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我们将召开全区环境保护暨生态文明建设动员大会,下半年我们将按照大会上提出的目标、要求、任务,积极协同各相关部门,举全局之力继续强化环境执法,提升环境监管水平,全力以赴推进我区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将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大工业污染源整治力度
1、继续深入开展以江边为重点的环境综合整治。一是对园区新建化工项目试行环境监理制度,通过第三方监理公司全面介入项目环保设施设计、现场施工、设备调试等阶段,确保新项目在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的过程中“不走样”。二是严把验收关,彻底规范企业内部的雨污分流工作;配合新北工业园区实施雨水管网全面修复工程,根据已完成的园区市政雨水管网清查报告,对废弃支管进行开挖封堵,对园区雨水管网实施全面修复;对废气排放尚不能满足民标要求的企业督促其新上废气焚烧炉、光触媒氧化等较为先进的废气治理设施。三是继续对新北工业园区(春江镇)的气环境、水环境开展巡查巡测,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定期组织对园区自动站数据进行比对,溯源查找特征污染因子,对异常波动情况进行分析。开展园区企业污染防治设施的规范管理,提升污染防治设施管理水平。四是加快推进建设园区污染源监控中心,实时监控污染企业排污情况,进一步提升环保监管技防能力,有效打击偷排、超标排放的违法行为。五是继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按照区“化治办”和化工区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的部署和目标要求,加大对化工区企业关停并转的力度,年内关闭落后小化工企业20家;组织淘汰高耗能高污染设备15台(套)、完成3家企业的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和江苏普兰纳涂料有限公司等20家企业的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2、推进各项专项行动实施。一是全面排查区域内环境高危企业,着手建设环境重点风险源基础数据库,有针对性的加强监管,有效规范和遏制重特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二是开展污染防治设施全流程标识化管理专项行动,对重点企业水污染防治设施实施标识化管理,从厂区的雨污水管道类别、走向、构筑物、阀门、仪表、泵机的开启运行记录的统一规范等方面实施标识化规范化设置。三是开展百日环境安全隐患排查,进一步巩固排查成果,深化整改措施,配合市局试点建设企业环境风险防范工程,强化隐患排查和应急预案的全过程管理,开展针对性、示范性更强的应急演练,不断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水平。四是加快对创模复核问题整改工作,按照国家环保部及市有关要求督促有关乡镇、企业进行整改,并及时将有关情况上报。
(二)、加快推进重点工程实施
1、积极推进污染物减排工程。一是通过落实列入年度减排计划的15家企业关停、完成年度污水管网建设任务、建设完善四霍庄村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加快推进标准化畜禽养殖场建设,以及加强对污水处理厂的监管确保稳定达标排放,完成化学需氧量、氨氮的减排目标。二是通过实施新港热电等3家热电企业脱硫、脱硝工程并督促其正常运行,以及深入推进节能工作,不断改善能源结构,严格控制全社会用煤量不突破2011年水平,完成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减排任务,年内完成3家企业的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和20家企业的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2、加大清水河道整治力度。对龙江路以东沪宁高速以南河道进行全面排查,对其中存在黑臭现象的河道督促区城建局进一步完善污水接管,并配合区有关部门提出沟通水系等综合整治方案,督促其年内开始实施;完成21条黑臭河道整治任务;对已完成整治的柴支浜南支等4条河道实施补充截污及生态修复工程,确保河道水环境持续改善。进一步落实分解“河长制”,区政府部门和乡镇(街道)主要领导分别担任辖区内12条主要河道的“河长”,对河道水质改善负总责,组织推进河道综合整治,确保整治目标、工程顺利完成。
3、积极推进各项生态创建。一是按照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创建规划督促相关成员单位加快实施各项工程项目。二是督促全区所有镇要在环境优美镇的基础上按照国家生态镇的指标进行提升完善,其中罗溪、春江2个镇年内要完成国家级生态镇创建工作,河海街道争取建成我区第一个国家级生态街道,并新增一批生态村、绿色社区和绿色学校。三是按照《江苏省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区域规划》的要求,会同市相关部门对长江重要湿地等3个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逐步推进保护措施;完成剩余城北净水剂厂等3家已关闭化工企业的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并启动常隆化工地块有机物和重金属复合型污染场地的修复工作。四是全面完成年度村庄环境整治任务。重点对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交通干线沿线村庄及其出入口周边村庄实施整治,年内配合区城建局完成13个三星级“康居乡村”创建。
(三)、加强环境监管监察力度
1、强化日常环境监管工作。一是加强环境信访管理,强化环保信访回访服务,解决近两年的重点信访,完成22件环境信访的妥善化解和对2件挂牌督办案件的整治工作,逐步建立突出信访提前介入机制,引导群众在发现环境问题时,能够第一时间和的当地环保部门直接联系,做到环境信访能及时调处,尽量减少越级信访的发生,确保“十八大”期间不发生因环境问题引发非正常进京赴省上访及大规模群体性事件。二是进一步探索联动执法机制。在总结西夏墅危废倾倒事件环境联动执法的经验上,主动邀请监察等部门参与环境执法行动,着力预防环境违法、违规行为;完善环境执法和司法执法衔接机制,对重大环境违法犯罪案件处置实行会商制度,就执法中遇到的新情况等进行交流、沟通和协商,共同推进环境执法工作。
2、加强企业固废管理等日常监管工作。一是继续深入开展“固体废物管理规范年”活动和危险废物专项执法行动,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企业进行整改,规范其管理。规范晶硅切割废砂浆管理,督促企业按照省相关要求完成整改,并申领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 二是进一步完善重金属污染监管体系,组织实施我区重金属监管项目,全面开展对重金属排放企业的监督监测,继续对重金属排放企业每两月开展一次废水、废气、污泥等特征污染物的监督性监测,督促企业建立和完善重金属污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应对重金属污染事故的快速反应机制。
3、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一是依托科学手段强化监管力量。配合全市加速建设“数字环保”,不断以信息化手段提升环境监管效能,加快推进建设滨江化工园区污染源监控中心,实时监控污染企业排污情况,进一步提升环保监管技防能力,有效打击偷排、超标排放的违法行为。二是进一步规范内部精细化管理。通过精细管理对象、管理标准和管理方式,开展环保岗位技能练兵活动,进一步细化重点项目挂钩服务、环境信访承诺服务、回访服务和环保顾问服务等工作制度,提升队伍整体素质,打造诚信环保、有为环保、阳光环保、廉洁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