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畜牧兽医站: 2011年,全区深入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全面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切实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实现了生猪规模养殖比重达77%,全年未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工作任务。为切实做好2012年畜牧兽医各项工作,加快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我局制定了《2012年畜牧兽医工作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2012年全区畜牧兽医工作意见 附件: 2012年全区畜牧兽医工作意见
2012年是全面贯彻落实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工作的关键之年。畜牧业既面临发展基础好、政策力度大、支撑能力强的有利条件,也面临着畜产品价格逐步回落的市场风险,畜禽养殖粪污治理任务艰巨,基层畜牧兽医体系相对比较薄弱,动物疫病防控与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难度加大等严峻挑战。因此,各镇畜牧兽医站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区推进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工作上来,坚持走现代畜牧业发展道路,大力提升畜牧业规模、质量、效益、生态、安全水平,不断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力争率先基本实现畜牧业现代化。 2012年全区畜牧兽医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按照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任务,以扩大规模经营为基础、突出生态养殖为举措、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和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为保障,组织开展畜牧业转型升级推进工作,全面推进畜牧业现代化建设。2012年,全区生猪规模养殖比重达80%;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91%。力争新增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3家,重大动物疫病应免密度达100%,免疫抗体合格率达85%以上,动物及其产品检疫率达100%,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确保不发生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着重做好以下七项重点工作: 一、提升畜禽标准化生产水平,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坚持发展大型集约化养殖企业与农民适度规模养殖“双策并举”,加快畜牧生产方式由小规模粗放式饲养向标准化规模养殖转变,不断提高规模养殖比重和水平。大力推进规模养殖,确保扩能增效。吸引各类社会资本投资兴办大型集约化养殖企业。大力支持标准化改造,提升产业技术装备水平。主动调优结构。在促进生猪、家禽等优势主导产业发展的同时,根据市场需求积极发展肉羊等食草动物养殖。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全力推进生态养殖,加快转型升级。按照生产标准化、环境生态化、产品优质化的总体要求,突出推广优良品种、装备先进设施、规范生产规程、完善防疫制度、强化粪污综合治理五项重点,不断提高规模养殖标准化生产水平。深入开展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创建。实行省、市、区三级联动,分类创建、同步推进,大型规模养殖场分别创建部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和省级畜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基地,中型规模养殖场创建市级畜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基地,新增示范场5家,争取超额完成省、市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创建任务。相关项目的财政资金重点扶持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工程,发展生态养殖。 二、强化防疫责任与措施落实,保障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坚持科学防控,严格落实防疫责任,突出抓好免疫预防和监测预警等重要措施落实,提高动物疫病综合防控水平。强化重大动物疫病免疫预防。坚持集中免疫和程序免疫相结合的策略,继续组织开展春防、秋防和夏季消毒补免三大集中防疫行动,确保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应免密度常年保持在100%,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85%以上,免疫档案记录完整、规范,免疫标识佩戴率100%。强化重大动物疫病监测预警。坚持常规监测与定点连续监测相结合,切实加强免疫效果、病原动态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加大对重点病种、重点环节监测工作力度,建立风险分析与评估机制,不断提高疫病防控对策的科学性。深入开展动物防疫规范达标示范创建。帮助和指导养殖企业增强防疫设施设备配置,完善各项防疫制度,科学调整免疫程序,进一步规范免疫、消毒、无害化处理等行为。加强指导、培训、宣传、交流观摩与检查考核,力争新增3家养殖场达到示范标准。强化动物疫病综合防控能力建设。加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免疫预防、监测预警、应急处置、防疫信息化管理等相应物质装备。深入开展兽医实验室建设达标以及防疫、监测等各项技能与防疫知识培训和竞赛活动。启用“江苏省动物疫病防控信息管理系统”,逐步实现免疫、监测、疫情、实验室、人员队伍、防疫物资等六大类信息电子化、网络化管理。强化动物疫病防控应急处置与管理。继续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应急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防控应急法制、机制和制度,推进应急物资管理和资金储备、应急培训和演练,全面提升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水平。加快建设高素质新型兽医队伍。组织开展官方兽医资格确认,推进官方兽医准入制度。启动执业兽医资格准入,规范从事诊疗服务人员的管理,力争宠物诊疗机构规范化管理达标率达90%以上。开展“五有”乡镇畜牧兽医站标准化示范试点,提升建设和服务水平。 三、推进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改善生产生态环境。按照“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通过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农业措施等多种形式,积极探索适应不同区域、不同养殖规模,与土地资源和种植结构相配套,技术可行、经济适用、效果明显的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模式。