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无障碍浏览
智能问答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登录个人中心
首 页
新
视界
新
公开
新
服务
新
互动
新
数据
信息名称:
新北区2015年畜牧兽医工作总结
索 引 号:
014112249/2016-00007
主题分类:
其他
体裁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其他
农业农村局:
工作总结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农业局
产生日期:
2015-12-31
发布日期:
2016-06-07
废止日期:
有效
内容概述:
新北区2015年畜牧兽医工作总结
2015年是收官十二五、谋划十三五的关键之年,为全面推进依法治牧,力争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全力保障我区畜产品质量安全,我区农业局制定了《2015年新北区畜牧兽医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常新农〔2015〕48号)。对照目标任务要求,我区认真开展畜牧业提档升级,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兽医队伍素质形象提升等各项重点工程。现将我区2015年度畜牧兽医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畜牧业发展情况
1、不断提高规模养殖标准化水平。据统计,全区当前存栏生猪7.8万头,家禽118万羽,奶牛27头。其中年出栏50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场307个;年出栏2000羽以上的肉禽规模场78个(其中立华公司合作农户28个);存栏2000羽以上蛋禽规模场30个。全区年出栏生猪约14.2万头,出栏家禽230万羽。2015年完成畜禽养殖备案54家。全区生猪大中型规模养殖比重达54%,比2014年提高4个百分点。
2、开展规模养殖场粪污治理情况调研。近年来,太湖流域水危机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畜禽养殖污染成为农业面源污染以及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内容,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促进区政府畜禽污染治理工作的开展,我们对全区畜禽规模场养殖及治污设施现状进行了摸排,发现:畜禽规模养殖场中以生猪养殖最为离散,场数多,规模大小不一,且以中小型养殖场为主。为此,区农业局拟订了《关于规范新北区畜牧业发展的意见》,从布局、审批、具体治污措施等方面对全区养殖业治污设施建设进行全面系统的引导和规划,目前该《意见》已报区政府待定。
3、加强畜牧生态健康养殖创建。按照省农委《关于做好2014年全省畜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创建工作的通知》(苏农办牧〔2014〕23号)、市农委《关于做好2015年农业部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省级畜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创建和复验工作的通知》(常农发[2015]60号)要求,2015年我区完成创建畜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1个(常州新北区牛郎荣华畜禽养殖场),并获市补资金10万元。自2008年全省启动该项工作以来,我区重点规模养殖场通过推广优良品种、装备先进设施、规范生产规程、完善防疫制度、强化粪污综合治理等五项措施,不断提高生态、健康、标准化养殖生产水平。至今共有10家企业陆续创建达标(其中1家现已拆迁)。
4、规范畜禽养殖业项目管理。2015年共组织申报畜禽养殖业项目2个,属“2015年市级现代农业建设项目”,共获得市级财政补助资金73.63万元,目前已拨付到位。
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情况
1、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情况。根据《2015年常州市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方案》(常农发〔2015〕54号),我区组织制定了《2015年新北区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方案》(常新农〔2015〕38号),下发到各镇、街道。按照方案要求,我区认真组织实施了春防、夏防、秋防三大行动免疫监测、每月定点监测和主动监测、每半年集中监测、H7N9剔除计划监测等采样和监测工作,并完成相关台账记录,按时上报有关报告。区级实验室全年共完成检测:高致病性禽流感H7样品957份、H5(R6、R7)样品567份、新城疫样品503份;生猪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样品分别508份。
