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各委、办、局,区各公司、直属单位: 抓好今年秋收秋种工作对于实现明年种植业生产良好开局,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圆满完成2013年粮食生产目标,夯实明年夏季粮油丰产基础,现就切实抓好2013年秋收秋种工作的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正确分析形势,充分认识今年秋收秋种工作的重要性 秋收秋种时期是全年农业生产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不仅关系着能否完成当年粮食生产计划,也对明年粮油生产的目标和布局起着决定性作用。分析今年秋收秋种工作形势,水稻商品化集中育秧、统防统治及高产增效创建等政策扶持力度持续加大,水稻生产技术路线更加清晰,长势良好,单产水平有望再创历史新高;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培训、优质良种、肥料、机械等秋播准备工作已就绪,秋收秋种基础扎实。 在看到有利形势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秋收秋种工作面临的不利因素:一是稻麦茬口衔接偏迟、适期播种压力大,小麦晚播呈常态化趋势,严重制约高产稳产;二是机械化播种面积少,秸秆还田数量和面积大幅增加,保证播种质量任务艰巨;三是农资价格持续上涨,麦油生产效益减少,保护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难度大;四是异常气候和重大病虫害频发,防灾减灾难度大。因此,各地各部门必须客观分析当前秋播生产所面临的新形势、新难题,科学规划和部署今年的秋收秋种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地打好秋收秋种这一仗,最终夺取全年水稻丰产丰收,为明年夏熟作物的持续增产奠定扎实基础。 二、明确今年秋收秋种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1.总体要求:按照稻麦亩产创建“吨粮区”的要求,围绕“稳面积、攻单产、增效益”的总体思路,强化惠农政策落实,稳定秋播面积,主攻单产,增加总产和效益;大力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积极发展高效设施农业,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强化科技支撑和组织经营方式创新,大力推进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切实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全面加快全区农业现代化步伐。 2.目标任务:夏粮面积稳定在14.5万亩左右,亩产力争提高到355公斤,其中:小麦面积14万亩,亩产力争提高到360公斤;结合全区高标准农田工程建设,以夏熟小麦高产增效创建活动为抓手,加快主推技术的示范推广;积极开展歇冬田地力培肥工作,冬季绿肥种植面积达5000亩以上。 三、狠抓各项推进秋收秋种的关键措施 1.抓好秋收工作,做到颗粒归仓 各地要加强水稻后期水浆管理,切忌断水过早,影响千粒重;要根据天气情况,及时组织好机械、劳力,做到成熟一块收脱一块,确保颗粒归仓。全区抢收工作要在11月5日前结束,如遇雨天,应暂缓收脱,待天气放晴后再组织联合收割机,突击抢收。各镇农机部门要组织好大中型农机具的维修工作,确保机械在秋收秋种大忙中正常运行。对种子生产户、种粮大户和劳力缺乏户要提前落实收割机械和劳力,尽量避免收获环节上的损失。 2.强化责任落实,严禁秸秆焚烧 要继续加大工作力度,扎实做好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一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采取不同宣传形式,广泛宣传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意义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二要明确禁烧工作责任。各镇、各村要组建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工作队伍,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把任务分解到村、户和田块。三要提高秸秆还田到位率。秸秆还田是控制秸秆露天焚烧、保护环境、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耕地可持续生产能力的有效途径。还田若不到位将对小麦播种质量产生较大影响。要监督水稻收获机械安装并开启切碎和匀铺装置,加大旋耕还田机械动力,确保还田深度满足要求。四要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要在秸秆还田的基础上,大力推广秸秆制粒、食用菌基料、秸秆粉碎等秸秆综合处理方法,建立秸秆综合利用体系,形成集还田、造粒、粉碎等为一体的多元化利用格局,确保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4%以上。 3.狠抓关键环节,夯实高产基础 种好麦油是稳定粮油生产保障供给的客观要求,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前提和基础。提高秋播质量,重点要抓好五个方面:一是落实惠农政策,稳定秋播面积。