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区2011年度侨务工作思路
2011年全区侨务工作的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大关于侨务工作的指示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北部新城建设”重点,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突出为侨服务,开展“侨务工作服务提升年”主题活动,进一步推动侨务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一、围绕发展大局,不断提升服务引资引智工作水平
(一)开展为海归创新创业的“三对接”主题活动。紧紧围绕海归创新创业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三对接”主题活动,及时帮助他们解难题、上水平、谋发展。一是促成“脑袋”与“钱袋”的对接。建立海归创业项目和侨资侨属、民营企业项目需求信息库,通过网络平台、见面会等形式搭建多渠道交流平台,实现共赢;与科技等部门合作,举办海归融资项目推介会,建立与融资公司的项目信息共享平台;帮助需贷款的创业企业与小额贷款公司接洽,协助解决企业资金短缺问题。二是促成企业与人才的对接。组织侨资侨属、留学人员创业企业进行专场(网络)招聘会,帮助招揽人才;继续发挥创业导师作用,为海归创业人才提供创业辅导和行业指导等服务。三是促成海归人才与政府、行业协会的对接。组织新春团拜、中秋茶话会等活动,搭建创业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沟通平台;依托留学人员创业促进会成员开展海归畅谈会、“博士沙龙”等活动,继续维护好侨界人士QQ交流平台,帮助他们互通信息、交流经验、共促发展。
(二)加大侨务引智工作力度。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新一轮千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把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区内紧缺人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承办好“创业之桥”活动,邀请海外华侨华人、科技社团和专业人士来区考察,引荐更多的海外人才到我区创业发展。
(三)加强与侨商侨团的联络。加强与省、市侨务部门的合作,积极参与海外交流活动,最广泛地联系和团结海外侨胞及友好社团。配合重大引资引智活动,做好配套服务工作。加大侨务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媒体优势,从创新的视角宣传全区优良的创业环境,同时加大对侨商、侨企、侨胞的宣传。
二、围绕侨界和谐,努力提升为侨服务综合能力
(一)深化为侨服务内容。积极引导侨界人士反馈社会,争取设立全区“侨爱助学基金”,资助区内贫困学生就学。积极向海外推广中华文化,建立省级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基地;在罗溪镇设立华侨回国活动分中心。切实加强基层侨务工作,将社区内归侨侨眷、新华人华侨眷属等纳入工作视野,因地制宜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便侨、利侨活动。继续开展“沈有国助学基金”资助侨界困难家庭子女就学工作;继续做好海归创业企业——常州瑞择资助贫困学生工作。做好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的走访慰问工作。
(二)发挥侨界代表人士参政议政作用。做好全区侨界代表人士担任社会职务的推荐工作,支持和鼓励归侨侨眷代表人士参加社会重大活动,发挥建言献策作用。重视侨界关心热点和难点问题,倾听侨界呼声,反映侨情民意,积极与政府有关部门协调,促使提案、议案有效落实。
(三)做好为侨资企业服务工作。继续为在区投资的侨资企业做好服务,发挥“呼叫式服务”工作职能,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联系,建立与经发、外经、税务、工商等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积极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三、围绕能力创新,不断提升侨务干部整体工作水平
(一)突出思想建设。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深入学习区委、区政府“十二五”规划要求,明确目标,把握发展方向;坚持学以致用,努力把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保障和促进侨务工作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和政策措施,不断深化对侨务工作规律的认识和把握。
(二)突出作风建设。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侨企进行调研,做到问政于侨、问需于侨、问计于侨。健全和完善全区侨务干部联系点制度,经常深入基层,当好“三大员”:(侨务政策)宣传员、(侨情侨意)信息员、(企业民生)服务员。切实做好新北区侨务工作“呼叫式服务”制度中各项工作的落实,限时为侨界群众和企业解决问题。
(三)突出能力建设。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通过学习、培训、交流等形式着力提高侨务干部把握大局、统筹协调、科学发展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7月份组织全区侨务干部专题学习考察,提升侨务干部能力水平。
二O一一年元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