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无障碍浏览
智能问答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登录个人中心
首 页
新
视界
新
公开
新
服务
新
互动
新
数据
信息名称:
经发局2014年工作总结
索 引 号:
014112169/2015-00003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体裁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其他
经发局:
工作总结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经发局
产生日期:
2015-03-30
发布日期:
2015-03-30
废止日期:
有效
内容概述:
经发局2014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经发局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和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目标,以“重大项目突破年”活动 、“8585”重点工程为主要抓手,紧扣全年目标任务,“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全力突破重大项目,加快推进转型升级,着力破解发展难题,确保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发展态势。1-10月,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11.81亿元,同比增长11.6%,完成目标任务的81.8%;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945.05亿元,同比增长14.2%,完成目标任务的85.7%;完成规模以上工业销售1892.14亿元,同比增长13.6%,完成目标任务的84.8%;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利税128.56亿元,同比增长28.7%,完成目标任务的80.4%;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94.57亿元,同比增长18%,完成目标任务的82.4%;其中完成工业投入349.2亿元,同比增长16.3%,完成目标任务的84.3%。
一、突出实绩抓考核,创新督查出实效
创新完善全区综合考核体系,实现了由先定目标再定办法到先定考核重点和考核方式,再定考核目标和考核内容的转变。将常州市分解目标、区本级重点目标和镇、园区特色目标全面纳入各级各部门实绩考核目标体系;将重大项目突破、科技创新、财税融资、用地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社会稳定与机关作风建设等6项重点工作列入单项考核,每个镇、街道都提出“比、赶、超”目标和专项考核办法。通过目标的考核导向,引导各级各部门工作重心和发力点向重点转移和倾斜。同时将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8585”重点工程、重大项目突破、八大产业链建设(含大企业培育)、现代服务业提升、重点领域环节改革六项工作列入年度全区督查工作重点,探索建立督查问题的反馈交办机制。截止目前,督查办共开展了15次专项督查,以督查专报的形式,将存在问题、交办部门、推进要求和完成时间等报送区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确保通过督查,能够发现问题、落实部门并确定时限。共摸排汇总涉及土地指标、建设手续、财政资金等各类问题和需求69个,已全部分解落实到位。
二、科学规划再深化,谋划深改促先导
开展“十二五”首次五年总体规划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通过摸家底,评实效,全面了解掌握 “十二五”规划32项主要工作目标的阶段性成效和主要问题,奠定“十三五”规划编制现实条件基础。目前15项前期研究课题成果、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各方面基础数据和信息整理以及重点版块、重点领域的前期调研分析也已基本完成,并重点梳理了需向国家、省、市各类上位规划争取的45项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改革以及重大工作,力争年内能拿出“十三五”规划的初步思路框架。
围绕全年深改工作打基础、建机制,承担区委深改办的主要工作,制订完成工作推进的两规则一细则,逐步建立和完善推动全区深改工作的各项工作机制。确定深化经济领域改革等12项重点改革任务及任务分工方案,对各项改革任务工作目标和工作责任进行分解落实。在行政审批方面,牵头进行项目立项审批阶段审批流程再造,协调各部门在立项阶段全面实施平行审批,将“企业跑”改为“部门转”;同时还对原竣工验收流程进行了优化提升,将原平行验收流程方案进一步提升到集中验收方式,进一步提高验收效能。扩权强镇方面,则是从既放得准、放得全,又要放得稳妥、放得安全出发,结合孟河镇的主要经济管理事项和承接能力,将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和企业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同步下放,保留了政府投资项目审批以及企业投资项目核准。进一步落实与溧阳挂钩合作项目,完成了共建园区产业发展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园区内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到位,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8000万元,佳仕达环保设备、苏菱汽车零部件、晟丰泽安车用移动发电机等一批总投资上亿的项目已开工建设。
