工作。组织编制了“十二五”环保规划,并配合市局多次对我区工程项目进行修改和调查;积极推进了强制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组织26家列入省级第七批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单位参加市局举办的培训,指导单位制定工作计划,组织审核上报工作。同时做好环保科技项目的调查工作,建立环保科技项目库,指导科技项目的申报,现已初步形成我区环保科技项目的雏形,为下年度我区环保科技项目上报奠定了基础。
3、积极推进监控中心建设工作。在区自动监控中心建成的基础上,我局进一步扩大监测区域监控范围和监控对象,提高监控效率。目前与区污染源自动监控中心联网的有:41家企业的63个视频探头;22家企业的18台COD在线监测仪、3台氨氮在线监测仪、4台PH在线仪、16台流量计;12家化工区企业的260个废气治理设施运行情况监控开关(探头);6家企业的6套烟气在线监测仪。此外我局还加强了基层园区监控中心平台建设工作,目前滨江园区监控中心已完成方案编制工作,进入了招标程序,一旦确定中标单位我局将督促其加快完成建设施工,早日进入调试试运行阶段。
4、完善危险废物监管等环境监控管理。截止7月底,我局共审核发放排污许可证88份,对11家跨区域转移危险废物企业的申请进行了预审,对5家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申请延期的单位进行了现场检查并出具了初审意见,对8家申领辐射许可证单位进行了预审,配合省、市环保部门对16家涉源单位进行了现场检查,对2家申请上市企业环保检查,出具了预审意见,并根据市统一部署开展汞污染调查工作和稀土企业环保检查工作。
5、强化资金管理工作。我局积极探索排污收费工作,加大了排污费征收力度,从今年起,我区排污费征收工作将由区环境监察大队统一扎口征收,不再委托乡镇征收排污费,目前已完成排污收费615.7万元(与上年比增长4%)。同时我局还会同财政、经发等部门积极组织区内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项目申报中央、省级环保专项资金,目前共19家单位累计获得省市级专项资金209万元。
6、加强环境宣传教育。结合“6.5”世界环境日,采取了形式多样的环保宣传活动。通过新北区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与广大网友进行了交流沟通,进一步宣传环保法律法规,增强群众关心环保、支持环保、参与环保的积极性,树立环保新形象。进一步加强了与乡镇、相关部门环保宣传联动工作,通过构建不同的qq工作群等方式,完善宣教工作的新渠道,打造相互交流沟通和学习提高的新平台。同时还按照年初宣传培训要求,拟在8月上旬组织观看环保公益电影“河长”,进一步向领导、企业、广大群众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7、开展挂钩帮扶“五项工程”。根据区委安排,今年我局与孟河镇惜字洲村结成挂钩帮扶对子,开展为期三年的挂钩帮扶工作。为此我局专门组织实施前期调研并本着“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虚实结合、分步实施”的原则,排定了 “观念革新工程”、“零地招商工程”、“金字品牌工程”、“集约经营工程”、“增收致富工程”等5项挂钩帮扶工程。通过上述5项有针对性的工程实施,促进惜字洲村加快发展,实现贫困农户增收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