积极推行农牧结合生态养殖模式。大力推广畜牧业与种植业、林果业有机结合的生态养殖方式,指导养殖场(户)根据资源条件、生态环境、周边农作物种植结构和土地对粪污的消纳能力,合理确定养殖规模。在小型养殖场及散养户中推行畜禽粪便堆积发酵腐熟后直接还田,大中型规模养殖场沼气工程中的沼渣、沼液利用要与周边农田、蔬菜、林果基地结合,推广沼、果、菜循环利用。加快推广发酵床养殖技术。对发酵床菌种配制、有机垫料配制、碳氮比控制、畜舍建筑物设计等方面给予支持,加快推广应用普及面。全区发酵床生态养殖面积突破1万平方米。加快提高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能力。指导规模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实行干湿分离、雨污分流,配套建设干粪堆积发酵场和湿粪三级沉淀池等再利用设施,在有条件的规模畜禽场推广应用“三分离一净化”(雨污分离、干湿分离、固液分离、生态净化)粪污处理系统。继续开展规模场沼气工程,实现畜禽排泄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组织开展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示范创建活动。 四、引导开展新型合作经营,提升畜牧产业化经营水平。以提高养殖企业联合和产业化水平为目标,大力开展新型畜牧合作经营模式创建活动,加快产业前伸后延,完善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不断提升畜牧生产组织化水平。引导鼓励规模养殖企业加强专业联合协作,组建专业合作社、合作联社或行业产销协会,提高畜牧生产组织化程度。针对产业发展基础和行业特色,积极探索、总结和示范畜牧合作经营新模式。生猪产业,重在引导鼓励集约化规模养殖场,通过兴建或租赁生猪屠宰企业,培育自主品牌,建设营销网络,开展自繁、自养、自宰、自销“四自”经营,向加工流通延伸。肉禽产业,重在依托和利用龙头企业的资金、技术、市场和管理优势,实行“公司+农户”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将农户生产统一纳入公司管理,提高产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蛋鸡产业,以集约化蛋鸡养殖场和优质生态蛋鸡养殖场为主体,培育自主品牌,扩大合作养殖,推行直销对接,提高品牌化优质蛋品的市场占有率。 五、强化动物卫生监督管理,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组织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创建。加强养殖场环境控制,规范投入品使用,认真做好防疫消毒工作,强化认证产品监管,切实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能力提升年活动。加强执法能力建设,规范报检点管理,深入推进动物产地、屠宰检疫,拓展防疫条件监管,落实生猪养殖环节无害化处理补助政策,强化监管措施落实。建立健全动物疫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完善动物标识与溯源系统,逐步建立动物和动物产品安全监管信息化平台,全面启动机打检疫证明管理系统。加强产地准出和销区准入管理,开展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有效实施全程监管。深入开展“瘦肉精”专项整治行动。建立生猪生产、屠宰和运输环节“瘦肉精”常态监测、监督巡查、信息通报、涉案线索移送与案件督办四项制度,推进产销联动、检打联动,落实屠宰企业主体责任,建立健全“瘦肉精”监管长效机制。加强兽药、饲料、生鲜乳质量监管。贯彻落实新修订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启动饲料生产企业规范化管理试点。加强兽药GMP和兽药GSP企业监管,开展抗生素使用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畜禽用药行为。强化畜产品安全风险预警监测。组织实施全区畜产品例行监测、质量监督抽检,加强对猪肉等主要畜产品的风险监测,对重点地区及重点产品开展风险性评估。强化生猪养殖、屠宰等环节“瘦肉精”监测,完成快速监测1500批次。加强检测队伍建设,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为基层提供技术支撑。 六、落实扶持政策措施,强化项目绩效管理。认真落实生猪、奶牛、家禽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等各项扶持政策,强化项目监管,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精心组织项目实施。继续组织实施生猪、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完善能繁母猪饲养补贴、重大动物疫病扑杀补助和规模场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政策,落实能繁母猪保险保费补贴。落实好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注射劳务补助,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扶持开展畜禽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的集成示范推广。加强项目储备。建立“全区畜牧业项目储备库管理系统”,加强可行性论证研究,遴选一批规模基础较大、发展前景较好、带动能力较强的项目。强化项目监管。加强业务指导和培训力度,规范项目组织实施,提升项目建设质量和水平。强化项目监督管理,组织开展督导和抽查,跟踪项目执行进度,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建立健全项目绩效考评机制,重点对项目完成、资金使用、最终成果和绩效目标等情况进行评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七、加强兽医队伍作风建设,树形象促发展。一是推进乡镇畜牧兽医站标准化建设。按照“改善条件、完善设施、健全功能、规范服务”的总体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循序渐进、稳步推进”的原则,通过示范引导、政策激励、考核验收等手段,逐步推进乡镇畜牧兽医站标准化建设与管理,二是积极参与市农委兽医行业道德讲堂建设。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形式,大力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使先进的道德理念入脑入心,外化于行,营造“讲道德,做好人,树新风”的浓厚氛围,引导全区广大兽医队伍围绕我区“赶超先进当标兵,又好又快创新业”的机关作建设主题,自觉提升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确保各项工作均取得明显成效。三是做好队伍培训建设。重点抓好兽医队伍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组织开展好畜牧兽医法律法规知识竞赛、兽医实验室操作大比武、动物检疫技能大比武、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案例实景演练以及畜牧兽医专业论文评比等活动,在全系统营造比、学、赶、超的良性竞争氛围,树立良好形象,促进全区畜牧业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二○一二年二月二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