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之年,是实施《城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建设国际化、生态化滨江新城“三年见成效”的决胜之年。我局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区委三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围绕新龙国际商务城、新龙生态林、创意产业城、天合太阳城、生物医药产业园、通江大道商业区、府西现代居住区和新能源车辆产业园等八大重点区域,坚持“建精品城市、抓精细管理、创一流业绩”的工作思路,按照环境生态化、功能国际化的要求,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升行政效能,努力做到重点工程出精品、重点工作创特色、行业管理上水平,为加快国际化、生态化滨江新城建设步伐,建成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先行区而努力奋斗。
一、咬定目标任务,明确工作重点
(一)以重点工程为核心,进一步加快新城建设步伐
新龙国际商务城建设工程。2013年,推进新龙中心湿地公园道路、新龙国际商务城配套工程、嫩江路及北侧河道、龙六路、乐山路、新科路、辽河路跨新龙二路东侧河道桥梁工程等建设。
新龙生态林建设工程。完成启动区工程建设及东、西部片区地形整理和基础设施建设。一期完成60%,房建工程完成50%;二期(核心区)完成30%,房建基础施工,主入口广场开始施工。
创意产业城建设工程。创意产业基地完成专项验收、工程竣工综合验收和移交善后等服务工作。迪诺水镇2013年年底试营业,2014年5月正式开街营业。
天合太阳城建设工程。完成220kv外线工程管养维护;推进信息大道东侧600亩土地整理及基础设施完善;推进动迁地块10kv供电线路迁移、拆除工作;推进科技大道、新竹二路2500米污水管线扩容改造工作。
生物医药园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按照全国知名的医药产业示范园要求,完成薛冶路(沪蓉高速-河海路)、春江路(河海路-高速公路)建设;推进新七路、嫩江路、红河路等道路建设;推进新四路南河道的建设和供电线路的改线和建设。
通江大道商业区建设工程。完成兰翔小区北侧配套道路、燕山北路、兴业路(通江路-泰山路)建设;建成珠江路CBD公园;适时开工建设月星公园。
府西现代居住区建设工程。推进秦岭南路、飞龙居住区内规划道路建设;完成薛家、飞龙片区清水工程调控系统;完成飞龙片区垃圾车辆场地建设;完成天山花园声屏障设置。
环境提升工程。核心区建成3-4处街头绿地,满足休闲游憩需要;完成西绕河、嫩江路北侧河道等6条河道绿化提升,营造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河道;完成汉江东路立面出新、店招整治和景观提升;完成科技大道、昆仑路环境提升和城市节点标志标识改造;完成楼宇景观照明、临街店面招牌改造。
轨道交通一号线配套工程。2013年至2014年上半年,配合市城乡建设局推进与轨道交通一号线建设密切相关的路网完善、桥梁改造、管线及绿化迁移工程,确保2014年上半年开工。
河海路下穿建设工程。
同时,协调推进玉龙路、S122、S375等一批省市重点工程。
(二)以重点工作为龙头,进一步完善城市配套功能
1.巩固成果,深入推进城市长效管理。继续发挥全区城市管理的牵头、指挥、协调、监管作用,发挥各专业部门、各层级之间良好的协同关系;推进精细管理,按照管理作业精、网格管理实、人员覆盖全的要求,力争事事有人做、处处有人管;严格监管体系,签订区、局两级城市管理责任状,完善细化全区考核细则;加强考核频次,增加各镇考核样本点,通过领导督查、各镇互查、行业督查等多种方式体现公正的考核结果。
2.咬定目标,全面完成村庄环境整治。2013年3月底前,全面完成京沪高铁沿线(德胜河-江阴界)两侧1公里绿化工作,全力打造一流的铁路沿线景观;继续从整治规模、标准、措施等多方面狠抓落实,力争上半年超前完成103个自然村的整治任务。重点打造3条参观线路,每条参观线路都包含“三星级”康居乡村、“二星级”康居乡村及环境整洁村的典型,凸显乡村风貌、历史文化及产业特色。
3.注重规范,合力抓好动迁安置工作。一方面,加快征收(动迁)步伐。全面推进S122省道、生物医药产业园三期、三井街道华山社区旧城改造项目、新龙生态林等重大项目的征收(动迁)工作。新增及结转征收(动迁)项目67个,共需征收(动迁)非住宅房491户,128.5万平方米;住宅房10823户,264.9万平方米。预计安置面积251.1万平方米。同时,全面完成新龙国际商务城、天合太阳城、新龙生态林等均遗留问题。组织征地拆迁安置工作中存在问题的镇、街道,召开交办会议,签订交办责任书,明确责任人;强化考核奖惩机制,对各镇的项目验收、年度考核将加大完成率和遗留问题处理所占的比重。另一方面,加快安置房建设步伐。将安置小区建设纳入提前开工工程的范围,建立审批绿色通道,缩短建设周期;建立部门联动的安置房建设推进机制,定期检查监督建设进度,协调处理矛盾;制定安置房建设标准,保障安置房建设进度和安置房建设质量;扩大融资渠道,保障安置房建设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4.克服困难,继续做好保障房建设。继续推进已开工的7300套保障性安居工程,严格对照建设计划,确保建设进度能满足交付使用要求。根据全区产业园区分布情况,调研新市民保障房需求,合理规划布局,拟定全区保障房建设计划。结合调研成果,
做好明年市政府下达的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推进工作,研究项目建设模式,尽早确定明年工作重点,落实土地指标、建设资金。
