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经发局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国家创新园区和国际化新城的建设,紧扣转型升级主线,坚定不移培育重点产业,全力以赴推进重点项目,千方百计扶持重点企业,有力保障了《高新区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的顺利实施,经济运行呈现出总量扩张、结构趋优、稳健发展的良好态势。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8亿元,同比增长21.5%,完成目标任务的101.3%;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697亿元,同比增长30%,完成目标任务的104.4%;完成规模以上工业销售1655亿元,同比增长29.5%,完成目标任务的103.7%;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利税128亿元,同比增长18.9%,完成目标任务的93.4%;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80亿元,同比增长26.5%,完成目标任务的101.3%;其中完成工业投入310亿元,同比增长25.6%,完成目标任务的100.3%。全年的重点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创新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坚持与时俱进、持续创新,在总结近年来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以建设高绩效的党政机关为目标,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先进理念和做法,不断探索目标管理的新定位和新作用,持续创新目标体系和考核、督察、激励机制。重点对全区目标管理考评体系进行了重大调整,出台了《常州高新区(新北区)2011年重点工作考核奖励办法》,将招商引资、重大项目推进、企业上市和民企股权改革等13项重点工作单项考核奖和目标管理考核、机关作风建设以及领导班子创优3项综合考核奖整体纳入其中,以定量、定性的原则确定考核目标和奖励标准。同时,将全区49个镇(街道)、部委办局、公司和直属单位全部纳入目标管理体系,目标设置仅体现市、区重点工作要求,涉及13项年度主要工作内容
二是制定转型升级保障举措。在“十二五”规划的基础上,制定了《常州高新区(新北区)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为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提高全区经济发展质态,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优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提供可操作的行动纲领。完善了重大项目推进实施办法,制定了《关于加快重大项目建设的意见》,推行行政审批代理、重大项目绿色通道、重大项目特事特办三大措施,建立和完善领导挂钩联系、定期会商督查、重大项目滚动推进、加强考核奖惩四大保障机制。引导、支持企业上市,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企业上市工作意见》,为企业裂变发展提供政策、服务保障。着力缓解重大项目土地瓶颈制约,制定了《关于做好全区重点项目土地点供、独立选址工作的意见》,全力向上争取土地指标。又好又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加快构建以服务经济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同时,针对当前重点企业运行情况,正在拟定《关于加强对重点企业服务和扶持的若干意见》,有效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土地、资金、人才等问题。
三是保障重大重点项目建设。健全和完善重大项目动态信息管理平台,编制完成《2011年高新区(新北区)重点项目库》,定期汇总编制《2011年高新区(新北区)重点项目推进进展情况简报》, 加快加强项目推进信息流通,及时针对性地解决土地、融资、审批等制约因素,力促122个重大重点项目早开工、快建设,早投产、快见效。截止10月份,122个重大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28.3亿元,其中工业项目完成投资111.5亿元,服务业项目完成投资87.9亿元。常林股份、小松工程机械、新日化学、长青埃维、万达广场等65个项目年内竣工投产。
四是支持企业加快股改上市。组织102家企业和23家中介机构参加“高新区企业上市工作推进会”、“高新区企业上市工作培训班”等活动,及时跟踪拟上市企业进展情况,帮助解决上市中的难点问题。积极挖掘拟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对有意向上市的企业进行专题调研和辅导,已有30家企业列入区上市重点企业。千红生化、维尔利工程、星宇车灯已于2011年一季度成功挂牌上市,光洋轴承、吉景金属、宏发纵横分别于2011年6月和9月完成材料申报,并被正式受理。目前,光洋轴承、吉景金属、长青交通科技、恐龙园、考普乐等14家企业完成股改;环亚建设、伟泰科技、世轩科技、澳弘电子、太平洋电力、华源设计院、邦威电子等7家企业完成与中介机构的签约,正在进行股改。
五是向上争取土地和资金扶持。2011年共摸排梳理土地点供储备项目18个,涉及用地面积10023亩。截至10月份,华润包装40万吨/年聚酯、新日化学25万吨/年苯乙烯、国网电气设备检测中心等3个项目已完成土地点供,共取得点供指标506亩。完成西夏墅刀工具产业服务基地、龙成钢材物流二期等项目的省发改委审批工作,保证点供土地手续到位。同时,及时梳理一批优势企业(项目)信息,建立各项专题项目储备,积极争取各类政策资金扶持。先后推荐太平电器、赛尔克瑞特、河海新能源等80多家企业和光伏产业园、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三晶科技留学生创业园申报扶持资金项目;组织环球恐龙城、月星环球商业区中心、西夏墅工具产业服务基地、淘常州等企业(项目)申报国家、省和市服务业引导资金,预计全年争取各类扶持资金超过2.5亿元。
六是推进企业实施主辅分离。年初召开专题会议,专门部署企业主辅分离工作,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加强宣传辅导,通过高新区网站、高新区报等媒介平台做好政策宣传,加深企业对主辅分离的认识理解,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对推进过程中存在的疑点、难点问题,加强与试点企业的对接,邀请市发改委、工商、税务等部门的工作人员上门辅导,为企业答疑解惑,并根据阶段性工作开展情况,召开了主辅分离工作座谈会,取得较好的成效。在去年完成黄海汽车、长宇实用气体、永泰水泥等10家企业主辅分离试点的基础上,今年已有23家企业实施了主辅分离,目前还有25家企业正在做主辅分离的前期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