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为全面做好2014年夏收夏种工作,夯实秋粮丰产基础,完成全年粮食生产总量任务,现就全面做好全区2014年夏收夏种工作的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抓好突击抢收,确保丰产丰收。
今年我区高产增效创建力度持续增强,去冬以来,由于播期适中、气温和土壤墒情适宜,加上田间管理措施到位、病虫害防治得当,小麦长势明显好于往年,如后期无极端天气,小麦单产有望再创新高。当前正值夏熟作物收获的关键时期,各镇要针对可能出现的不利天气,抓住当前天气晴好的有利时机,加强宣传发动,积极组织劳力和收获机械,搞好后勤服务保障,实行人机结合、抢收抢脱,做到成熟一块、抢收一块,力争6月3日前基本完成夏收任务。要加强对农业机械的组织管理,强化技术指导和服务,组织开展跨区作业,合理调配农业机械,努力提高农机作业效率。对种粮大户、缺劳户、困难户等重点对象要提前落实收割机械和劳力,尽量避免收获环节上的损失。
二、夯实夏种基础,搭好丰收架子。
秋粮生产是夺取全年农业丰收的关键,全区在抓好夏熟作物收获的同时,要抓紧落实好夏种布局,重点抓好以下五项工作:一是千方百计种足水稻种植面积。按照已确定的今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各镇要努力挖潜种足,严格落实水稻面积。二是全力以赴推广机插稻。全面推行水稻商品化集中育供秧,做好“五替代”(即基质料替代营养土、硬盘替代软盘、场地育秧替代水田育秧、机械播种替代手工播种、高速插秧机替代手扶式插秧机)和“五统一”(统一供种、统一育秧、统一秧盘、统一育秧管理、统一台账记录),努力培育适龄壮秧,提高秧苗整体素质。三是一丝不苟把好栽插质量关。提前做好育插秧机具调试、调配、维修服务等工作,确保机械的高效运行;加强对农机合作社机手的培训指导,提升其机械化插秧水平,严格控制栽插密度,保证每亩栽足苗数,确保足量基本苗。四是全面推广应用配方肥。各地要按照施肥建议卡的要求,继续加大水稻专用肥(养分总含量40%,氮磷钾配方为20-8-12)宣传推广力度,努力提高肥料利用率,减轻农业面源污染。五是一着不让抓好水稻病虫害防治。重点做好水稻灰飞虱的防治工作,坚持采取“治麦田保秧田,治秧田保大田,治前期保后期”的防治策略,努力压低虫量基数,防止扩散蔓延。
三、推进秸秆还田,抓好综合利用。
进一步优化作业机械配置,推广普及大马力拖拉机、秸秆还田机,实现秸秆还田—机械耕耙“一条龙”作业服务模式,努力提高秸秆直接还田技术水平,缩短机械作业时间。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探索、推广秸秆综合利用,通过秸秆气化供气、秸秆制粒、食用菌基料、秸秆粉碎等多种途径,建立秸秆综合利用体系,形成集还田、造粒、粉碎等为一体的多元化利用格局,确保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
四、加快园区建设,推进结构调整。
要在稳定种粮面积的基础上,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充分利用夏季换茬的有利时机,推进土地规模流转,加快设施蔬菜、特色高效渔业、休闲观光农业等三大特色产业的集聚发展,力争年底前再认定一批农业园区。对已认定的各级园区,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高标准农田比重;要加快招商引资,吸引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投资后劲强、市场效益好的企业落户园区;要积极谋求与科研院校的对接,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成果的引进、示范。
五、严格市场监管,确保农资安全。
夏收夏种期间正是广大农民群众购买、使用农资的高峰期,各镇要加大农业执法力度,规范农资市场秩序。对所辖范围内的农资经营店,加强农业生产投入品的质量监管,严查有效含量达不到登记标准或无证生产的各类复混肥、专用肥;坚决查处列入禁用名单的各类除草剂和高毒高残留农药;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资产品坑农、害农事件,确保农民用上“放心种子、放心农药、放心肥料”等放心农资。同时,要严查哄抬价格、扰乱市场等不法行为,切实维护农民的权益。
六、加强现场督查,严格安全生产。
要密切关注农业生产中的用水、用电、农机操作等问题,确保夏收夏种的安全生产。用水方面,在5月下旬到6月下旬农业用水高峰期间,要开展农业用水安全专项检查,密切关注企业排污情况及河道水质变化,尤其是曾经发生过问题的地区,要重点巡查,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整改措施,确保农业用水安全;用电方面,要检查农业生产用电线路是否使用合格电线,是否存在年久失修、老化严重、私拉乱接线路等问题,所有开关均须使用触电保护器,确保用电安全;农机方面,要深入田间地头,加强对投入作业机具及跨区作业机具的安全检查,纠正违法违章行为,消除事故隐患,避免和减少农机事故的发生。
七、强化组织领导,优化服务保障。
全力抓好夏收夏种,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从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夺取夏熟丰收、打牢秋熟增产增收基础的重要性,广泛发动,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全力做好夏收夏种工作。各级农口部门要结合科技入户工程的实施,要落实好观摩现场,开好现场会;要抽调技术人员深入农村基层,做好新品种、新技术的宣传推广和现场指导工作;要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努力确保农资供应充足、质量安全;要提前掌握联合收割机等各类农业机械数量及分布情况,合理调度,加快收割进度,确保颗粒归仓,应收尽收;要与环保部门加强协作,加大秸秆禁烧监督巡查力度,确保飞机场、铁路、公路两旁无明火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