5.提高标准,认真实施老小区整治。在完成所有安置房渗漏的前期调查、维修方案审定、开展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用2013年一年时间彻底解决全区1300幢安置房渗漏问题。
6.巩固成果,扎实推进精品工程创建。2013年,继续选定一批工程作为精品工程创建项目,努力实现“鲁班奖”零突破;确保全年创建“国优”※个;省“扬子杯”※个,省级市政示范工程※个;市“金龙杯”※个。明确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的职责,让参建各方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积极引导各方主体牢固树立“筑精品工程,造百年建筑”的建造理念,在建筑设计、建造模式、材料使用、设施设备的理念上主动与国际接轨;深化精品工程奖励机制,为建设精品城市树立典范。
(三)以行业管理为手段,进一步增强管理服务能力
1.攻坚克难抓好信用管理工作。在充分体现新北区信用管理特色的基础上,提升新北区信用管理系统,为提升信用管理手段提供技术支撑;加大各责任单位开展日常的巡查工作,强化建设市场各方主体不良行为记录力度;开展手机考勤系统推广和应用工作,将诚信评价考核结果应用于政府投资工程项目招投标;对全区入库企业实行差别化管理,评选出一批“新北区诚信企业”,给予免交农民工保障金等奖励措施;加快推进电子化招投标进程,遏制围标、串标。在运用电子化招投标的同时,在政府投资项目中借鉴技术、商务、信用“三合一”的综合评标办法,出台适合新北区的评标办法;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充分利用招商引资等手段,吸引万科、恒大等有绿色建筑经验的大型房地产企业,合作开发绿色建筑示范区。
2.坚定不移做好制度建设工作。一方面,对原有制度进行修改完善,确保符合我区实际情况;另一方面,根据工作需要和行业管理需要,重点抓好城市建设、建筑业管理、长效管理、作风建设等方面制度的起草、制定和出台。健全工作机制,按照制度要求,在行业管理的各个方面探索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工作机制,并逐步予以固化,提升行政效能。
3.齐心协力加强标准建设工作。在全区范围内,推行政府投资项目预选承包商制度,优先考虑行业信用评价优良,选择一批综合素质好的施工企业建立预选承包商名录;进一步完善市政、绿化养护养护标准,加大养护考核力度,提高养护工作绩效;市政、绿化设计施工推行标准化,使工程的管理更加高效规范,绿化工程管理推行施工、设计单位一体化考核,使设计要求最大程度落实到施工中。
4.千方百计突出安全生产工作。巩固2012年良好的安全生产形势,确保全年不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加强安全培训工作,继续开展专项治理,督查施工企业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程序、审核和实施;在安全监督管理方面,通过教育培训和检查处罚,提高工程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继续加强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监督管理;针对个别工程项目经理等参建各方人员管理不到位的情况,采用开不良记录、局部停工、加强监督复查等手段;针对监督人员不足的情况,改变巡查方式,以不定期飞行检查、质量安全综合大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重点督查住宅工程、重要工程、管理较差的工程、有重大危险源的工程。
5.以防为主推进民防地震工作。深化防空防灾一体化建设,主动将民防发展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服务民生之中;积极开展防震减灾工作,有效构建防震减灾组织体系,确保民防(地震)工作取得新成绩。以信息化条件下强敌介入防空作战为背景,提升完善人防组织指挥体系;以重要经济目标防护信息化建设为载体,提升人民防空信息化水平;以建精品人防工程为突破口,加强人防工程建设管理;以专业队伍整组整训为抓手,提高专业队应急救援水平;以社区民防建设为牵引,建强群众性基层民防(地震)组织,提升全民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以科普宣传为着力点,不断强化防空防灾宣传和地震科普知识教育训练;以构建防灾减灾工作体系为支点,加强震情速报和宏观测报队伍建设。
(四)以党建工作为抓手,进一步提升全局对外形象
组织工作创特色。通过党课学习、专题辅导报告会、知识竞赛、调研论文比赛等形式,掀起十八大精神学习热潮;扎实开展“金牌员工”评选活动,提高“金牌员工”“含金量”,同时道德讲堂宣讲“金牌员工”事迹做到常态化;强化党建带“三建”工作,提高工青妇组织建设水平,不断增强组织活力;深入开展机关作风建设活动,推进创先争优常态化、长久化,努力实现名次争先进位。干部培养求突破。干部调整制度化,出台局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提升选人用人群众满意度;干部教育网络化,充分利用OA协同办公系统,开发干部教育培训系统;干部交流常态化,进一步畅通机关和局属企事业单位干部交流任用渠道,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干部选拔竞争化,专门拿出部分岗位,进行竞争性选拔,改善选人用人机制。纪检监察上水平。将党风廉政责任工作与全局中心工作同部署,责任到人,纳入年度目标;定期组织专项督查,强势推进重点工程和重点工作,将权力运行置于阳光下;加强党风党纪教育,做到常警钟长鸣;认真执行日常廉情约谈制度,消灭腐败苗头;通过打造“廉洁示范工程”,有效加强廉政建设,形成教育倡廉、制度保廉、监管督廉、科技促廉的良好氛围。宣传工作出亮点。简报编印力求图文并茂,为全局2013年宣传工作再造亮点;信息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处室、各单位,每月通报;积极宣传重点工程、重点工作、行业管理,进一步激发全局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二、落实保障措施,夯实工作基础
