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墅镇201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
2015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5年1月17日在西夏墅镇第三届人民
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奚 文 荣
各位代表:
我受镇人民政府委托,就全镇201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财政预算草案向大会作书面报告,请予审议。
一、201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4年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紧紧围绕财政目标,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创新发展思路,凝心聚力,开拓奋进,推进财政改革,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一)财政收入执行情况
2014年预算内外收入完成43216万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8298万元,较上年增长23.47%,增幅全区第一。
1.预算内收入完成39716万元。其中:国税口完成收入26446万元;地税口完成收入11181万元;财政口完成收入2089万元。
2.预算外收入完成3500万元。
(二)财力情况
1.预算内结算财力:2014年使用新一轮财政体制结算方式,可结财力9800万元,其中:体制财力结算5400万元。
2.预算外结算财力3500万元。
(三)财政支出情况
财政预算支出13300万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079 万元、计生事业支出176万元、公共安全支出528万元、科学技术支出261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79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465万元、教育支出1548万元、医疗卫生支出463万元、城乡社区建设支出2145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507万元、农村基层支出1481万元、经济发展支出523万元、其他支出45万元。
各位代表,从201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看,基本实现了收支平衡。在各级领导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财税部门的努力,确保财政收入圆满完成,为全镇的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财力保障。2014年围绕财政目标任务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围绕收入任务,强化税收征管
1.加强部门协调。进一步与税务部门、经济管理部门协调联系,对税收入库进度、退税情况及税源趋势及时了解、分析,逐月对60家重点企业销售和纳税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加强对非税收入的管理,督促征收部门严格执行政策规定,足额征收。
2.推进“一体化”建设。完善“一体化”信息平台,进行统一分析、管理。优化网点布局,拟定考核办法,进一步强化网点考核,通过网点和建设、土管等部门数据信息实现对接,做好企业土地使用面积和房产信息采集核对工作。加强企业、行业及全镇经济形势趋势分析,建立企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3.重视企业多元税收。重点关注股权转让(包括企业拆迁、企业转让)、股利分红等信息,及时与考普乐、大利节能等企业沟通,掌握信息,确保企业在调整过程中税源不流失。配合地税局加强爱丽森、思前等企业拍卖税源的征管。
4.加强建设项目管理。重点推进工具交易中心、工具产业基地两市场建安税收征管,关注大和新材料、海鲨等企业建设项目进展情况。
5.强化零星税源管理。一是维护正常户管的税收征管,确保税收正常增长;二是完善房产税征收管理措施,争取税收有较大突破;三是加大工程项目开票力度,从政府、村(居)委、企业等建设项目中寻找税源。
(二)围绕制度建设,增强财政管理
2014年,我们重点完善预算工作,确保做到程序上“二上二下”,党政联席会议确定后下达单位预算指标,推进财政集中支付改革,增强财政预算刚性,从预算管理、审批程序、票证审核、票据管理等方面进行规范,便于操作,增强规范性。
制定《西夏墅镇车旅费管理办法》,切实加强财务管理,进一步完善《西夏墅镇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管理规定》和《西夏墅镇事业单位工作考核办法》,确保年终考核有据可查,根据《西夏墅镇固定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规范固定资产的采购、管理、处置等方面的操作流程,确保资产账账、账实相符。完善政府采购程序,2014年通过政府采购56批次,采购金额达60万元。建立资产清查小组,对西夏墅镇园区内外闲置土地、行政事业单位房屋、建筑物、镇流转土地等进行了全面清理,规范资产处置程序,确保资产保值增值。优化基本建设管理办法,明确责任,规范程序,健全台账。
按照区财政要求,安排专人深入各村跟踪项目的选取和实施,根据区财政农业项目管理制度要求,细化管理办法,推进农业一事一议项目管理,2014年确定我镇一事一议项目6个。
(三)围绕职能转变,优化岗位职责
为适应乡镇财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更好地发挥镇财政职能作用,根据《新北区财政分局(财政所)职能及内设科室、岗位职责》文件精神,进一步明确、细化岗位职能,通过岗位优化,确保职责到人,高效运作,提高财政干部工作积极性。按照区财政和镇党委政府工作要求,年初制定西夏墅财政工作推进计划,分7大项34小项落实到人。
