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各处室、各单位: 现将《新北区社会事业局2012年工作意见》印发给你们,希认真学习,贯彻执行。
二○一二年三月十五日
新北区社会事业局2012年工作意见
2012年,全区社会事业工作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强化内部管理,创优发展环境,丰富服务内涵,提升服务水平,推进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全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社会事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继续打造“优质的教育卫生,先进的人口计生,群众性的文化体育”为主线,全面实施《常州市新北区社会事业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创新体制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建设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全区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全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作出新贡献。 二、工作目标 ——教育:坚持科教兴区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深入贯彻落实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新北区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年)》,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两基”目标继续高水平实施,重点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争创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争创市优质学校2所,省优质幼儿园2所。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1年。 ——文化体育:继续加快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丰富群众文体生活,提高市民素质,促进文体人才成长,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社会风气的改善,推进文体事业的健康发展。人均拥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达2.45平方米。 ——卫生: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的工作方针,把改善公共卫生和城乡基本医疗服务作为重点,协调推进医疗保障制度、药品保障供应体系建设,加快卫生人才培养和信息化建设,强化卫生监督管理,全面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每1000人拥有医生数达1.29人。 ——人口和计划生育: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人口综合改革,更加注重宣传倡导,更加注重利益导向,更加注重服务关怀,更加注重群众自治,形成规模适度、结构优化、多元和谐、分布合理、服务有效、管理严格、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人口发展格局,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三、主要措施 1、紧扣优质均衡,推进教育水平新提升。以创建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为抓手,促进全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教育整体水平。一是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重点工程建设,配合做好常州天合国际学校、外国语学校、技师学院等建设,大力推进龙城小学、世茂香槟湖小学、孟河实验小学、新桥中学初中部、飞龙实验学校、春江中学以及九龙仓、魏村、新桥锦海广场、西夏墅香山欣园等幼儿园建设。不断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装备,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90%以上达“市一级校园网”标准。二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加强学校创优工作,力争创建省优质幼儿园2所、市优质学校2所,力争创建省级社区教育中心或省级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1个、市标准化村(居)民学校3—5所。推进三井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发展,引导组建新的教育集团。深入推进学校特色和文化建设,构建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促进学校更高层次的特色发展。三是开展教育服务深化年活动。提高全区教育工作者服务意识。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优化服务机制,明确服务责任,合理调优布局,落实相关保障,切实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和水平。四是加快推进教育国际化。天合国际学校投入使用,引进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确保按期开学。鼓励有条件学校与国外名校缔结友好关系,加强校际交流。加强人才国际交流,选派部分校长、骨干教师出国培训学习,聘请国际化教育专家来区讲座,聘请高质量外籍教师到相关学校任教。 2、把准发展脉搏,推进文化体育新发展。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提高市民的素质和丰富群众文体生活为目的,推进文体事业健康发展。一是推进文体设施建设。加大室内体育场馆建设扶持力度,提升镇(街道)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建设水平,建设春江镇综合性体育活动中心、西夏墅镇、罗溪镇和新桥镇全民健身中心体育馆。新建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区级支中心,完成区级、村级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服务点建设。更新已过保质期的体育健身路径,每个健身点确定3名社会体育指导员作为管理者,建立巡查制度,探索出台全区体育健身设施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确保设施设备完好率达100%。二是打造文化体育新亮点。继续抓好特色团队建设,将团队建设与体育健身、非遗保护、文艺表演相结合,形成文体特色团队种类多样性、项目系列化。整合各方资源,将分散活动系列化。探索从“送文化”向“种文化”转变,文体培训系统化、科学化,夯实自主特色文化发展基础。三是保障文物保护和文化市场健康发展。加强文物保护力度,开展孟河镇创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工作,推进西夏墅孔庙修复,实行文物保护巡查制度,确保不可移动文物完好率达98%以上。