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4专题 > 推行志愿服务,践行群众路线 > 各地风采 > 内容
现象
志愿者与受助者的尴尬
“我们抚养中心有时一天要接待几批志愿者,他们过来陪孩子老人聊天,还帮着打扫房间,晒被子。”广陵区爱心阳光庇护中心负责人韩丹告诉记者,起初老人和孩子们还挺高兴,随着来的人多了,他们也开始感到疲惫。但是面对志愿者的热情帮忙,韩丹还是感激不尽。
韩丹告诉记者,中心目前有几名专门的护工,但是他们要同时照料30多人,的确非常辛苦。
尽管平时庇护中心不缺志愿者,但是能够真正帮忙照理的志愿者却几乎没有。“他们没有学过专业技能,根本不懂照料,只能陪他们聊聊天。”
说到这里,青年志愿者总队的李倩也一肚子苦水。“我们平时都是自发地到福利院、敬老院服务,希望能够帮他们解决一些问题,但是不少老年人却拒绝我们的好意。”
志愿者学校成立有何作用?
提高志愿者专业技能
李倩加入青年志愿者总队已有两年时间,跟其他志愿者一样,凭着为人民服务的一腔热血加入志愿者队伍,希望尽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到头来却遭遇不少冷眼,让她很尴尬。
“记得有一次,我们组织志愿者去敬老院为老人包粽子,但是由于不会包,差点弄巧成拙。”李倩告诉记者,青年志愿者总队的志愿者大都是80后、90后,平时在家几乎不做家务事,加入志愿者队伍之后,才开始慢慢掌握需要动手的技能。“后来我们只好请社区的阿姨来帮忙包粽子。”
与李倩有相同认识的不在少数,他们觉得成立一个专业的志愿者培训机构是非常迫切的。“听说广陵开了志愿者学校后,我们志愿者都积极报名参加,希望通过专业培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将来能够更好地做好志愿者服务工作。”
近年来,广陵区的志愿服务工作一直走在扬州的前列。随着志愿者队伍的不断扩大,问题开始不断出现。“目前来说,志愿者大都是自发的,盲目性较强,需要逐步引导,与需要服务的对象进行结合。”广陵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明办主任邬益军举例说道,比如说去福利院,有的福利院一下去好多志愿者,有的福利院却没有志愿者去服务,容易出现空白或者资源叠加现象。
志愿者学校教些什么?
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
为了将如此庞大的志愿者队伍统一起来,更加规范化、专业化,广陵区建立志愿者学校,集结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校优秀教师为师资骨干,此外还邀请全区资深志愿者现场开课讲授从事志愿者服务的基本技能和经验,定期开展志愿者培训和各类专业服务技能培训。
记者注意到,每位上课的学员手里拿着《志愿者培训手册》和《项目选编》两本课本。据了解,培训的内容主要有基础知识、专业技能、管理能力提升三个方面。
邬益军表示,服务的内容也将逐步固化,服务什么?怎样服务?服务频次、内容如何安排?“每个志愿者队伍应该专攻一个项目,围绕项目不断拓展,长期坚持下去。”邬益军表示,社会上的志愿者有很多,但是加入志愿者队伍之后却无事可做。“通过培训之后,团队中分负责的、联络的、宣传的,还有做宣讲教材、积分登记的,还有开展专业服务的。必须要有不同志愿者的构成,才能提供更好的服务。”
在专业技能方面,学校将会针对老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社区等不同服务对象需求而进行相关专业技能的培训。“专业服务队对专业知识进行培训,达到素质提升,进一步提高实效性。”邬益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