2、动物疫情应急处置情况。我区对疫苗及畜禽标识等物资均实行专人负责、专库管理,共有3个应急物资库,内有专门存放疫苗的冰箱10台、冰柜5台,专门存放畜禽标识的货架2排,物资齐全,每年更新,有应急物资管理制度和储备物资明细记录。我区各镇均设立了动物防疫举报电话,并向社会公开,节假日24小时值班制度、值守核查制度落实到位,确保一旦有疫情举报,能快速反应、及时处理。根据来电来访、110、12345政府工作平台等途径反映的问题或提供的线索,我区主动核查,做到第一时间到场, 排除疑似重大动物疫情,今年到目前已核查4起。
3、重大动物疫病群体免疫密度和抗体水平。我区每年组织春防、夏防、秋防三大防疫行动,应免尽免,确保群体应免密度达100%。三大防疫行动免疫效果区级采样检测结果显示,畜禽各病种免疫抗体合格率全年平均为:口蹄疫90.7%、高致病性禽流感86.6%、猪瘟94.3%、高致病性猪蓝耳病92%、新城疫93.2%。
4、生猪规模化养殖场监管情况。辖区各镇实行养殖场“一对一”监管模式,落实监管人员责任制,每月不少于1次对辖区内的生猪养殖场(户)实施监督检查。区动物卫生监督所不定期对生猪养殖场(户)开展监督检查和专项督查。
三、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开展情况
1、规范动物产地检疫工作
一是加强动物产地检疫管理,规范全区动物产地检疫工作,全区统一印发《动物产地检疫告知书》下发养殖场(户),规范报检行为,检疫程序及步骤。二是统一产地检疫证开具标准。针对多年来检疫证开具内容不统一,不能有效反应货主和户主,不能实现可追溯,4月初全区全部实现统一。三是开展产地检疫区级电话回访工作。今年自3月24日以后,区级加强了对各镇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突击检查和电话回访力度,通过各镇开具的检疫证信息,区级直接电话咨询卖猪农户,了解官方兽医如何上门开展检疫工作、检疫程序、核实出售数量等,通过半年多持续电话咨询,各镇官方兽医责任心大大提升,农户反映较好。
2、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监管工作
为推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建立,根据农业部及市农委有关文件精神,今年1月份组织开展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宣传月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印制宣传标语、挂图,乡镇兽医站在养殖场、农贸市场及各镇村委进行张贴。二是订购《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100问》宣传手册,由乡镇兽医站向广大养殖场户发放。三是与规模养殖场(小区)、屠宰加工企业等重点对象签订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责任书,严格落实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主体责任。规模养殖场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趋于日常化,截止目前,今年全区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共14606头。四是继续实施病死猪照片要求排列整齐、数量清晰可见、照片日期带读秒。
3、强化畜牧业投入品监管工作
一是开展生猪“瘦肉精”监测。将养殖场和屠宰场“瘦肉精”监测日常化、常规化,对辖区内现存栏50头或年出栏1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场(户),每场(户)抽检3头,每月覆盖面达到10%;对生猪定点屠宰场的生猪,按日屠宰量的6%进行检测,到目前为止,共检测12668份尿样,经检测均为阴性。二是开展兽用处方药管理培训。按照市农委工作部署,我区于5月22日对全区60家养殖场(户)和4家兽药经营单位进行了兽药规范使用方面的专题培训,主要内容:(1)观看养殖环节滥用抗生素事件报道;(2)兽药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及文件要求的解读;(3)假、劣兽药的识别与养殖场规范用药。三是开展兽药产品标签和说明书清查行动情况。结合省、市兽药监督抽检和日常督查工作,我们对兽药经营企业及部分规模养殖场进行了清查行动,对发现的问题要求限期整改,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督查力度。四是完成上级下达的抽检任务。根据省、市下达的畜产品安全例行监测抽检任务,结合我区实际,今年共组织屠宰场、养鸡场和超市畜产品安全抽检4次,共抽检猪肝52份,猪肉16份,牛肉12份,禽肉8份,禽蛋8份。五是自加任务,开展区级抽检。在区食安委的统一布置下,我区自加任务,落实专项检测经费,区级增加畜产品抽检样品46个,委托常州市农畜水产品检测中心进行检测,目前已全部完成全年抽检任务,检测都为合格。
