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区商务工作难中求进、经受考验的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和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和协助下,紧紧围绕“重大项目突破年”主题,聚焦“8585”重点工程,狠抓“重大项目突破”、“开放型经济提升”和“为民办实事”三大工程的推进落实,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商务工作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2014年工作总结
(一)目标完成情况
1.利用外资:1~10月,协议注册外资完成5.12亿美元,同比下降48%,完成年度计划的39.4%;实际利用外资完成4.54亿美元,同比下降34.8%,完成年度计划的43.3%。
2.对外贸易:1~10月,进出口总额完成90.19亿美元,同比增长6.15%,完成年度计划的82%,其中,出口完成62.68亿美元,同比增长11.23%;进口完成27.51亿美元。
3.境外投资:1~10月,核准境外投资项目12个,完成年度计划的120%;中方协议投资额完成4244.78万美元。
(二)主要工作亮点
1.突破重大外资项目。截至10月底,全区已签约落户总投资超10亿美元项目1个,为总投资10亿美元的吉诺瓦百奥胰岛素项目;超5亿美元项目1个,为总投资5.1亿美元的新阳集团增资项目;超3亿美元项目3个,分别是:总投资3.5亿美元的查特深冷增资项目,总投资3亿美元的电力投资性公司项目,总投资3亿美元、一期投资9980万美元的宇培仓储项目。目前,已完成设立登记协议注册外资超3000万美元项目6个,累计协议注册外资2.88亿美元,占总额的56.3%,分别是:康迪医用吻合器并购项目、埃非天鸿化工仓储项目、新阳集团增资项目、查特深冷增资项目、中融宏翔融资租赁项目、宇培仓储项目。
2.增资扩股贡献稳定。1~10月,全区共完成增资扩股项目34个,净增资协议注册外资2.23亿美元,其中,单次增资超千万美元项目4个,新增协议注册外资1.7亿美元,分别是:新阳科技集团(增资7600万美元)、查特深冷(增资6900万美元)、富德能源化工(增资1500万美元)、信辉融资租赁(增资1000万美元)。
3.产业招商成效显著。今年以来,我们在上海、日本、德国、美国等国家(地区)举办了10多场专题活动,积极宣传推介汽车及零部件、生命健康、新材料、航空等“八大产业链”,在强势推进下,产业招商取得了显著成效,成功引进了美国柯惠医疗器械、美国查特深冷储罐、美国庄信万丰电池材料、荷兰博纳高性能材料、澳门新日新材料、日本他喜龙塑料、台湾威翔航空、香港宇培环球以及百奥维达基金等9家全球行业领军企业或专业产业创投基金。据统计,截至10月底,列入全市“十大产业链”项目实际利用外资3.57亿美元,占制造业到账外资的比重达78.8%。
4.外资结构转型优化。在引进类金融、物流仓储、节能环保等生产性服务业外资项目上取得了新的进展,成功引进注册外资超千万美元生产性服务业项目4个,分别是:宇培仓储项目、中融宏翔融资租赁项目、埃菲天鸿化学仓储项目、光大常高新环保能源项目。据统计,1~10月,全区生产性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3890.8万美元,是去年同期的2倍;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到账外资4.23亿美元,占到账外资比重达到了93.2%,较去年同期增加了8.2个百分点。
5.对外贸易稳中有进。1~10月,我区进出口、出口和进口三项指标均位居全市第一。高新技术和机电产品进出口增势良好,高新技术产品累计进出口18.37亿美元,同比增长26.52%;机电产品进出口54.31亿美元,同比增长12.9%。国际市场出口“回暖”,对日、美、英等传统市场出口同比分别增长52.72%、30.87%和28.69%;对台湾、东盟等新兴市场出口增长了15.57%和11.52%。重点企业进出口稳定,在2013年度进出口前十强企业中,8家保持增长,其中天合光能累计进出口15.97亿美元,同比增幅达36%,继续保持在全市首位。
6.国际交流成果丰硕。国际友城缔结取得“双丰收”,德国罗特市成为全区首个正式缔结国际友好城市,与俄罗斯斯塔夫罗波尔工业区正式签署缔结国际友城协议。美洲地区国际友好城市布点工作正式启动,与美国门洛帕克市、智利兰卡瓜市友城缔结有序推进。国际合作共建园区实现“零的突破”,中国-荷兰航空产业合作发展园区成为了全区首个国际合作共建园区。
7.民生工程全面推进。立足“为民办实事”工程,积极推进肉菜流通追溯体系二期项目建设,目前已进入实施阶段,预计年内建成。聚焦“放心肉”,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取缔了孟城、西夏墅2个窝点。加强菜市场管理,提升菜市场环境,辖内城区菜市场在每月举行的全市城市长效管理评比中,稳居前二位,9家镇菜市场投入改造资金2100万元,菜市场面貌焕然一新。