三、一着不让抓招引,狠抓落实强推进
(一)重大项目招引
1-11月,全区已签约落户总投资超100亿人民币或10亿美元项目2个,超50亿人民币或5亿美元项目3个,超3亿美元项目3个,分别是总投资超100亿元年产30万台整车的东风汽车常州基地项目、总投资10亿美元的吉诺瓦百奥胰岛素项目、总投资5.1亿美元的新阳集团化工新材料项目、总投资70亿元的联东U谷常州国际企业港项目、总投资50亿元的华录集团未来智慧城项目、总投资3.5亿美元的查特深冷增资项目、总投资3亿美元的天合太阳能电力投资性公司项目和总投资3亿美元的宇培航空物流项目。
(二)重点项目推进
1-11月,全区45个市重点项目(不含2个前期项目),43个项目开工建设,项目在建率达到95.6%; 2014年计划投资157亿元,完成投资146.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93.3%。其中新建项目14个,已开工12个,开工在建率为85.7%,累计完成投资40.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82.8%;续建项目31个,累计完成投资105.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98.1%。110个区重点项目,开工建设101个,完成年度计划的91.8%;累计完成投资285.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91.7%。
(三)重大项目储备
截至11月底,全区共有“六个一批”重大产业储备项目29个,总投资840.4亿元,包括外资项目17个,总投资82.9亿美元;内资项目12个,总投资343亿元。其中信息项目4个,总投资18.9亿美元;在谈项目11个,总投资32.3亿美元和76亿元;无新签约项目;前期项目10个,总投资19.1亿美元和267亿元;预备项目3个,总投资10.7亿美元;可实施项目1个,总投资1.9亿美元。全区“四个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储备项目共8个,总投资140.85亿元。其中政府投资项目5个,总投资46.85亿元;企业投资项目3个,总投资94亿元。
今年以来,经发局围绕“重大项目突破年”活动,按照“一个重点项目、一套服务班子、一张竣工时间表”的要求,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办理,畅通绿色通道,强化代理代办,优化程序、缩短审批时间。对接项目建设单位,细化工期节点,梳理建设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理清项目竣工验收到投产达产涉及的所有矛盾和问题,会同企业提前做好应对准备,逐个分析、逐个解决。今年以来,除了新誉、普利司通等项目通过优质资源向上报批这些常规手段以外,针对龙凤堂中药项目进行包装,并争取到扬子江紫龙的支持配合,完成备案、环评、选址以及土地出让等一整套手续。目前该地块已开始挂牌公示,供地手续完成后就可正式上报点供,面积接近400亩,实现土地点供争取新突破。
四、转型升级求突破,调优结构稳增长
(一)加快企业上市步伐。为贯彻落实全市企业股改上市工作会议精神,经发局牵头制定《常州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关于促进企业加快利用资本市场实现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常开委[2014]43号)、《常州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关于促进企业加快利用资本市场实现转型发展若干政策意见》(常开委[2014]44号)等扶持政策。密切关注掌握了解境内外、场内外资本市场发展走势,及时跟踪拟上市企业进展情况,举办上市企业培训,促使更多的优质企业尽快上市(挂牌),更好地发挥上市公司(“新三板”企业)在转型升级中的引领作用。今年光洋轴承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陆深交所中小企业板,成为我区第9家上市企业,募集资金总额近4亿元,华源建筑和瑞杰塑料2 家企业成功登陆新三板。三恒科技2014年上半年补充申报材料,预计明年上半年通过审核挂牌上市;宏微科技、兴荣高科、富深协通、容大减振器、汉得利等5家企业申报的“新三板”挂牌申请。目前我区现有已股改上市后备企业20余家,久信医疗、汉得利、容大减振等7家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造(全面完成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河海新能源、大利节能、联力自动化、上田环境、中简科技等众多企业正在开展股改相关工作。对区内拟在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上市的企业进行梳理,排出三恒科技、恐龙园、兴荣科技等41家上市进度较快的企业上报列入市上市后备企业库(其中拟IPO企业16家,拟“新三板”挂牌企业25家),50家列入区上市后备企业库(其中拟IPO企业21家,拟“新三板”挂牌企业29家)。
