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区社区矫正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贯彻《刑法修正案(八)》、新《刑事诉讼法》、《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规定,全面落实省司法行政工作会议、市政法工作会议、区政法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争当全省社区矫正工作排头兵”总目标,以社区矫正“规范化建设巩固年”活动为载体,以确保安全稳定为重点,以提高矫正质量为核心,积极完善机制,创新举措,夯实基础,着力提升社区矫正管理规范化、矫治科学化和帮扶社会化水平,最大限度控制和减少重新犯罪,为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一、进一步完善社区矫正工作体系
各镇(街道)司法所要积极落实《社区矫正工作流程》、《监督管理办法》、《教育矫正办法》等工作制度,确保社区矫正各项工作规范运行,增强刑罚执行效能。升级优化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社区服刑人员信息库,细化刑罚执行审批流程,制订落实社区矫正执行档案和工作档案标准,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梳理、修订、完善、规范矫正帮教各项制度。不断提高社区矫正刑罚执法工作的严肃性、规范性。
二、进一步增强社区矫正执法能力
按照法律法规要求,规范矫正执法活动,抓好调查评估、审批管理、定位管控、考核奖惩、收监执行等重点执法环节的管理,确保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开展社区矫执法工作考评和安全稳定专项检查,完善社区矫正安全隐患整改机制,依法规范执法环节,树立和维护社区矫正执法活动良好形象。举办社区矫正执法管理培训班,提高一线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刑罚执行专业水平和实战能力。
三、进一步强化社区矫正监督管理
完善审前调查、假释评价、风险评估的工作内容和程序,把好社区矫正“入口关”,降低社区矫正适用风险,增强管控针对性。发挥矫正小组作用,推广网格化管理新模式,落实日常监管工作要求,确保社区服刑人员“管得到”、“控得住”,努力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杜绝重大影响重新犯罪案件发生。实施分级管理,锁定重点人员,进行定位管控,探索使用指纹识别等新型技术提高监管能力。抓好排查分析,明确重点管控环节,完善应急预案,及时处置突发事件。
四、进一步提高社区矫正教育质量
积极探索分类矫正,加强心理矫治,丰富和完善社区矫正工作方法,巩固和提升教育矫正效果,开展解矫评估探索,完善社区矫正评估体系,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率控制在1‰以内。
五、进一步提升社区矫正帮扶实效
帮助落实帮扶政策。协调民政等部门,落实社区服刑人员低保政策的执行,探索解矫社区服刑人员医疗、养老保险的政策路径。拓展社会帮扶途径,推进社区矫正协会建立,完善社区矫正帮扶基金机制,创建过渡性安置基地,提供临时就业岗位,充分挖掘和整合利用社会资源,促进社服刑人员更好地融入社会。
六、进一步夯实社区矫正基础保障
加快机构正规划建设,逐步实现区、镇(街道)两级社区矫正工作机构的规范统一设置。加强队伍专门化管理。建立社区矫正执法人员考试考核和执法发放制度,固定社区矫正执法岗位人员。进一步加强社区矫正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实现与社区服刑人员配比1:15的目标。完善社区矫正专项经费保障制度,建立社区矫正专项资金绩效考核制度,适当提高专项资金投入标准,加强镇(街道)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装备配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