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社区)、相关单位:
为切实做好我镇的防汛防旱工作,保障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经镇党委研究,决定成立西夏墅镇防汛防旱工作领导小组,现将组成人员通知如下:
组 长: 姜 浩 党委副书记、镇长
副组长: 谢小荣 党委委员、宣统委员
徐华云 党委委员、人武部长
成 员: 奚文荣 财政分局局长
恽文军 党政办主任
谢 磊 交警中队队长
陈勇刚 派出所副所长
吴志坚 水利农机管理站站长
邱海刚 供电所所长
虞中良 卫生院院长
盛华春 集镇办主任
李建定 建设管理服务站站长
祁志超 企业服务站站长
蒋红海 经管站副站长
兰红娟 东南村党总支书记、主任
王龙虎 梅林村党总支书记
邓红专 水塔口村党总支书记、主任
张永伟 观庄村党总支书记、主任
祁兆明 浦西村党总支书记、主任
钱爱林 池上社区党总支书记
陆建龙 丽江社区党总支书记
薛江华 华墅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
汤岳明 香山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
邹华平 浦河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
防汛防旱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水利农机站,由吴志坚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附件:西夏墅镇2015年度防汛防旱应急预案
常州市新北区西夏墅镇人民政府
2015年4月30日
西夏墅镇2015年度防汛防旱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做好西夏墅镇洪涝、台风暴潮等灾害事件的防范与处置工作,保证我镇抗洪抢险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灾害损失,保障我镇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1.2编制依据
《防洪法》、《水法》、《防汛条例》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国家制订的有关方针政策;国务院《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流域规划及城市防洪规划等专业规划;已批准的防洪调度方案、流域防洪预案及上一级或同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的防汛抗旱预案等。
1.3适用范围
适用于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的西夏墅镇内洪水(含江河洪水、冰凌洪水以及山洪等)、暴雨渍涝、台风暴潮等灾害事件的防御和处置。
1.4工作原则
贯彻以人为本的方针和行政首长负责制;坚持以防为主、防抢结合;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坚持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坚持服从大局、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坚持公众参与、军民联防;坚持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等原则。
2.自然社会概况
2.1 基本情况
西夏墅镇位于常州市西北部,由原来的西夏墅、浦河合并而成立。该镇地处常州西北部,北临长江,南靠沪宁铁路、沪宁高速公路和常州机场,239、122、338省道穿境而过,交通便捷。全镇总面积51.96平方公里,下辖5个行政村,5个社区,总人口5万余。地面高程为零上7.5米左右(吴淞)。本镇地处亚热带季风区,为西北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两种天气环境遭遇地带,气候温和,雨量充足,无霜期长。境内有流域性河道三条,即浦河、新孟河、城巷大沟,其他还有区域性河道、大沟:有安宁河、延寿河、东风河、十里长沟、蓼沟、团结河、界沟、延安大沟、南安河等15余条河、沟与流域性河道相连,为灌溉、供水、排涝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2洪涝灾害风险分析
本镇发生洪涝灾害,大都在梅雨季节及台风影响时期,6、7、8、9月降雨范围大,雨量集中,加上丹阳客水过境,外河水位顶托,部分排水不畅,特别是在长江潮汛期如遇台风暴雨,就会造成部分村庄、工业园区出现受淹,内涝现象。
2.3洪涝防御体系
近年来,我镇对南安套闸、东风套闸等进行了工程维修改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防汛抗旱能力,全镇现有农田3.2万亩,电灌站25座,4M3/S翻水站2座,装机容量1581KW,能基本满足洪涝灾害时的排涝,但遇特大暴雨仍显不足,沿线涵闸4处,采取预排降低内河水位能收到一定的效果。