各地要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特别是小麦、油菜良种补贴,要加强组织领导,规范实施,认真做好面积登记核实、村级公示等重点环节,及时将补贴资金足额发放到户。要通过强农惠农政策引导,力争种足、种好夏熟粮油面积,特别要稳定小麦面积,为明年夏粮总产稳定打好基础。二是科学谋划茬口衔接,合理安排品种布局。在小麦品种布局上要考虑全年粮食增产,选用熟期适中的品种,尽量做到稻麦适期种植。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的要求,落实好小麦品种布局,以扬辐麦4号、扬麦16号当家,示范扬麦20号等新品种。三是坚持适期播种,确保种苗质量。我区小麦的适宜播期在10月30日至11月10日,最迟不能超过11月15日。套(直)播油菜的播种期在10月20日前;移栽油菜要尽量早栽,最迟必须在11月10日前移栽结束。同时,要重点抓好种子处理、基本苗控制等关键环节。四是坚持秸秆还田,提高农机农艺配套水平。农机作业方面,要增加大中型拖拉机作业面,坚持“碎草匀铺(碎草长度控制在5厘米以下)→深埋整地(耕翻埋草+旋耕整地,或1~2次深旋埋草,确保埋深达15厘米)→机械条(摆)播(或人工均匀撒播机械盖籽)”的作业程序;农艺配套方面,要坚持播后镇压,适当增加基肥中氮肥用量(增量约占总量的10%),满足秸秆腐解和麦苗生长的双重氮素需求,促进小麦苗期叶蘖同伸,有条件的地方可增施生物有机肥以加速秸秆腐熟。五是强化科技集成创新,加快配套措施落实。围绕良种良法配套,小麦重点推广超高产栽培技术、秸秆全量还田全苗壮苗技术、晚播独秆高产栽培技术等。同时,要根据区农业局的技术意见落实好沟系配套、肥料运筹、镇压覆盖、化学除草、一种就管等方面关键技术措施。 4.加大三级同创农业园区力度,促进秋播农业结构调整。 三级同创农业园区是近年来我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三农工作、保障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各镇要按照年初计划,抓住秋收秋种期间调整种植业结构的有利时机,加快各项推进措施落实,全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一是要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和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三期项目建设。利用今冬明春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有利时机,在完成前期勘察、规划设计、实施方案、招投标等准备工作基础上,待水稻收获后迅速启动高标准农田和小农水等项目实施,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二是加快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在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及早组织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技术先进、模式创新、投资后劲强、效益高的优秀项目入园发展,提升园区产业规模和效益,带动农户调整产业结构,扩大高效农业规模。三是探索引进高效种植模式,继续扩大水稻-马铃薯-水稻、水稻-菜用毛豆-水稻、水稻-绿肥(歇冬)-有机稻等新型轮作模式规模,提高亩均效益。 5.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 各级农业部门要适应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加快职能转变,改进工作作风,进一步强化支农意识和服务意识。一是加强技术培训指导。抓住全区开展职业农民培训契机,通过召开现场会、送科技下乡、印发技术资料、实施科技入户工程等,把优新品种信息、先进适用技术送到千家万户。积极组建农机、植保、产销等专业合作社,通过技物结合方式提供专业化服务,将主推技术落到实处。二是加强调查和研究,针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狠抓关键性增产措施和抗灾应变措施的落实,切实做好大面积农业生产的技术指导工作。对有可能出现的低温、寒潮、暴雪等突发灾害要做好应急预案。三是及早组织好化肥、农药、种子等农用物资的供应,满足秋播生产的需要。四是加大打假护农保秋播的行政执法力度,防止假冒伪劣种子、化肥、农药进入市场,确保秋播生产安全。 四、切实加强对秋收秋种工作的领导 秋收秋种工作是当前农村的头等大事,事关农业、农村工作和社会稳定大局,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各级各部门要通力协作、精心组织、全力以赴完成区委、区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各镇要迅速召开专门会议部署发动,搞好现场会、示范田、示范方。农口部门要深入基层,加强技术指导,统一农机调度,帮助解决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秋收秋种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镇各职能站、所也要相互配合,齐心协力搞好为农服务。对开展秋收秋种有困难的农户,村要及时帮助解决困难。
常州市新北区党政办公室 2013年10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