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无障碍浏览
智能问答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登录个人中心
首 页
新
视界
新
公开
新
服务
新
互动
新
数据
信息名称:
全区2015年水利工作总结和2016年工作计划
索 引 号:
014112249/2016-00014
主题分类:
其他
体裁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其他
农业农村局:
工作总结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农业局
产生日期:
2015-12-21
发布日期:
2016-06-20
废止日期:
有效
内容概述:
全区2015年水利工作总结和2016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我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市局水利工作的要求,全力推进基础工程建设,全面落实水利管理改革,总投入资金约1.26亿元,全区水利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一、抓投入 强基固本
(一)围绕我区“十二五”末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对全区10万亩基本农田,继续开展高标准灌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全面提升农田水利现代化建设标准。
1.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顺利建设。2011、2012年度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已通过市级验收。2013年度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完成所有工程量,正准备区级竣工验收。2014年度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地点在孟河镇,建设内容为更新改造泵站9座,衬砌渠道22.957公里,配套渠系建筑物1470座,疏浚排水沟10.18公里,护砌排水沟15.16公里,配套沟系建筑物7座,新建砂石路5.018公里。2015年度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内容为更新改造泵站12座,渠系工程43.34公里,渠系配套建筑物3346座,排水工程5.39公里,田间道路14.33公里。施工单位正抢抓晴好天气,不断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铺开工程作业面,在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目前2014年、2015年分别已完成总体任务的60%、30%。2016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实施方案已通过市级专家组审,已进入招投标的前期阶段。
(二)进一步提升沿江圩区防洪排涝能力。
1.录安洲大江侧应急抛石护岸工程已经完工。实施了录安洲抛石护岸长355米,抛石量18753.6m³。工程于4月份完工,确保录安洲大堤岸基稳定,保证了常州港的安全。
2.沿江四大圩防洪除涝工程建设完成。该项目新建1m³/s灌排站一座,改建泵站5座,配套新建650米箱涵以及节制闸3座、疏拓浚水系3500米等,已全部完工并投入运行,经历了今年汛期多次强降雨的考验。
3.省庄河(东海路-友谊河)河道工程完成。新开河道867米及河岸两侧的重力宾格挡墙,开挖土方8.5m3,向南延伸至友谊河,沟通了藻江河、肖龙港河、德胜河的水系框架,提高了化工区的防洪排涝能力和水环境质量。
4.防汛指挥系统建设基本完成。对春江镇和城区等19座引排站实施智能化改造,并建立春江镇防汛指挥中心、新北区防汛指挥中心,配备了防汛决策指挥系统、防汛防旱视频会商系统、防汛物资仓库管理系统、防汛灾情实时上报系统、防汛值班系统等等,工程总投资约560万元,目前,硬件建设已完成,所有水雨工情实时数据已能采集并上传到服务器。防汛指挥系统建成后,将为全面、迅速、及时、准确地掌握主要江河、大中型排涝站、重点地区、暴雨中心的雨水风情提供方便,为防汛防旱的决策调度和抢险救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
(三)进一步开展河网整治建设,提升水资源、水安全保障能力,改善水环境质量。
1.浦河(万绥段)治理工程基本完工。浦河北段河道3.39km,已全面清淤整治,生态格宾网护坡、叠块挡墙等工程量已完成,解决水土流失、易淤积等老大难问题。
2.十里横河闸站,老孟河南、北段延伸工程。根据罗溪镇社会事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十里横河闸站工程已经基本建成,并通过了水下方验收;老孟河南、北延伸工程均已完工。十里横河、老孟河、碧春湖构成了罗溪镇新镇区新的水系框架,并成为该镇水环境的新亮点。
3.水美乡村建设有序推进。今年我区将河道沟塘轮浚工程、区清水工程与水美乡村建设有机结合,2015年清淤12条乡级河道、342座沟塘,土方量95.24万方。将水美乡村建设和农村水环境建设有机结合,编制了《新北区2015年度农村河道疏浚整治项目西夏墅镇实施方案》、《新北区2015年度农村河道疏浚整治项目孟河镇实施方案》,两个方案计划疏浚河道6条,沟塘161座,护岸1075米,目前已基本完工。
二、抓管理 提升水平
不断完善水利工程管理体系,建立健全水利工程管理依法行政机制,切实提高依法管理水平。
1.有关水利规划全面启动。继孟河镇完成镇级水利规划编制后,春江、西夏墅、罗溪三镇均委托省太湖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镇级水利规划,并于2015年5月6日完成了专家评审,已得到所在乡镇批准定稿。按水利现代化建设要求和省厅统一部署,全区水利“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已完成。