认真落实《西夏墅镇财政分局职工工作纪律规定》和《西夏墅镇财政分局职工文明办公》等文件,进一步规范工作,从源头上杜绝违法乱纪情况的出现,提高财政干部综合素质。强化财政例会制度,督促各项任务完成。
各位代表,2014年的成绩来之不易,是镇党委、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体财政人员精诚团结、奋力拼搏的结果。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镇财政工作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保财政收入增长难度加大,措施不够;二是协税护税工作仍显乏力;三是财务管理制度执行还需完善;四是财政人员结构欠合理,队伍建设仍需加强。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对待,逐步解决。
二、2015年财政预算草案
2015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更是加快打造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关键之年。面对经济新常态,我们要充分认识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用足用好已有政策、梳理完善当前政策、研究制订新的对策,振奋精神,精心谋划,狠抓落实,统筹发展。
根据《预算法》和我镇实际情况,2015年财政预算安排总体要求是:财政预算收入与镇党委、政府的要求相适应,与经济发展实际相适应。财政预算支出继续坚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收支平衡的原则,重点向社会保障、文教卫生、农村基层、三产发展、民生民本工程等方面倾斜。
2015年镇财政预算收入初步安排:财政预算内外收入47000万元,其中:财政预算内总收入42000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1亿元,增长15%左右);财政预算外收入3500万元。可用资金争取达到14000万元。
2015年镇财政预算支出初步安排14000万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300万元、计生事业支出200万元、公共安全支出550万元、科学技术支出290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08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600万元、教育支出1600万元、医疗卫生支出500万元、城乡社区建设支出2212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530万元、农村基层支出1300万元、经济发展支出560万元、其他支出50万元,预备费安排200万元。
三、完成2015年财政预算任务主要措施
2015年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确定的中心工作和目标任务,进一步加强服务和协调,依法科学征管,推进经济服务管理一体化,强化财政职能,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全镇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具体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完善机制,争取突破
1.完善经济服务与管理一体化体系。完善“一体化”的“四个一”工程体系建设,突出实效,重点完善信息平台建设,通过相关指标,增强和丰富信息分析功能,推进上下间信息互通管理体系,完善考核办法,争取2015年在全区协税护税工作中起到引领作用。
2.完善财政预算工作。按照新预算法,结合区镇财政体制调整工作,科学合理的编制年初预算。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紧扣组织收入、拨付支出、预算调整与平衡三个基本环节,坚持依法理财、统筹兼顾,盘活财政存量,用好财政增量。
3.完善债务管控,拓宽融资渠道。增强存量债务管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有效防范财政金融风险;创新融资平台公司的运营模式,提升资产质量和现金流标准,逐步建成融资有渠道、投资有效益、还款有来源的科学可持续投融资管理机制。
(二)落实制度,规范运行
1.落实相关财务管理制度。整合和完善近年来制定的部门预算管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固定资产管理、项目建设管理、票据管理、汇票管理等制度,增强财政财务管理刚性,积极推行单位集中支付管理模式。
2.落实岗位责任制。针对财政分局人员配置不足的情况,认真研究,进一步明确、细化岗位职能,既要考虑工作职责到人,又要考虑工作效率提升,还要不断提高财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多措并举,确保目标
1.财政收入较高增长。确保2015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年度目标任务。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按月对重点税源进行分析;(2)关注好企业转让、建安项目等一次性税源;(3)通过一体化加强企业户管管理;(4)适时做好企业主辅分离引导工作;(5)做好房土两税清查工作;(6)协税护税工作中做出亮点。
2.财政资金收支平衡。(1)研究增收节支措施,力促财政收入高增长,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压缩一般性行政支出;(2)按照镇项目建设管理制度,适时推进项目绩效制度,严控项目支出;(3)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各位代表,随着经济和社会事业的不断发展,财政职能和要求的不断转变、提高,面临的困难将会更大。我们将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扎实工作,勇于探索,努力圆满完成各项财政任务,为全镇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