4、强势开展生猪屠宰检疫监督工作
常州市三泉食品有限公司为我区唯一生猪定点屠宰场,我局派驻了由4名官方兽医、15名协检员组成的专项检疫队伍。今年以来,针对屠宰场出现的日屠宰量下降、公司效益下滑等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坚持强势监督,严格检疫标准不放松。2015年1月至12月,三泉食品屠宰场共屠宰生猪179926头,平均每日屠宰数为501.1头;共检出病、死猪94头,检疫废弃物1682kg,全部作了无害化处理;共抽样检测瘦肉精12668份,全部为阴性,净化了全市猪肉市场。1至12月,共出具产品B证126855张,产品A证69张,出证率100%。
5、全力开展动物诊疗机构专项整治行动
按照省、市文件要求,我们于7月、9月、10月三次对全区动物诊疗机构进行了专项清理整顿检查工作,新注册执业兽医5人,查处违法案件3起、没收违法所得8906元、罚款3600元。截止目前全区动物卫生监督查处案件4起,罚款23081元。
6、稳妥开展乡村兽医登记备案工作
今年8月份我们按照上级要求开展了乡村兽医登记工作,根据《乡村兽医管理办法》要求,认真组织开展乡村兽医登记管理工作,全区共审核通过并登记乡村兽医22人,同时我们对22名登记乡村兽医开展专题培训并进行考试,考试合格的发放证书。
四、兽医队伍建设情况
1、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新常态下,我区动物防疫及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区“属地管理”的兽医管理体制模式与现行法律法规、畜牧生产、动物防疫、动物卫生监督等实际情况的矛盾也在日益突显。为理顺我区基层畜牧兽医站管理体制,我局形成《关于推进我区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请示》(常新农[2014]66号)。2015年3月,我局会同区人社局至武进就管理体制有关问题进行了交流;5月,区人大主任李西宁带队调研;6月,吴晓东书记《关于理顺新北区兽医管理体制再请示的批示》,要求人社局花震亚会同农业局、编办研究方案。12月,区委常委会已经顺利通过我区兽医体制改革方案,将于2016年春季组织实施。
2、加强兽医人员能力培训。为提升全区基层兽医队伍素质和养殖大户的养殖水平,今年以来,我区相继开展了全区生猪养殖技术培训班、全区家禽养殖技术培训班、全区动物产地检疫培训班、全区乡村兽医培训班、全区兽用处方药管理培训班等。11月16-20日,我局组织全区动物卫生监督工作骨干,远赴青岛参加全国动物卫生执法办案专题培训,从而有效提升全区动物卫生执法办案水平,切实提高官方兽医办案质量与监管能力。12月21-22日,我区将举办“新北区畜牧兽医业务知识培训班”,对全体畜牧兽医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考试。以有效提高全区兽医人员重大动物疫病依法防控、科学防控能力,加强其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严谨性和规范性。
五、其他
1、经费落实情况。我区每年将重大动物疫病疫苗配套经费、畜禽采样及疫病监测费、动物疫情扑灭应急物资储备经费等纳入年度预算,区财政足额保障,落实到位。2015年区财政安排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预算102万元、区畜牧水产处预算363.3万元。
2、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情况。根据常州市建设动物无害化处理体系方案,我区积极响应,广泛开展调查研究,讨论工作方案,2015年申请落实专项经费预算50万元,计划根据市统一部署在孟河镇农业产业园配套建设无害化收集点1个,同时落实长效监管机制,确保管理到位。
3、实验室达标创建活动开展情况。为进一步提升我区兽医实验室检测能力,规范实验室管理,我区积极开展实验室达标创建活动。实验室具备禽流感、口蹄疫等6种重大动物疫病血清学检测能力及常见动物传染病的检测诊断能力。2015年初通过了省兽医实验室达标创建考核专家组的现场验收。
常州市新北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5年12月31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