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二〇一一年工作总结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质监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新北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新北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一年。今年以来,常州质量技术监督局高新区分局在区委、区政府和省、市质监局的正确领导下,紧扣全区工作大局,以“质量兴区”为抓手,扎实推进技术标准和名牌“两大战略”,严格监管,保证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特种设备和产品质量“三个安全”,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机制,改进工作作风,坚持做到一心一意促发展,一丝不苟保安全,全心全意惠民生,扎扎实实抓管理。
一、一心一意促发展,全力推进“质量兴区”工作
(一)标准先行,提升产业创新话语权。
分局全力实施“技术标准战略”。服务标准化推进工作取得新突破,由我区中华恐龙园有限公司负责起草的《主题公园服务规范》,通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审核,成为
全国第一个主题公园服务业国家标准,将于12月正式实施,填补了国内旅游标准的空白。国家级动漫服务标准化试点已全面实施,有望年底通过国家验收。2011年已完成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13项,累计完成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111项。今年,分局共完成企业标准备案305项,组织企业标准审查60项,申报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45项。组织申报标准化良好行为试点9项、自主创新标准化试点2项、高新技术标准化试点2项、产业集聚标准化试点2项。
(二)名牌推动,占领市场竞争制高点。
当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要想争得有利的市场地位,必须依靠名牌创建。分局大力推动“名牌战略”的实施,2011年我区27家企业的27只产品获得“常州市名牌产品”荣誉称号,其中新增15只,复评12只。4家企业获得“常州市质量管理奖”,其中新增2家,复评2家。截止目前,全区有效期内的常州市名牌产品达71只。分局通过宣传培训、调查摸底、上门帮扶,为企业提供了质量问题咨询、卓越管理体系建设指导、名牌申报指导、业务信息宣传等服务,已召开名牌申报动员会2场,开展质量管理免费培训2期,组织申报江苏省名牌产品11只(其中复评3只),组织申报江苏省质量奖企业1家。
(三)打扶结合,积极推进优质产品生产示范区创建。
按照“政府主导、质监组织、部门配合、企业联动”的原则,分局积极推动西夏墅工具和孟河汽摩配两大产业争创省、市级优质产品生产示范区。制定出台了创建优质产品生产示范区实施方案;与相关政府部门签订产业发展合作备忘录;定期组织专题研讨,从企业排查摸底、品牌创建、组织培训、制定联盟标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等方面开展交流;
与两个示范区内所有企业签订质量承诺书,加强质量管理、标准化、计量、认证等方面的培训。今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重点区域整治检查组对我区孟河镇进行督察,创建情况得到检查组的充分肯定。目前,两大示范区已成功认定为常州市优质产品生产基地(示范区),年底将迎接省质监局优质产品生产示范区创建小组考核验收。
二、一丝不苟保安全,全力保障全区食品生产、特种设备和产品质量安全
(一)强化食品生产监管。
分局按照食品分类、企业分级、监管分等的“三分监管”原则,以质量监管、稽查执法、检验检测“三位一体”为主要模式,以“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为重中之重,开展食品生产监管工作。截至目前,共出动220余人次,检查食品及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生产单位108家次,共开具8份责令改正通知书,发现并移交稽查立案查处11起食品违法案件,处理食品投诉举报8起。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先后开展酒类、邻苯二甲酸酯、食品调味料等专项监督检查共18项。同时,分局创新监管手段,开通食品生产监管短信平台,每周提醒生产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首次开展问题食品企业负责人约谈活动;开展“质检邀您看企业,食品安全大家行”活动,邀请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常州质监局领导、食品专家、企业代表、消费者代表、媒体工作者以及青少年维权岗共建单位(罗溪中心小学)的小记者们共同对高露达饮用水有限公司实施开放式监督检查,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通过上述多种措施,大力整顿,全区食品实物抽查合格率大幅提升。
(二)巩固特种设备安全。
2011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紧紧围绕服务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以使用环节为重点,进一步推进安全监察和科学监管,努力减少事故发生,促进特种设备节能降耗。一是开展现场安全监察。重点对在用未注册设备和开工后较长时间未监检设备开展检查,并有针对性的开展了自动扶梯安全检查和重要节日前对重点单位和重点场所的现场检查。截止目前,今年共对45家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开展了现场安全监察,出具指令书28份,发现的隐患已全部整改。二是开展气瓶安全条码管理。在全区14家气瓶充装单位推广气瓶安全条码管理,目前2家液化石油气充装单位已率先到位,实现了充装连锁控制和信息化管理。三是推进科学监管。结合使用单位标准化管理和分类分级监管工作,摸清企业特种设备使用状况并有针对性的查漏补缺,为更好的对企业科学监管提供基础支撑, 目前各镇(街道)均已建立标准化管理及企业分级工作台账。四是做好宣传引导。积极开展“3·15”、“质量月”、“安全生产月”等大型宣传和电梯使用安全进社区宣传;同时利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等机会,强化日常安全法制宣传;注重与媒体的联动,利用“政风热线”等节目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舆论氛围。
(三)保障全区产品质量安全。
分局以“双打”专项行动为工作重点,始终保持打假高压态势,联合多个部门开展拉网式、突击式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630余人次,检查企业200余家,办理各类行政违法案件90起,其中食品类案件11起,特种设备类案件7起,建材类案件9起,民生计量类案件4起,假冒汽摩配案件39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