(二)培育企业增长后劲。一是培育经济新增长点。坚持区领导挂钩联系服务重点企业制度,对亿元企业和全区排出的126个新增产值3000万元以上的工业经济新增长点企业进行跟踪服务。1-10月,列入市工业经济新增长点培育计划的56个企业累计完成产值789.4亿元,同比增长23.3%,新增产值149.2亿元、新增利税20.8亿元。 二是着力引导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以“三位一体”专项扶持政策为主要抓手,鼓励引导十大产业链企业、“双百”企业和“十百千”创新型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实施以提升产业层次、提升生产工艺、加大节能改造等为目的的技术改造项目。三是走访重点企业。今年8月,由区四套班子领导带队,所属镇(街道)牵头,对全区200家销售额亿元以上的重点骨干企业和拟上市后备企业开展走访活动,经发局将企业反映情况按部门职能进行分类,并上报区政府督办各职能部门限时办理,对职能范围以外的问题做好与上级部门的跟踪协调。
(三)扎实推进产业链建设。建立产业链建设推进工作机制,制订年度产业链推进计划,以重大项目为突破,扎实做好项目推进、项目储备和产业发展。通过集中开工、全程代理、绿色通道、容缺审批、倾斜指标等措施,力推产业链重点项目顺利建设。2014年,全区共有50个项目列入常州市十大产业链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208.5亿元,2014年计划投资82.1亿元。截止11月底,已有47个项目开工建设,项目在建率达94%,完成投资75.6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92.1% 。
(四)全面推进服务业提档升级。一是加快现代服务业产业的专题规划编制工作,“新型旅游交通发展规划”和“常州航空物流园规划”已完成编制工作,二是进一步推进集聚区发展。创意产业基地、综合物流园随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常高新集团小微金融中心一期已实现销售7.8亿元,已入驻证券、投资担保、融资租赁等类金融机构36家;总投资达50亿元华录未来智慧城签约入驻新龙国际商务城;三是进一步推进主辅分离工作。将新增分离高新企业88家、物流回流企业16家的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个镇、街道,并及时调整工作重心,将高新技术企业的主辅分离和有外地运输业务企业的物流业务回流作为重中之重,进一步加强宣传辅导,主动提供服务截止目前,全区已完成33家企业主辅分离,其中去年华润啤酒等17家企业完成主辅分离,今年有则科技等16家企业实现主辅分离,其中母体企业为亿元以上企业的10家,新分离出的华润化工新材料销售额已超30亿元、上缴税收超160万元。1-10月,全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79.2亿元,同比增长14.5%,增速快于GDP2.9个百分点;完成服务业投入245.4亿元,同比增长20.9%,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81.5%。
五、务实提效优服务,力转作风强队伍
(一)深化改革行政审批服务。外资项目除核准目录以内的项目,全部改为备案制,备案项目先备案后节能,减少减轻报批负担。率先探索引入专业工程咨询机构提供审批论证评估服务的方法,规避涉及化工、电镀等专项管理的项目由于性质难以判定,审批过程中就存在越权过限的政策性风险。
(二)积极主动向上争取资源。及时把握国家、省、市相关优惠扶持政策导向,积极争取各类资金扶持。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与江苏隆昌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联合申报江苏省常州市分布式光伏发电综合应用示范区,申报补助11720.6万元/年;申报新龙生态林一期、垃圾压缩站、道路管网等27个项目资金8058.69万元,申报个数和申报资金均超武进,居五区之首;全区申报中央、省、市各类项目专项资金超亿元;申报省转型升级专项扶持资金和“三位一体”专项资金超5000万元。
(三)千方百计化解融资难题。根据项目年度融资计划,探索建立政策性过桥资金,在企业与银行之间搭建畅通方便之桥,破解项目贷款难申请、流动贷款时限短难题。对照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中小企业私募债等融资方式要求,协助企业选择最便捷、低成本的融资方式,破解企业发展、项目建设资金瓶颈。按截止2014年12月1日,已累计办理108笔次政府应急转贷资金,资金总额近29.82亿元,为23家企业切实解决了资金困难,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四)贯彻群众路线成果力促作风转变。经发局上下以主要负责人带头,全面深入贯彻 “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活动要求,深入学习教育,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着力扭转“四风“突出问题。通过开展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民主生活会情况通报会、“三个谁”专题讨论、谈心谈话“四必谈”、对照检查材料“多级联审”、 出台长效机制文件13个建章立制治标本等活动贯彻业务实际工作,促使党内政治生活进一步严格,群众工作得到创新发展。广大党员干部通过“三解三促”、政风行风民主评议、“千项办件看效能”等活动载体,进一步转变作风提质增效,提振赶超先进精气神,确保经济平稳增长大局持续发展。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