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科室、稽查大队: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的要求和部署,常州质监局新北分局制定出台了《质监服务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八项举措》,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质监服务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八项举措
二〇一一年五月十二日
附件
质监服务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八项举措
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是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和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举措。根据区委、区政府的总体部署,结合质监部门职能,现制定服务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八项举措,努力为把我区建成国内一流的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作出积极贡献。 一、充分发挥技术标准引领作用 一是强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标准化工作。在光伏、新能源车辆、生物医药、文化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装备制造、化工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内外标准化组织的活动,主导或参与国内外技术标准的研制,会同有关部门支持和引导企业走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之路。 二是强化现代服务业标准化工作。在电子商务、物流、旅游、会展等现代服务业领域,创建一批标准化试点示范企业,高质量地做好创意产业园的国家动漫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 三是深入推进先进制造业和优势传统产业标准化工作。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传统制造业标准的更新和提高,推进技术改造,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企业制订联盟标准,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四是实施中小企业标准化提升工程。引导企业建立完善企业标准体系,支持企业开展标准化良好行为创建工作,推动企业取得各类国内外产品认证。 三年内,积极推动辖区内企业主导制(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5项,新增采标90项。 二、全力推进公共创新平台建设 一是全力支持省机械零部件及刀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省低温绝热气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在省中心基础上申报筹建一个国家级检测中心。依托“中心”为我区产业发展提供标准研制、产品研发、检验测试、计量检定与校准以及技术咨询和培训等服务。 二是主动服务国家电网公司(常州)电气设备检测中心、中检集团江苏化学品检测实验室等项目建设,并做好企业与检测机构的对接服务。 三是推进企业自主检测能力建设。围绕辖区内的各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189家高新技术企业,积极引导和鼓励骨干企业加大对实验室的投入力度,提升检测能力,开展国家实验室认可(CNAS)工作,形成一批以企业为主体的检验检测服务平台。同时,搭建检验信息互动平台,实施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四是完善标准化服务平台。依托常州质监系统的“五大产业技术标准服务平台”,向企业提供有效的标准、技术法规、TBT/SPS等信息咨询服务,为我区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提供便捷条件。 三、积极发挥名牌带动作用 一是加快新兴产业品牌建设。积极指导新兴产业企业争创名牌,按照“培育一批、发展一批、提高一批”的名牌发展工作方针,对新兴产业企业进行分类指导,进一步完善名牌产品培育计划,引导和培育重点企业在产品研发、质量管理、技术创新等方面实施名牌战略,着力培育一批技术创新能力强、管理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产品,促进企业走质量效益型道路。三年内争取新创江苏名牌产品10只、常州市名牌产品30只以上。 二是推进产业集群品牌建设。依托我区重点产业集群,开展创建“区域名牌”和“优质产品生产示范区”活动,在三年内将西夏墅工具、孟河镇汽摩配、光伏产业园、春江镇化工新材料等产业集群培育成常州市“优质产品生产示范区”,并创成2~3个省级“区域名牌”或“优质产品生产示范区”,为招商引资、产业集聚、快速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四、大力实施质量兴企战略 大力宣贯GB/T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GB/Z19579《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指导规模企业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大力推广应用“5S”、质量管理(QC)小组、“六西格玛”等先进管理方法,引导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意识,完善质量基础工作,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力争三年内新增江苏省质量奖2个,常州市质量管理奖6个。 五、主动开展节能减排服务 一是全面推进能源计量工作。深入开展能源计量工作和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组织计量技术服务小分队,向用能单位提供“能源计量服务台”、“能源计量评估”、“能源计量基础保障”等多项服务,推动用能单位的节能降耗工作。 二是加快推进节能认证工作。对列入《实行能源效率标识的产品目录》内的产品,提升生产企业主动申请节能产品认证的意识,帮助和扶持节能产品企业的品牌发展,将节能环保型家电、清洁能源汽车、高效照明产品和终端用能产品等节能产品纳入各级名牌优先推荐范围。 三是开展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选择在节能减排、可循环利用领域具有一定科研能力和条件的企业组织申报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建成省级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企业1~2家。 四是以建设江苏省生物(环保、医药)计量中心为契机,推动环保自动监控系统检测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为园区企业全面掌握自身污染物 排放情况提供技术支持。 六、深入开展打假扶优服务 一是加强对光伏、动漫、物联网等新兴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的调研与研究,不断提高在新兴产业方面的识假辨假和打假维权能力。 二是依托执法打假专家库,充分发挥专家在打击假冒伪劣产品行政案件处理中的作用。 三是深入开展“打假保名优”活动。充分发挥质监部门的职能作用,联合我区名优企业,加大打击假冒伪劣违法行为的力度,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四是依托“12365质量热线”,优先受理新兴产业企业的质量申诉、投诉和举报,指导企业开展质量维权。 七、强化特种设备安全服务 以保障新兴产业生产安全为宗旨,按照主动、超前的原则,联合技术机构,为企业提供整体“打包式”、“一站式”服务。指导新兴产业生产企业建立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档案。主动服务新兴产业企业的特种设备制造、安装、维修、登记、检验、进出口、作业人员培训考核等相关工作。 八、全面开通绿色服务通道 为全区47项重大项目建设和拟上市企业开设绿色通道,对重大项目涉及行政许可立项的,选派专人提前介入,跟踪服务,帮助指导企业做好行政审批的申请准备工作,缩短工作时限,实行“一站式”服务。涉及分局权限范围内的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和计量行政许可等事项,办理时限要在原有基础上再压缩、再提速;涉及上级质监部门权限范围内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3C产品强制认证等事项,要整合各类资源,帮助企业尽快通过评审并获证。在全区重大项目建设过程中,帮助投资方严把设备及零部件、建筑材料等进货质量关,保障建设项目的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