完善文化市场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公安、工商、文化市场联动监督机制,健全日常稽查机制,全年各镇(街道)开展文化市场集中检查不少于4次。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重点场所加大稽查力度,确保全区文化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3、加强体制创新,推进卫生综合改革新成效。一是深化基层综合改革。不断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加强对基本药物购销的监管,进一步规范基本药物的临床使用和处方行为。全面实施绩效工资制度,加快研究制定我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指导意见。加快落实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科学合理设置基层医疗机构岗位。妥善解决乡村医生工资待遇及养老保险问题。推进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新北人民医院、新桥卫生院投入使用,三井卫生院主体工程完成内部装饰。加快推进国际医院项目,力争完成项目洽谈、方案设计论证。二是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区级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工程,推进疾控与卫生监督机构分设,进一步理顺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工作机制。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软件系统,启动电子病历建设。三是稳步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居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400元,提高门诊和住院补偿标准。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创建省卫生村5个、市卫生村5个,启动健康村的创建活动,全面推进“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江苏省示范区”建设。 4、突出优化服务,推进人口计生上新台阶。一是加强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落实计生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大违法生育治理力度,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深入推进“诚信阳光计生行动”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活动,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加大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力度,建立部门联合办案机制。加大对基层信息质量控制的检查监督力度,努力提高人口计生系统信息质量。二是推进优质服务。实施人口计生“服务工程”,完善优质服务机制,推进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更年期服务等项目。继续加强人口文化阵地建设,每个镇(街道)形成1个以上具有特色的新型生育文化宣传场所。继续开展优生优育早教工程,重点在农村推进人口早教工作。三是实施流动人口“关爱工程”。建立健全“统筹管理、服务均等、信息共享、区域协作、双向考核”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机制,加强对集贸市场、商场和流动人口聚集企业的管理力度,推进流动人口计生协会组织建设,全力推进 “康健计划”项目,将流动人口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纳入公共服务范围,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5、切实履行职责,齐抓共管综合性工作。在抓业务工作的同时,树立大局意识,统筹兼顾好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依法行政、文明建设、质量振兴、宣传报道、双拥、环保、档案等综合性工作,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尤其要抓好安全生产、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继续开展“平安校园”“平安医院”“平安娱乐场所”建设,确保不发生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尤其要抓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切实增强责任感,及时公开依法应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广泛拓宽公开渠道,加强社会事业局、教育、卫生、文体网站建设,通过在线调查、在线访谈、电子信访、依申请公开等方式加强网友互动,对群众的困难及关心的问题及时给予解答和帮助。尤其要配合做好《常州高新区(新北区)年鉴(2009—2011)》的编纂工作,结合工作实际,按照时序进度高标准、高质量做好相关内容的撰稿工作。 6、加强队伍建设,激发社会事业工作新活力。一是突出抓领导班子建设。继续坚持“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加强学习和培训,提高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创新力。实施中小学校级领导专业发展考核和学校三年主动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考核,做好校级领导三年到期后的聘任工作。构建促进院级领导专业发展的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和奖惩机制,全面提升院级领导业务能力,带动基层医疗机构持续发展。二是突出抓人才队伍建设。把好教师和卫技人员的入口关,加强优秀人才的引进工作,积极稳妥地做好国际学校教职工的专项招聘工作。进一步推进优秀教师“586”培养计划和区首批教育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促进优秀教师加快发展。结合全区学校资源整合的需求,加大师资调配整合力度,逐步解决结构性缺编问题,组织区内教师交流工作,交流教师数占专任教师的15%。建立卫生人才引进和培养专项基金,加大卫技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以“一证三师”(生殖健康咨询师资格证和执业医师、统计师、社工师)的培养为抓手,加快人口计生队伍的职业化进程。三是突出抓队伍作风建设。按照“一岗双责”和“一把手”负总责要求,制订和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意见,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行风建设,开展以“赶超先进当标兵,又好又快创新业”为主题的作风建设活动,通过践行江苏精神、领跑赢在中层、“勤廉双优”岗位教育、争当“金牌员工”和创建最优项目五个活动,强化责任意识和竞争意识,保持高昂的斗志和持之以恒的韧劲,实现社会事业的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