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最大政治优势,也是党长期执政的根本保证。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对于改进党员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相关文件精神,现就街道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党员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调研
(一)明确调研重点。党员领导干部到基层调研要明确主题、增强针对性。专题调研要以办实事、解难题、察民情、惠民生为重点。针对调研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听到的意见建议,应形成简要书面材料或工作意见建议报街道党工委。每项专题调研结束后要及时形成调研报告。
(二)保证调研时间。街道党政领导干部到基层调研每年不少于50天。其他部门党员领导干部到基层调研每年不少于30天。
(三)加强调研统筹。每年初,由各单位各部门根据年度工作重点,研究提出相关重点调研课题。每项调研都应制订具体计划,包括调研主题、时间、地点和人员等,每位党政领导每年完成不少一个调研课题,并形成调研文章。
二、党员领导干部要建立基层联系点
(四)确定联系对象。党政领导每人要挂钩1个社区,结对2名年轻社工,帮扶困难家庭3户,联系党员群众4名。
(五)深入联系点。党政领导到基层联系点可与调研结合起来,主要任务是了解社情民意,帮助建强基层组织、谋划发展思路、解决发展难题、服务基层群众,充分发挥联系点的辐射带动作用。每月深入所联系的社区、非公经济组织不少于4次,每季度与结对社工和党员群众交流不少于1次,每年走访结对困难户不少于1次,及时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群众利益诉求、听取意见建议、帮助解决问题、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三、党员领导干部要定期接访走访群众
(六)定期接访群众。街道党政领导每月至少1天接待群众来访,采取定点接访、重点约访、随机接访三种方式接待群众来访,方便群众参与。定点接访,每个接待日,接访领导在街道信访办接待来访群众;重点约访,根据群众信访情况,筛选出属于接访领导分管领域的问题,报请领导审定,约定时间接待;随机接访,遇重大集体信访或突发群体性问题,分管领导按照要求及时赶赴现场,协调责任单位和相关部门现场接待群众。建立党员领导干部接访群众工作台账,明确承办单位和责任人,以便督办落实和答复来访群众。
(七)经常走访群众。在一定范围内公开领导干部的姓名、职务、分管工作,方便群众表达诉求。党政领导每年走访群众不少于24次;社区干部要定期逐户走访辖区群众。
四、党员领导干部要经常与干部群众交心谈心
(八)经常与干部群众交心谈心。把开展交心谈心作为一项常规工作,及时掌握党员干部思想、学习、工作情况,做好消除疑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增进团结的工作。采取分层分级开展交心谈心,街道党政领导要结合日常工作及到基层调研,与干部群众面对面,广泛开展交心谈心,了解情况、解决难题,谈心活动每年至少开展2次,可与党内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谈心结合起来安排,采取个别谈话、集体座谈、随机交流等多种方式进行。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每年要与所属支部委员、一般党员至少进行1次谈心谈话,同时要广泛开展基层党员干部与群众谈心活动,努力实现全覆盖。
五、重大决策要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建议
(九)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建议。建立健全重大决策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制度,把公示、听证咨询、民意调查作为决策前的必经环节,采取设立意见箱、开通热线电话、发放征求意见表以及微博、微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方式,就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广泛征集群众意见,与群众协商。要积极发挥党代表、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作用,注重加强同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联系,通过走访慰问、结对联系、个别访谈、民主恳谈等多种形式,听取和反映各行业、各界别、各阶层群众和代表人士的意见建议。党员干部要随时了解征集群众意见,并及时向街道相关部门反映。探索建立网上群众工作制度,建立党员干部与网民有效沟通互动机制,运用公众信息网、博客、微博、微信、论坛等平台,广泛听取民意,并做好对网民的宣传引导工作。
六、党员干部要认真做好联系服务群众工作
(十)普遍推行在职党员到居住地社区报到。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要向居住地社区党组织报到,在社区党组织统筹安排下,加入社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利用周末、下班时间,积极参加政策咨询、帮困助残、法律援助、扶贫支教、关心下一代等志愿服务活动。按照自愿参加、组织需要、无偿服务、志在奉献的要求,积极引导和组织有能力、有特长的党员干部,结合自身特长和意愿,向所在党组织申报1至2个服务项目。社区党员干部,要根据所在区域群众的不同需求和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不同形式,积极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
(十一)社区党员干部普遍联系服务群众。建立健全社区干部轮值坐班制度。社区主要负责同志带头,“两委”成员轮流坐班接待群众,将轮值坐班人员姓名、职务、联系电话在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公示栏醒目位置予以公开,方便党员群众联系,接受社会监督。按照“谁受理、谁处置、谁反馈”的原则,建立首问负责制,随时处理社区日常事务,帮助党员群众解决各种问题。对在轮值坐班时间内无法解决或需转交他人办理的事项,由受理人负责跟踪落实,并向当事人反馈办理结果,保证受理事项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对不属于社区管理的事项,及时报告社区“两委”主要负责人,通过“五位一体”机制,协调有关方面予以解决。
七、“两代表一委员”要直接联系群众
(十二)“两代表一委员”要认真履行联系群众职责。按照方便易行、务实有效的原则,依托代表之家和“委员工作室”,每两个月安排1至2名代表(委员)定点接待群众,列席社区“五位一体”工作会议。各级各部门要积极协调“两代表一委员”所在工作单位,为“两代表一委员”开展调研等活动提供时间保障、经费支持等便利条件。“两代表一委员”要定期向所在单位党组织汇报联系服务群众情况,主动接受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的监督。
中共常州市新北区三井街道工作委员会
2014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