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视界 > 部门动态 > 宣传统战部 > 内容
人民调解工作是化解矛盾纠纷的“金钥匙”,是密切干群关系的“连心桥”,是促进司法和谐的“突破口”,是保障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为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小、处置在早,近年来,新北区努力建立涵盖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调解网络体系。从块上建立以区、镇(街道)目标管理考核为指挥棒,调解员配备、经费保障、场所建设为基石的人民调解保障网络。同时,出台《关于深化完善大调解机制的实施意见》,提出符合实际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联动处置模式,探索推进诉调、公调、访调、援调等对接为基础的专业化调处平台建设,努力打造条块结合、上下一体、责任明晰、运作高效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平台。
据统计,今年以来,区、镇(街道)两级调解组织共接待群众1038批次3071人次,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292件,调解成功1269件,调解成功率为98.2%。
“老娘舅”作为该区创新推动的调解义工群体,2015年,区调委会集中聘任161名“老娘舅”义务调解员,实现全区村(社区)全覆盖。应该说,这支调解义工队伍发挥了扎根村社,德高望重优势,一年来依法依情化解大量发生在群众身边、关系群众阴晴冷暖的矛盾纠纷。
同时推进人民调解与法律服务相结合。发挥公共法律服务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中的独特作用,依托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推进法律援助窗口和“12348”平台线上线下联动服务,全年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40件,接待来访、来电咨询3000余人次,为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同时,探索公共法律服务进村社,目前已在5个镇(街道)的43个村(社区)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咨询点,为基层组织和广大群众依法办事、定纷止争提供法律服务。
推进人民调解和司法调解相结合。2015年,采取联调模式,基层调委会会同公安派出所联合调处120余起群体性民事矛盾纠纷,在维护稳定、解放警力方面发挥突出作用;落实《区人民调委会驻法院调解室工作规范指引》规定,做实诉前调解工作,全年成功调处各类纠纷897件,初步走出了一条专群结合、上下协调、各方联动、合力调处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