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商务局将继续坚持把“突破重大外资项目”作为全局各项工作的“重心”,创新思路,创新举措,强势攻坚,确保外资工作量质并举、稳中求进,重点做好三项工作:
(一)定目标。目标明确,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这也是突破重大外资项目的首要前提。当前建设用地稀缺,环境承载“临界”,倒逼我们必须转变以往突破重大外资项目以制造业为主的惯性思维。重大外资项目不仅包括“八大产业链”龙头企业、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等制造业项目,也包括能构建产业链的生产性服务业项目和支撑制造业的金融、类金融项目。2015年,将按照聚焦产业、对接园区导向,更加突出产业招商,在对各招商局具体职责和招商方向进行重新定位,明确“一个产业招商局,对接一个专题园区,主攻一个特色产业”的基础上,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在制造业上,紧盯“八大产业链”,将每条产业链、每个细分行业研究透彻,将每个细分行业全球前50强作为目标,进行重点攻坚、突破。在服务业上,突出三个方面:一是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围绕“八大产业链”,引进工业设计、高端研发等领域的国际“领头羊”,此类项目也有助于提升区域整体创新能力;二是金融、类金融行业。根据近年来的招商实践,金融、类金融行业是目前突破重大外资项目的“蓝海”,我局将依托区金融集聚区,重点引进股权投资基金、财富管理、融资租赁、商业保理、外资投资性公司、外资银行等。三是社会事业或公用配套设施领域。我局将进一步加强与区城建局、社会事业局等相关单位联动协作,包装、储备、推出一批有引进外资需求的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国际医院、养老康复中心等社会事业或公用配套项目,选定业内国际龙头,探讨采取PPP、BOT、BT模式利用外资。
(二)抓创新。我区与周边开发区地缘相近、区位相似,招商方式、信息来源同质化,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导致竞争加剧的主要因素,要找到引进重大外资项目新的“突破口”,必须坚持创新。2015年,我局将进一步在创新招商模式上下苦功。目前,在周边开发区招商工作有一种新的趋势,就是招商不仅仅依靠于自身力量,而且充分利用国内外现有的各类资源平台,例如上海嘉定工业区2015年的招商思路中,就提到“平台招商”的模式。所谓“平台招商”,就是通过引进一批专业的市场化产业发展平台,提供从产业研究、产业策划、产业定位、产业招商、运营管理“一条龙”服务。此类平台作为产业运营商,往往专注于做精做强一条产业链,能集纳最优质的项目资源,完全可以成为深入推进产业招商,突破重大外资项目的“左膀右臂”。目前,结合我区以制造业为主导的实际,我局已着手在此类模式上进行尝试,重点探讨与专业产业地产商、工业地产商和产业基金公司合作,在现有特色产业园内,以“园中园”的形式,细分产业集聚空间,并由其提供一揽子招商代理服务。洽谈合作对象主要有千年资本基金和中先联园。
(三)树品牌。众所周知,无锡高新区、苏州高新区都被称为“日资高地”,昆山高新区是台资企业的主要集聚地,这些先进开发区长期以来形成的“品牌”,已经转化为突破重大外资项目的比较优势。塑造我区独有的“品牌”势在必行,是在新一轮竞争中赢得主动的关键。2015年,我局将把宣传高新区整体“品牌”、推介园区产业“品牌”作为境内外招商活动的立足点和着力点,通过在欧美、日韩、港台等招商引资重点国别(地区)举办20多场专题活动,在更为精准的产业推介中,全力争取重大外资项目的新突破,重点面向德国,推介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产业;面向美国、加拿大,推介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航空产业;面向香港、台湾,推介金融、类金融产业。特别需要关注的是,近年来,我国与德国之间的经贸往来不断“升温”,我区在引进德资大项目、缔结德国友城上,也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引进了德国朗盛、蒂森克虏伯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与德国罗特、黑尔福德建立了友好城市,与德国工商大会上海代表处形成了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而常州科教城也能面向德资企业,按照德国技术工人的标准,提供“双元制”人才培训,有了这些基础,可以抢抓机遇,进一步强化对德经贸和科教文卫领域交流,并把建立“德资高地”作为塑造区域“品牌”目标,走出一条“依托现有德资企业——缔结友好城市(或友好园区)——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形成德资项目集聚地”的招商“路线图”。
作为全区经济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外资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2015年,无论压力再大、困难再多,区商务局都将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和毅力,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重大项目突破”、“开放型经济提升”和“为民办实事”三大工程,为我区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和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常州高新区商务局(招商局)
2014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