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食药监新办[2011]20号
关于服务医药产业发展的工作意见
为深入推进常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510”行动计划,全面贯彻落实市局党组和新北区委、区政府关于服务医药产业发展的指示精神,进一步提高服务大局、服务企业、服务发展工作水平,进一步优化医药产业发展环境,更好地促进全区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现结合药品监管工作实际,特制定服务医药产业发展“八个一”措施。
一、组织“一对一”帮扶,体现一个“帮”字。一是对已经列入常州市转型升级“510”行动计划的千红生化、方圆制药、康辉医疗等骨干企业,采取“一对一”帮扶模式,明确专人负责,实施跟踪服务,掌握最新动态,及时排忧解难。二是加大对产品优势明显、发展潜力较大的成长型企业的帮扶力度,帮助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加强人员培训,提升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常州医药产业积蓄强大的后发优势。
二、提供“一站式”服务,体现一个“快”字。深入推进政务公开,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缩短审查时间,能一次办结的事情决不让其跑第二次,提高服务效能,使符合条件的企业尽快通过认证,尽快投产抢占市场先机。
三、深入“一线”咨询,体现一个“前”字。对有意向进驻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企业,主动发放《服务手册》,提供优质咨询服务,努力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对正常生产的企业,主动搭建交流沟通平台,及时了解外界信息,解答疑难问题,宣传法律法规,引导企业良性发展;对准备进行质量规范认证的企业,主动帮促企业模拟质量管理体系(GMP、GSP等)认证情景,超前改进质量管理规范,保证药品生产企业在2015年全部通过新版GMP认证。
四、改进“一条龙”审批,体现一个“通”字。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加强上下沟通,做到特事特办,跟踪协办。对新办药品医疗器械企业、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和涉及上级行政许可的,实行领导结对联系责任制,采取提前沟通、上下联动的方式,保证行政审批畅通;对国家、省、市、区重点项目,提前介入,专人负责上下联络,力争企业以最优水平申报审批事项,力求最快通过上级审批。
五、培育“一个”种植基地,体现一个“扶”字。西夏墅东南村是分局挂钩帮扶薄弱村级经济发展的定点对象,分局将发挥专业优势,借助各方人力资源,以扬子江集团龙凤堂药业(作为中药制剂项目在常州新北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投资)为依托,引导村民种植中药材,由点到面,逐步培育和建立中药材种植的GAP基地,为新北区生物医药产业园配套服务,既从源头上控制中药材的质量,又为农民脱贫增收开创新路。
六、成立“一支”队伍,体现一个“专”字。牢固确立服务理念,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注重监管人员的专业素质建设,加强理论学习与知识更新,提高正确掌握与运用法规的能力;向企业公开通讯方式,保证24小时通讯畅通,无条件、全方位服务企业。
七、建设“一面”文化长廊,体现一个“优”字。充分发挥文化在干部队伍建设过程中的积极催化作用,挖掘全体干部的智慧和才华,开辟文化长廊,展示职工制作的绘画、摄影和手工艺品,全力打造单位“积极向上、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的良好文化氛围,陶冶职工情操,增进工作友谊,彰显干部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展现药监分局“团结和谐、奋发进取”的勃勃生机和精神风貌。
八、确定“一批”监督点,体现一个“廉”字。在企业和基层设立机关作风和廉政建设联系点,拓展行风监督员队伍,真正把对机关工作人员工作作风、服务态度、服务效率的评判权交给行政相对人、基层干部和群众,同时全面公开行政监察监督电话,开通网上行政投诉栏目,完善行政执法回访制度,定期走访企业,定期召开行风监督员会议,听取意见建议、改进工作作风、强化廉政建设,确保队伍依法行政、廉洁高效。
二O一一年十二月二十日
主题词:服务 企业 意见
抄送:常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常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北分局办公室 2011年12月20日印发
共印1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