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建设国际化、生态化滨江新城“三年见成效”的决胜之年。我局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区委三届四次、五次会议和全区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建精品城市,抓精细管理,创一流业绩”的工作思路,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实现了重点工程出精品、主要工作创特色、日常管理上水平。国际化、生态化滨江新城建设如火如荼。
一、狠抓项目推进,十大重点工程取得新成绩
S122道路年内开工,玉龙路已进场,一批省市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嫩江路等16条道路、8条河道进一步完善了北部新城的基础设施;新桥大街基本建成,新龙生态湖音乐喷泉正式开放,仁和路、乐山路也正按计划实施;藻江河整治方案已确定,正在进行征地和附着物处理工作;新龙生态林一期380亩启动区建成开放,二期方案正在调整,北海路在做开工前最后准备;河海路拓宽改造转入北半幅施工,年内恢复地面交通;嵩山路等街头绿地完成施工图设计,CBD公园正在进行方案深化和动迁调查;出台了《新北区道路标志版面及构配件设计标准》,城市标识标志提升样板段已开工,200个公交站台进场施工;滨江经济开发区、生物医药园、航空产业园、中石油地块、小黄山风景区等园区重点路网加快完善;1-10月份9个安置小区开工建设,总建筑面积149.5万平方米,交付安置小区2个面积40.1万平方米,年内还有4个安置小区可交付,2015年将2012年底前在外过渡居民全部安置到位基本有保障。
二、精心谋划落实,二十项主要工作各具特色
城市长效管理围绕“保二争一”目标,创新管理体制,强化点评制度,加大考核力度,1-10月份长效管理5次第一、5次第二,总评全市第二,与第一名相差0.23分。动迁安置工作重点实施了华山社区、巢湖社区企业征收,航空产业园核心区、新龙生态林企业等动迁工作,并解决了新桥镇、薛家镇等一批剩余企业和民房;1-10月份累计签约民房1476户,企业182家,协议动迁面积96.41万平方米;航空产业园核心区一期民房、华山社区旧城改造项目均在第一时段全部签约,创造了我区有史以来最快签约纪录;今年已安置1568户,安置面积26.58万平方米。京沪高铁沿线环境整治在省内率先采用市场化运作机制,荣获省政府“突出贡献奖”,管委会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称号。村庄环境整治比三年任务两年完成提前半年结束,并高水准通过了省级验收;全区整治村庄1063个,建成三星级“康居乡村”18个、二星级“康居乡村”277个、环境整洁村768个;春江镇邓家村、罗溪镇东莫村获评常州市“特色三星级康居乡村”,罗溪镇、西夏墅镇被市政府授予“创优示范镇”。历史文化名镇创建通过省级验收,东岳庙古戏楼、巢渭芳故居修缮方案通过专家评审,东亚客栈、马培之故居、顺来茶店完成修缮方案设计。垃圾焚烧发电厂一期800吨工程正在选址,环卫基地办公楼建成投运,大名城等三个中转站建成投用。闲置地块绿化基本实现全覆盖,累计绿化面积84.98万平方米。公租房、廉租房、经适房建设任务全部完成,新建公共租赁住房1000套、经适房货币化补贴20户,限价商品房新开工500套、竣工700套,新开工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安置住房400套,1000幢安置房屋顶维修年内完成。精品工程建设成绩显著,创意产业基地B幢获国家优质工程奖银奖,通江路改造工程获国家金杯奖,12项工程获市优“金龙杯”,长江路绿化获“茉莉花奖”,长江路等3项绿化景观提升获“戈裕良杯”,通江路等5项市政工程获市优质示范工程。民防地震工作主动参与城市建设,人防工程新立项17.68万平方米,开工13.6万平方米,竣工6.9万平方米,收缴易地建设费5996.5万元;“藏龙-2013”民防应急演练拍摄接近尾声;建成43个民防工作站、5个地震安全示范社区;编制了社区防空防灾应急预案。安全生产常抓不懈,吸取“8·16”事故教训,组织3次安全施工大检查,检查工程806个,开具抽查记录304份,发出整改单309份,停工单5份,勒令停用起重机械设备28台,全区安全生产态势良好。
三、强化规范监管,日常管理工作再上新水平
规范建筑业管理。为1352家企业办理信用备案,核发施工许可证341份,建筑面积671.14万平方米;为27项重点工程办理提前开工,建筑面积138.54万m2;查处各类违法违规项目41个,处理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信访投诉137起,涉及金额6085.54万元。服务房地产业发展。批准预售商品房19202套、179.56万方米,同比分别增加34.16%和9.95%;实际预售商品房9839套,108.40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减少10.68%和6.9%,实现销售总额79.4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55亿元。规范招投标行为。制定了“评分排名”资格审查办法,办理发包605个标段,发包面积775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招标总值132.61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有166个项目实施了电子化招投标,电子化招标率达64%。在招投标活动中运用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出台《零星工程招投标管理办法》,遏制了建筑工程领域的腐败势头,净化了全区建筑市场秩序。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开展防沉降井盖、“沙索必德”改性沥青、线性排水、太阳能路灯、LED路灯等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研究、推广和利用。探索标准化管理。1-10月份,制订出台了安置房建设标准、市政道路标志板面及构配件设计标准等这20项标准或规范,不断规范城市建设管理行为。另外,今年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共改造农村道路130.99公里,改建危桥29座,罗溪镇创建农村公路达标省示范乡镇全面展开。
四、转变工作作风,队伍建设提升体现新水平
以“攻坚现代化,誓争第一流”为中心,对处室、企事业单位实行年度目标管理考核,推进机关作风活动开展;依托“道德讲堂”,开展“金牌员工”“优秀员工”事迹宣讲活动。执法大队和市政绿化管理所道德讲堂活动,吸引了贵州遵义等地的考察团观摩学习;金建平同志荣获省、市“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全面开展干部培训教育培训工作,中层以上干部赴复旦大学城市建设与管理专题研修班培训,组织城市建设与管理考察学习十多次;每月至少开展一次机关作风、办公纪律和公车使用情况督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落实转变作风“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在科级以上党员干部中开展会员卡“零报告”清理;在机关处室和企事业单位设置人员去向牌,公布办公电话和手机号码,接受监督;规范了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休假制度;在《高新区报》开设城市长效管理、安居工程、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等专版,在《南京晨报》开设城市长效管理专版,在主流媒体发表宣传稿件85篇;党政信息以170分列全区前茅,安置房建设标准的信息获市委书记阎立批示;区政府今年交由我局承办的51件人大代表建议和32件政协委员提案已全部办结,满意率、基本满意率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