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常州高新区科技局在市科技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坚持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大力推进“8585”科技创新工程,全面完成市局年度各项目标任务,科技综合实力和支撑发展能力持续增强,区域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1.促进创新协同,打造转化链。一是培育“十百千”创新型企业,集聚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群体。全区新增高企39家。区内企业获省以上科技项目立项156项,省级以上资金支持1.42亿元。其中,省重大成果转化项目立项11项。二是开辟“智力-孵化-产业化”新路径,推进重大创新平台建设。2014年,浙江大学常州工业技术研究院投入运营,建成10个中心、18个团队,当年销售3200万,注册公司15家,注册资金8500万;印刷电子产业研究院建成“中国印刷电子公共服务平台”,注册公司2家,注册资金3950万元;中科院遗传资源研发中心(南方)签约落户;获批江苏省光伏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
2.加强孵化引导,打造保障链。一是深化孵化器体系建设,鼓励多元主体兴办各类孵化加速器。2014年,由西夏墅镇创办的工具产业创业中心成为全区第4家国家级孵化器。全区连续2年均有孵化器升级为国家级孵化器。全区孵化器总数达21家,总面积达到175万平方米。二是强化创新政策引导作用。落实高企等科技税收减免政策约6.5亿元。开展贯彻落实国家、省和市科技创新政策等专题培训会35场。
3.优配创新要素,打造驱动链。一是深入实施“龙城英才计划”,加大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引进培育力度。连续3年入选省“双创团队”。设立全市首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工作室。二是以研究开发、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科技金融为重点,加快推进科技服务业发展。2014年,被省科技厅推荐申报“国家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全省2家)。科技金融加速融合。常高新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中心投入运营,形成40亿元的资金池,集聚各类金融服务机构40多家。全区新三板签约企业21家,挂牌7家。30家企业获“苏科贷”项目融资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