目标已经明确,关键在于落实。我局将多措并举、形成合力,确保不折不扣完成2013年年度目标任务,为建设国际化、生态化滨江新城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学习先进典型,构筑精神高地。以更大的决心学理念。学习先进城市建设管理经验,明确高新区城市建设和管理努力的方向;学习先进城市以人为本的理念,引领常州高新区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学习先进城市提升城市品质的做法,推动高新区在城市品质、城市功能和生态环境上不断前进。以更大的勇气改作风。学习率先发展的责任意识,进一步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从干部选拔使用入手,把品行好、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通过学习,寻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加快理顺体制机制。以更大的力度抓落实。全局上下牢固树立抓落实意识,健全长效学习机制和学习落实机制,切实做到学了就要行动,学了就要见到成效,杜绝“看了激动、回来不动”,或只停留在讨论总结上。
完善制度建设,健全管理手段。一方面,制定好制度是制度建设的前提。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力求覆盖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各个环节,真正做到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从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实际出发,让制度真正解决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最大程度减少制度执行的人为因素,做到公正、客观、公平。另一方面,执行好制度是制度建设的根本。广泛宣传制度,深入学习制度,使广大干部职工遵守制度,并转化为自觉行动;提高执行制度的公信力,营造以遵守制度为荣、以违反制度为耻的浓厚氛围;以求真务实的作风狠抓制度执行,处处、时时、事事维护制度的权威性。
提高工作标准,增强责任意识。提高设计水平。按照国际化、生态化滨江新城的建设标准,对重点工程设计方案实行公开招标,面向国内外选择一流的设计队伍,高起点、高水准确定方案,并一贯到底。强化分工负责。建立责任分解体系,将工作分解落实到单位和个人;形成局长盯分管局长、部门负责人,分管局长分管一条线,部门负责人全面负责推进具体工程的工作局面,做到层层传递压力;将重点工程和重点工作推进与部门、个人评先评优挂钩,最大程度激发积极性。加强综合验收。进一步健全综合验收制度,克服验收的人为因素,确保工程按照设计要求推进。
加强督促检查,推动工作落实。督查与解决问题相结合。注意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认真研究,提出合理化建议;敢于反映那些影响决策落实的深层次问题,坚持有喜报喜、有忧报忧;抓住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进行督促检查,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督查与目标管理相结合。部署工作时尽量将目标量化、细化,分解落实到每季度甚至每个月,使各处室、各单位有章可循,使督促检查具有抓手。督查与干部管理相结合。重点工程、重点工作和行业管理的督查落实情况,既与各处室、企事业单位的年度目标考核挂钩,又与干部职工个人的评先评优、选拔任用挂钩,最大程度激发干部职工的积极性。
激发队伍活力,创造优异成绩。不断加强班子建设。不断增强领导班子把握大局、科学决策和驾驭全局的能力,努力把城建局领导班子打造成为团结协调、坚强有力、积极进取的核心力量。切实转变队伍作风。结合机关作风建设主题活动,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常态化、长效化,通过道德讲堂等活动转变全局干部职工作风,引导全局干部职工淡泊名利、秉持操守。积极树立向上正气。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活跃身心,陶冶情操,增强团队精神和集体凝聚力;每天在门户网站上发布“廉政格言”,时刻警醒干部职工不断增强反腐倡廉意识,营造风清气正的氛围。
美好的愿景激发斗志,宏伟的蓝图鼓舞人心。2013年,我局将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局干部职工,负重奋进、顽强拼搏、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建精品城市、抓精细管理、创一流业绩,为建设国际化、生态化滨江新城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