8.服务企业创新创优。一方面创新举措。在外资工作上,自9月起在全市商务部门率先开展外资项目快速审批试点,部分事项审批时限缩短至3个工作日或即来即办,大大提高了审批效率,受到了企业一致好评;在外贸工作上,以转型电商为抓手,推动传统制造业企业、传统市场电商化进程,重点引导新阳集团、亚邦化学建设化工新材料电商平台,支持长江塑化市场、长江贸易中心、西夏墅刀具厨具交易市场推进市场交易和管理模式电商化升级,实现“线上+线下”销售双轨发展;在外经、外事联动上,拜访对接美国、印度、智利等10多个国家驻沪领事馆,为区内民营企业“走出去”搭建平台。另一方面创优服务。积极协助企业向上申报各类扶持资金,累计拨付对外贸易、商务发展、电子商务、境外投资扶持资金超3700万元;协助10家企业成功申报“2014-2016年度省级出口品牌”;同时,外企协会面向外资企业每月组织政策宣讲活动,充分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
二、当前面临的形势
当前,受国内外宏观环境等多种不利因素影响,全区外资工作“稳总量”的难度越来越大,但不可否认,前所未有的挑战中也蕴含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一)“四个压力”明显增大
1.宏观环境压力明显增大。美国、日本和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制定的“再制造业化”战略,日本企业“中国+1”战略的深层次影响正在加速显现。同时,中国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上升,吸引跨国公司的优势正在减弱,而今年我国政府部门针对外资企业的反垄断调查,也引发了欧盟商会、美国商会以及会员企业对中国“市场环境恶化”的担忧。从国家、省、市来看,实际利用外资均呈下滑趋势,1-10月,全国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325.2亿美元,同比下降达15.1%,且占全国总量的比重仅1/3,同时,日本、美国、欧盟对华投资同比分别下降了42.9%、23.8%和16.2%;全省实际利用外资236亿美元,同比下降5.4%;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9.16亿美元,同比下降15.6%。
2.区域竞争压力明显增大。世界政局的不稳定性和经济复苏的脆弱性导致主要发达国家(地区)对外投资观望气氛浓厚,有限的项目信息又导致开发区之间竞争更趋白热化,特别是对带动能力强、投资规模大的外资大项目,政策让利甚至“不惜一切代价”,这给外资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
3.要素保障压力明显增大。建设用地、标准厂房等资源严重匮乏,环保、安监、消防审批趋严趋紧,已成为制约突破重大外资项目的重要因素。从建设用地来看,据估算,2015年全区可用于招商的用地规模仅2000亩左右;从标准厂房来看,目前区内高规格标准厂房存量严重不足;从项目审批来看,《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新的《安全生产法》等政策实施后,推进重大外资项目报批的难度愈发加大。
4.地产招商压力明显增大。受市场“供需倒挂”,销售低迷影响,往年占全区到账外资20%~30%的外资地产项目招商形势异常严峻。今年,我区尚未出让一幅商住用地,且市政府从严控制商住地块“释放”,明年地产招商对外资的贡献极有可能为0。
(二)“三个机遇”渐行渐近
机遇1: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建设和我区创建国家生态示范园区顺利通过验收,提供了重大的战略机遇期和政策利好消息。希望能抢抓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建设契机,在科技金融、税收试点等方面,制定出台一批具有更强竞争力的引导性政策,以弥补我区在突破重大外资项目政策支持力度上的“短腿”。
机遇2:我国政局稳定、人口众多、消费旺盛的优势明显,从长期看,依然是跨国公司投资的首选。
机遇3:我区位于“长三角”中心区域,区内拥有京沪高铁常州北站、一类口岸长江常州港,常州机场一类口岸开放正式获批并升格为国际机场,出加区正在申报创建综保区,同时,各专题园区产业导向明确,基础设施配套日臻完善,我区的区位交通优势、产业集聚优势、口岸功能优势、人力成本比较优势正在加速显现,这些都是做好2015年外资工作最根本的保障。
常州高新区商务局(招商局)
2014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