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7专题 > 道德讲堂·身边好人 > “身边好人”事迹 > 内容
新 北 区 孝老爱亲 好人推荐表
姓 名
张来英
性别
女
单位及
职务
新北区新桥镇朱家弄村村民
出生年月
1954年8月
政治
面貌
群众
文化
程度
小学
家庭住址
新北区新桥镇朱家弄村委楼只村1号
是否为辖市区好人
是
联系
电话
18961252965
所获辖市区及
以上荣誉
事迹︵约200字︶
用坚强善良守护爱的港湾
她不仅是村里孝老爱亲的典型,和乡亲们的关系也很融洽。为了撑起一个负债累累的家,她每天起早贪黑,做家务、忙农活、做蜡绳。凭着一股子要强的劲头,一点点地还着债务。一边照顾婆婆,一边还要照顾两位体弱的哥哥。婆婆去世前躺在床上两个多月,都是她帮着老人洗头、洗澡,换洗干净的衣服,像女儿一样服侍着老人。自从大哥中风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以后,洗脸、擦身都是她在做。有时大便弄在床上,她立马就去帮他收拾干净,眉头都不皱一下。
市文明办
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注:另附1000—3000字左右的事迹材料和1—2张高清生活场景照(1MB以上,正面头像清晰)。
附件二:
——张来英先进事迹
一个年老体弱的婆婆,两个体弱多病的大伯子,一个负债累累的家,只有丈夫身体不错,能够打工赚钱,面对这样的家庭,谁家都舍不得把女儿嫁过来。可是,当年她在知道了蒋家的情况后,还是嫁过来了,“结婚的时候大家年纪都三十开外了,来的时候也想清楚了,老人肯定要赡养,两个哥哥都没成家,肯定也是我们照顾。”尽管生活给了她太多的磨难,但她依然对生活抱以从容的微笑,她用坚强和善良守护着自己爱的港湾。她就是新桥镇朱家弄村委楼只村的好女人张来英。
撑起一个家
30年前,张来英经人介绍认识了丈夫蒋三伟,就因为看上了这个老实本分的男人,她铁心嫁到了这个家。当时,婆婆年老体弱,丈夫的两个哥哥孤身未娶,而且体弱多病,家里还欠着一屁股债,除了几亩薄田外,只靠着蒋三伟打工的收入来维持生计。看到愁容满面的一家人,张来英在心底里暗下决心:一定要让这个家好起来!
命运似乎有意为难这个家。2004年,张来英被查出患有乳房肿块,需要手术,东拼西借才凑齐了医药费;2009年,两人的儿子要结婚却没房子,他们自己的房子里已经没有多余房间给小两口。于是,两个大伯提出,把父母留下来的老危房提前安置,又找亲戚凑了几万元换了新龙花苑的一套房子。可这样一来,家里的经济情况更紧张了;2010年,大哥又中风了,在医院住了半个多月,也花去了不少医药费;2012年,90岁的婆婆油尽灯枯,躺在床上两个多月最终撒手人寰。旧债未还又添新债,接二连三的变故让这个清贫的家雪上加霜。
为了还清债务,丈夫除了开拖拉机搞运输,没活的时候还打零工。从此,张来英每天起早贪黑,不仅把家中收拾得利落干净,还要忙活地里的农活。一个人种过15000棵莴苣,还种过葡萄、番茄和猕猴桃,得空还帮沙发厂做蜡绳补贴家用;盖房时,因为家门口还没有路,运材料的车只能停在村级主干道上,都是她一个人把材料用肩膀挑过来的……看着眼前的张来英,饱经沧桑,让人眼圈为之一热。那些年,张来英凭着一股子要强的劲头,一点点地还着债务。
温暖一家人
张来英和婆婆关系一直很好,结婚30年从没红过脸。去年,婆婆去世前躺在床上两个多月,都是张来英帮着老人洗头、洗澡,换洗干净的衣服,她把老人收拾得干干净净。每次上集市,张来英还总是想着给婆婆买点吃的用的,她常说:“不管东西大小,只要是儿女孝敬老人的,她都会高兴的。” 婆婆去世前,希望张来英好好照顾自己两个身体不好的儿子,她答应了。
对待两个哥哥,张来英也同样是关心备至,不但照顾好日常的饮食起居,每逢过节,就是自己少吃一点,也要给两个哥哥置办好新衣裳,买好年货。遇到亲戚家结婚吃喜酒,张来英只能提前烧好饭,然后早去早回。今年,由于两个哥哥生了几场病,她还没有走过亲戚。“对大伯他们好是应该的,都是我老公的兄弟,对他们太好我没有空,对他们太坏我也不会。”不过,自从大哥中风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以后,洗脸、擦身都是她在做。有次她刚吃过晚饭,大哥就大便没来得及控制拉在了床上,她二话不说放下碗筷立马去帮大哥收拾干净,眉头都没皱一下。
邻里好口碑
从楼只村蒋队长口中得知,张来英不仅是村里孝老爱亲的典型,平日和乡亲们的关系也很融洽,从没跟人红过脸,还是个热心人。她家盖房时,家门口还没有路,她就主动把家门口左邻右舍的路打好底子,稍微铺了一下。性格开朗的她还是村里的政策宣传者,一有惠农新政策,就会在村里宣传,是村里的积极分子。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尽管家里依然不富裕,但张来英却始终面带微笑,因为她坚信,只要努力,幸福的日子总会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