全镇防洪排涝,防台风暴潮的薄弱环节仍是排涝总动力稍显不足,全线涵闸启闭机常有失窃损坏现象,主要河道基本无违章建筑,关键是有些村级河道水草覆盖,阻水情况比较严重。
2.4重点防护对象
对于我镇来说,机关、学校、电力、小区等地区,遭受洪涝灾害袭击的可能性较小,集中镇区域内的地下水通道、地下车库加以疏浚,解决内涝现象,即能抗拒风险。
3.组织体系与职责
3.1指挥机构
成立西夏墅镇防汛防旱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姜浩(镇长),负责全镇的防汛防旱指挥协调工作
副组长:谢小荣(党委委员、宣统委员)、徐华云(党委委员、人武部长)、吴志坚(镇水利农机管理站站长),协助总指挥工作,指挥防汛防旱,组织人员对河道、工业园区、各村的安全巡查。
防汛防旱领导小组办公室:
办公室主任:吴志坚(13401506016)
(1)技术组:
谢金伟(13775136541)
(2)后勤组:
言红广(13915867712)
(3)突击队:
蒋玉龙:(18014324321)
镇政府值班电话:83438100、
防汛值班室电话:83431072
(4)各村成立防汛责任小组
组员:为蹲点镇干部和各村(社区)成员单位负责人
3.2成员单位职责
镇党政办公室:负责调度防汛专用车辆。
镇人武部:抗洪抢险、营救群众、转移物资、重大任务突击等。
镇财政分局:负责安排和调拨防洪经费,并监督使用,及时安排险工隐患处理,抢险救灾,水毁工程的修复经费。
镇水利农机站:负责全镇防汛抢险的日常工作。
1.提供雨、台风、水情预报,做到防汛抢险的调度;
2.负责全镇重点防汛地区,重要水利工程设施的防汛检查;制定全镇抗灾工程措施,督促水毁工程修复;
3.提出抗洪防汛所需经费、物资、设备、电力方案;
4.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负责所辖防洪工程的运行安全;
5.负责全镇范围内阻水桥梁、码头等阻水建筑物的处理。
派出所:
1.负责维护防汛抢险秩序和灾区社会治安工作,确保防汛优先和安全;
2.查处盗窃防汛防旱物资,破坏水利、水文、通信设施的犯罪案件,打击涉案分子;
3.遇特大灾情,协助防汛部门组织群众撤离和转移;
4.负责紧急抢险时撤离人员和调运物资等运输工具的安排。
交警中队:
负责根据防汛要求,及时管理车辆限速行驶、停驶和绕道等。
镇卫生院:
负责防汛抢险时的医疗卫生工作,做好灾后防疾工作等。
镇供电所:
负责电力设施的安全和畅通,确保排涝、抢险用电供应。
镇建设管理服务站:
负责道路的铺设和灾后修复工作,确保防汛道路通畅。
镇经管站:
负责对农村的参保推广和受灾后理赔工作。
镇集镇管理办公室:
负责对占用河道的违章建筑进行拆除,确保水系畅通。
企服站:
负责工业园区企业的防汛安全,抓好工业园区排水设施的疏通和管护,抓好易受涝企业的转移工作,负责对园区企业的参保推广和受灾后理赔工作。
各村(社区):
防汛抢险动员、重要物资和人员撤离的组织工作。
3.3领导小组办公室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水利农机站,主要是和各防汛成员单位联系防汛事宜,及时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确保万无一失。
4.预防与预警
4.1预防预警信息
水利农机站每日收听气象、水文信息,及时报送政府和各成员单位,站属所有排涝站人员平时工作中注意辖区的机械设备、涵闸等渗漏情况,在第一时间内上报领导小组办公室。
4.2预警级别划分
根据上级气象部门对洪水,暴雨渍涝、台风暴潮等灾害事件的严重程度,划分预警级别(由重到轻分为Ⅰ、Ⅱ、Ⅲ、Ⅳ四级,分别用红、橙、黄、蓝色表示),确定向社会发布的警示标志。
4.3预防预警行动
4.3.1预防预警准备:
每年5月上旬召开镇有关单位防汛思想发动会议,克服麻痹思想,在思想上重视防汛,建立各有关成员单位的防汛队伍,指派专人负责本单位的防汛工作,汛前全面检查防汛排涝站和各涵闸。
4.3.2江河洪水、暴雨渍涝、台风暴雨灾害的预警行动:
报汛时间主要依雨情、汛情和洪情的强度来定。
在日雨量超过50毫米时,每12小时上报一次雨量、水位。
在暴雨量每小时超过30毫米或雨量超过100毫米时,每2小时上报一次雨量、水位。
当水位超过警戒水位,又遇上述暴雨时,每隔2小时观察水位涨势情况,及时互通情况。
4.4主要防御方案
我镇主要工作为以下几个方面:
1.在汛期,各站人员每日巡视内河水位,及时和各村保持联系,以自排为主,降低内河水位。
2.当河水水位在警戒水位以下时,水利专业人员白天巡逻,注意关闭涵闸,做好开机准备。
3.当河水涨到警戒水位时,开始昼夜巡视检查,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措施,涵闸及险工地段人负责检查防守。
4.当河水涨到危险水位时,各级防守指挥员全力以赴,加强巡逻与重点防守,及时抢修好险工、险段,并做好险段人员、重要物资的撤离准备,撤离由镇防汛防旱指挥部上报上级防汛防旱指挥部确定后发布命令。
5.水利农机站要备好防汛物资,毛竹、木材、铁丝、编织袋等,各行政村各自筹集编织袋不得低于500只,以便急用。
5.应急响应
5.1应急响应的总体要求
发生洪水,暴雨渍涝,台风暴潮等灾害事件时,各成员单位一切听从镇防汛防旱领导小组的指挥,各村组织50人的应急响应分队,水利农机站组织抢险物资,及时抢险。
5.2主要应急响应措施
