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社区)、企事业单位:
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立足防范,强化监管,实现全镇安全生产各项指标完成,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根据省3月10日的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3月30日在春江的全区安全生产工作紧急会议精神,主要是近期安全事故频发,区委、区政府要求各镇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隐患大排查,现制订本镇工作方案。
一、检查范围
全镇所有地区、所有行业领域,所有生产经营企事业单位、所有人员密集场所。
重点检查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城市燃气、消防、特种设备、农业机械、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冶金有色、纺织印染、汽配等重点行业领域。突出学校、医院、福利机构、商场和文化娱乐场所、体育场馆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劳动密集型企业,突出今年以来事故多发行业领域和存在重大事故隐患单位。
二、组织领导
镇政府成立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排查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各分管领导任副组长,镇安委会相关成员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镇安委会办公室负责专项行动的具体组织协调工作。
三、具体分工
1.派出所负责消防安全及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及三级防火等级以上企业的安全检查;
2.建管站负责建设施工场所、天然气管道的安全检查;
3.安监站负责园区工贸企业的安全检查;
4.民政办负责敬老院、养老院等的安全检查;
5.城管办负责液化气、乙炔气、氧气供应站、菜场等的安全检查;
6.市场监管分局负责个体工商户的安全检查;
7.电力站负责全镇电力设施的安全检查;
8.企服站负责当年新办企业的安全检查;
9.农服站负责农业企业、种植大户等单位的安全检查;
10.水利站负责农业机械、泵站房等单位的安全检查;
11.兽医站负责养殖业等单位的安全检查;
12.交警中队负责道路交通和危化品运输、客运、校车的安全检查;
13.三产办负责第三产业和分管范围内的安全检查;
14.文教卫生口负责学校、医院的安全检查;
15.各行政村(社区)负责辖区范围内的企业、小店、无证无照安全检查;
16.其他单位按原来分工,各负其职、各司其能,全面开展安全大检查、大排查这项工作。
四、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周密部署安排。各村(社区)、各部门和单位要强化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排查的组织领导,成立相应工作机构,落实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要结合本辖区、本行业领域实际情况,立即动员部署,按照方案细化目标,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做到层层发动、层层部署、层层落实,确保专项行动全面彻底,不走过场。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同志要坚守工作岗位。对各类突发事件,领导干部要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靠前指挥,妥善处置,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2.注重协调配合,强化统筹兼顾。各村(社区)、各部门和单位要严格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认真履行本辖区、本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职责。承担相关行业(领域)检查整改工作职责的部门,要主动做好牵头组织工作,适时开展督查检查;参与配合部门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协同配合、形成合力。要加强信息沟通,加强区域执法协作和部门联合执法,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依法打击安全生产经营建设违法违规行为。要将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排查与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隐患排查体系建设、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等年度重点工作相结合,全面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切实提高安全保障能力。
3.坚持严管严控,务求取得实效。各村(社区)、各部门和单位要以最高的标准、最严的要求、最实的举措、最大的努力,把安全防范各项措施部署在前、落实在前、完善在前,细之又细、实上加实地抓好安全生产工作。要把“四不两直”制度化、常态化,增强监督检查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边排查边整改,对安全生产的重点部位和重大危险源要落实专人进行全天候严密监控;对一时无法彻底整改的安全隐患,要明确专人盯守,落实临时安全措施,确保万无一失。
4.加强宣传发动,引导社会参与。各村(社区)、各部门和单位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采取发宣传资料、开展讲座论坛、以案说法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重要意义和现实紧迫性,迅速掀起全社会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的热潮。要进一步加强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引导企业职工和社会公众积极参与专项行动,始终保持安全生产的高压态势。
5.开展检查督查,确保工作成效。各村(社区)、各部门和单位要深入基层开展督促指导,组织开展多形式、多方法、多渠道的检查督查活动。通过采取突击检查、重点抽查、跟踪督查等多种形式,形成工作合力。要按照统一部署,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不深入、排查不全面、整改不彻底的问题,严格掌握标准,防止流于形式。专项行动期间,镇安委会将组织镇领导带队的工作督查组,加强对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的督促、指导和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6.各单位在4月15日前上报一名联络员到镇安委办;每月20日前上报一次检查单位数量及发现安全隐患和整改数。
常州市新北区西夏墅镇人民政府
2016年4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