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农业劳动力技能水平,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夯实基础和提供强有力的智力与人才支撑,根据常新委〔2012〕61号《关于推进农业现代化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结合我镇持证农业劳动力占农业劳动力比重的现状,借鉴2012年培训工作的经验与不足,特制订我镇2013持证农业劳动力培训发证工作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
1、指导思想
全面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围绕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总体目标,结合新时期“更快、更高、更强”的罗溪新精神,全面实施现代农业人才培养工程,深入开展各类农民培训,加快培育、发展现代职业农民,推进我镇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我镇粮食持续增产、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
2、目标任务
以培育现代新型农民为主体,努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创业的新型农民,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和分布合理的农村人才队伍。2011年底,我镇农业劳动力3809人,培训发证的目标任务是1332人,要求通过培训、考试、鉴定取得“现代农业职业技能证书”。截至2012年底我镇共培训发证952人,为尽快提高持证农业劳动力比重,确保达到农业现代化对农业劳动力持证率35%的要求,我镇2013年培训发证的目标任务是380人。
二、培训内容及要求
1、落实培训对象
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自愿报名、村组推荐、择优选拔、张榜公示的民主形式进行学员选拔。培训对象要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产业基础和创业愿望。年龄一般在男60岁,女55岁以下,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培训对象以我镇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为主,凡符合条件的农民都可以到所在村(居)委会报名,经初审后,将名单报镇农业服务站,分专业汇总,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2、培训方式及内容
采取能力模块结构的培训模式,实行集中学习、生产实践、考试考核和跟踪指导服务相结合的培训方式。
集中授课:以专题讲座为主,培训时间24学时。以我镇主导产业和农民实际需求为目标,开展针对性的培训,提高科技支撑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主要包括职业道德和能力建设、相关产业最新技术、产业发展国内国际现状与前景、农村政策法规、农业经营管理、农产品营销、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和相关专业技能等。
生产实践:安排30学时组织学员到附近有关产业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企业、生态农业园等地进行考察学习。
3、考试考核
通过集中培训和生产实践后,对学员进行统一考试考核,申请省、市监考、鉴定,对考试考核合格者发放现代农业职业技能证。
4、跟踪指导
镇农业服务站将安排教师对培训学员开展专访,进行跟踪指导,建立健全培训教师和学员的挂钩联系制度,将跟踪服务指导情况作为培训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
三、时间安排与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3年3月下旬到4月上旬,落实好培训对象、培训单位。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根据本镇持证农业劳动力培训整体推进进度,2013年度持证农业劳动力培训拟安排在2013年4月中旬进行,集中学习为期三天,生产实践为期四天。组织我镇农业劳动力380人,开展稻、麦、油菜等主要种植物高产增效培训,并进行考试考核,为考试合格者发放证书。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3年4月下旬。按照相关培训管理办法进行总结,开展绩效评价,进行项目自查,形成自查总结报告。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镇农业服务站把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内容。通过组织协调和具体管理,建立由农业部门牵头,各有关部门、村委参与的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负责制,签订任务合同,明确职责,逐级落实责任,并且抽调业务人员,专职开展工作。承担培训任务的单位为项目法人,对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负责。
2、做好监督管理
把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放在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位置。建立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培训开展过程中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填好各类表格,按台账资料要求建好档案,并及时做好培训小结和年度总结,工作领导小组将定期组织力量对培训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做好自查工作。同时做好准备接受上级监督检查,确保目标任务按时完成。
3、强化资金支持
持证农业劳动力培训经费由区镇两级财政负担,资金管理实行报账制度。按照每人500元的标准,区负担三分之二,镇负担三分之一,各村培训经费根据培训考核情况实行专项补助,各级要加大持证农业劳动力培训发证工作投入,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新北区罗溪镇人民政府
二〇一三年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