鉴于我镇地理情况,如发生洪涝灾害,一般是在潮汛期,遇上台风暴雨,外江水位猛涨,内涝情况严重,可能会发生渗漏,涵闸发生故障,外河水倒灌,灾害就会严重,我镇现已组织储备了抢险物资,集中堆放在水利农机站仓库,一旦发生堤防决口、涵闸失去制水功能,我镇防汛防旱指挥部就会按Ⅰ级应急响应措施组织应急分队上堤抢险,全线水位超过危险水位,组织老、弱、病、残首先转移至安全地带,镇医院组织专门力量实施紧急抢救。在防汛期间,领导小组办公室24小时有人值班,做到双人双岗,值班电话为83431072。
5.4应急响应的组织工作
5.4.1指挥和调度:镇防汛防旱领导小组对全镇的防汛工作有绝对权威,各应急分队和成员单位必须绝对服从指挥,不得贻误战机,不听指挥造成后果追究领导责任,发生重大灾害时,水利农机站组织技术组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并上报上级指挥部,且在汛期坚守岗位。
5.4.2群众转移和安全:转移的原则是先老、弱、病、残,后青壮劳力,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村民组长负责各小组的调度,以投亲或安排机关、学校集中住宿,保障安全。
5.4.3抢险与救灾:以抢险救灾为中心,充分发挥党员干部身先士卒的精神,征集对抢险有利的所有物资,控制灾情的扩大,从而达到有险必抢,无险必防的整体效果。各应急分队必须绝对服从指挥。
5.4.4安全防护和医疗救护:抢险人员由水利农机站配置自身必备的安全防护设备,在暴雨前检查病危房屋,拟订好撤离路线,保障线路的通畅,医护人员应准备必要的抢救伤病的器械和药品,尽力调集能开动的抢救车辆。
5.4.5重点地区由派出所实施紧急控制,像金融、电视、电力部门等。
5.5应急响应结束
一般在5月1日,应急响应程序正常启动,9月30日后,由镇防汛防旱领导小组宣布结束。
6.应急保障
6.1通信与信息保障
在防汛期间,防汛防旱领导小组和应急小分队队员,手机保证24小时畅通,水利技术组配备两对手提报话机,做到点、线结合,点、面联系,全面保障信息的畅通。
6.2抢险与救援保障
防汛防旱领导小组保证有各种车辆10台以上(包括装运抢险物资,全线巡查车辆),专家组保证有助工以上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10名(包括水利农机、供电、医疗等),挖掘机3台以上,同时组织施工队伍3个(房屋、道路、电力)。
6.3供电与运输保障
电力部门组织专门施工队伍保障抢险的电力供应,水利农机部门调集运输工具拖运抢险物资。
6.4治安与医疗保障
灾区的治安管理以西夏墅派出所与联防队为主,医疗以西夏墅镇卫生院为主,在接到防汛预案后,组织班子确定负责人。
6.5物资与资金保障
物资储备以镇水利农机站仓库为主,防汛物资的资金由镇财政安排,特大防汛经费由镇政府向区有关部门申请,但必须先储备或操作再申请补助,一切以确保防汛安全为出发点。
6.6社会动员保障
在发生重大险情时,应急分队力量不够,应动员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投入到抢险第一线,同时可动员青壮劳力协助抢险。灾后重建应遵循先易后难,轻重缓急的原则。
6.7宣传、培训和演习
防洪防旱一直是重要的工作,我们将利用横幅、有线电视等宣传方式进行防洪思想教育和抢险业务知识普及,并组织应急分队骨干人员进行培训,对不同险情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抢险培训。
7.后期处理
7.1灾后恢复:灾后应迅速恢复电力、通讯、电视、自来水、交通等,以利于群众的衣、食、住、行,由供电所、邮电局、广播站、自来水公司、建设管理服务站等全力恢复。
7.2抢险物资补充:由水利农机站根据储备物资的损耗报政府落实资金加以补充。
7.3水毁工程修复:水毁工程的恢复能立项的立项,不能立项的由镇、村资金加以解决,一般工程不得超过二个月。
7.4灾后重建:灾后重建工程以水利设施为重点,重建以百年一遇为标准,排涝动力只能增不能减,工程实施采取有资质的工程公司的招、投标和监理、审计为内容的方法进行操作。
7.5保险与补偿
由企服站,根据全镇范围内的企业,特别是容易受灾的企业进行动员保险,灾后可根据标准进行补偿,任务是参保率要达到90%以上。
7.6调查与总结
防洪排涝,特别是发生灾情后由镇水利农机站派技术组进行调查总结,在三个月内要找准症结,拿出正确的解决办法,报镇政府和区水利局备案。
8.附则
8.1预案管理与更新
本预案在实施过程中,由镇防汛防旱领导小组负责操作,预案发至各成员单位和有关责任人,实施后如有不可操作性,应及时调整有关细节和及时更新,以利指导今后的防汛工作。
8.2奖励与责任追究
各部门、各单位要自觉履行防汛抢险义务,努力完成自己的防汛责任目标。对执行预案的成员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或奖励,对执行预案不力的成员单位或负责人给予批评,造成不良后果的予以降职或解职。同时对在防汛抢险中玩忽职守造成损失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行政监察法》、《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公务员法》等追究当事人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8.3预案解释部门:西夏墅镇人民政府。
8.4预案实施时间:2015年5月1日——2015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