2.“十三五”河道沟塘轮浚规划编制。根据省水利厅、财政厅,市水利局关于编制“十三五”农村河道、沟塘轮浚规划的要求,我们委托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常州分局编制,经过调查、勘测、校核等多个环节的工作,现我区十三五河道沟塘轮浚规划文本已完成,规划疏浚河道32条,长度86.68公里,土方57.72万方;轮浚沟塘766座,土方264.27万方。
3.全面推进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区政府下发了《常州市高新区(新北区)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全区小型水利工程分为农田水利工程、城乡河道工程、防洪保安工程三大类。结合区政府资产清查登记工作,对全区小型水利工程产权进行了分类分级界定。1、本次管理体制改革仅对国家、集体和受益户共同出资兴建的小型水利工程产权进行确权登记,个人投资(含原拍卖归个人所有)、社会资本投资兴建的暂不确权。2、以国家、集体投资为主兴建的农田水利工程,原则上产权归镇所有,或由所在镇划归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受益户共同出资兴建的农水工程产权归受益户共同所有。3、城乡河道由区水利局根据河道功能规模制定分级名录,并根据登记确定河道产权和管理范围,经区政府批准后对应名录定产权。4、区内2m3/s及以上引排泵站、港(洲)堤、防汛物资仓库及附属设施产权归区级所有;2m3/s以下的排涝泵站及镇及村投资的引排站和附属配套设施产权原则上归镇级所有。按产权所有定责任主体,按“谁使用、谁管理”的原则定管理责任。在工程管理方式上,我区根据三大类工程的具体特性、运行方式、管护要求,采取因地制宜的模式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全面落实长效管理。
按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长效管理要求,区水利局、财政局联合编制了《2014年中央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新北区维修养护项目实施方案》。对我区春江镇、孟河镇、西夏墅镇、罗溪镇、新桥镇、薛家镇六个镇的174座灌溉站、60座排涝站、35座涵洞、14座引水闸、1座穿堤闸、399公里渠道全面落实了责任区、责任人,并签订了长效管护合同,进行全覆盖管理。
我区被明确为省水利厅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区,根据省市的要求,我区编制了实施方案、制订了计划、出台了文件,按照实施方案的内容,逐一落实相关工作,目前已基本具备省级验收条件。
今年以来,我区河道长效管理工作按照区政府统一部署,围绕“力争第一”的目标,拓思路、重创新,聚合力、抓落实,管护质量继续保持领先,在常州市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的月度考核中,我区河道长效管理工作取得了自今年1-12月份以来连续12个月第一的好成绩。实施“河长”制管理模式。由各镇(街道)党委委员、副镇长(副主任)担任所在行政区域内骨干河道的“河长”,监管河道管护保洁,并接受群众监督。迄今为止,全区6个镇和3个街道已有89名乡镇领导担任“河长”,其中城区3个街道和2个镇已经全面落实“河长”制,农区有50%的河道推行了“河长”制。该项制度的实行为从根本上做好河道长效管理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障。继续推行“流动红旗+流动奖金”制度。以镇(街道)为单位,按河道数量的10%—20%比例,每月评选“流动红旗+流动奖金”的先进工作者,把红旗插到先进者的河边,把奖金发到保洁员的手中,从而极大地调动了保洁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强化督查。区级专职督察员全天候巡查。区级督查员每天对各自责任范围内的河道、沟塘进行至少两遍巡查,时间不少于6个小时,发现问题随时拍照记录,与相关镇(街道)联系反映,并做好跟踪督查,直到问题解决为止。各镇(街道)自查。各镇(街道)水利部门负责人做好本区域内河道的日常巡查工作,督促保洁员认真开展工作,并做好记录,其中三井、河海、龙虎塘街道和薛家镇还组织了应急机动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留死角。
我区委托河海街道劳动所招聘5名大学本科生为水利工程长效管理督查员,从2016年起对河道、泵站、圩堤、田间建筑物一并检查考核,使我区农水工程长效管理水平有新的提升。
4. 新孟河延伸拓浚(新北区)及综合配套整治工程全面展开前期工作。该工程位于我区孟河、西夏墅、罗溪、奔牛四个镇,国家发改委批复的我区范围内的主要建设内容为:1、河道工程:我区段河道总长约25.29km,其中以北段河道线路共长22.29km。2、一般支河口门控制工程22处。3、改建桥梁共25座。4、水系调整及影响处理工程为疏拓浚河道17条,长约22km。5、新征永久征地5116.24亩,临时占地6713.95亩。6、2122.4万方弃土,弃土区共15块,弃土面积4133亩。7、拆迁农户1624户,人口6443人,房屋面积458000平米;企业拆迁涉及138家,事业单位拆迁6家,拆迁企事业面积229663平米。8、批复我区境内主线工程总投资34.47亿元(不含奔牛枢纽),工程已进入实质阶段,即将完成初步设计。在配合国家推进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的基础上,我区全力抓好综合配套整治工程的前期调研,可研编制、融资融券等工作,现已成立常州新美水务有限公司,以该公司为承接服务主体,全力推进新孟河主线和配套工程的实施。
5.开展农业水利口政府性资产清查工作。根据区资产清查办的统一安排,我局全面开展了农业、水利口政府性资产清查工作,制定了符合我区农业水利口实际情况的资产清查指导方案和相应政策。各镇农口部门资产清查统计表已上报至我局,我局将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进行分类汇总,并录入系统,目前正在与财政委托的审计单位共同核定资产价值,完成资产清查初步统计数据系统录入。
6.节水型器具改造项目通过验收。为创建国家级节水型城市,根据《常州市节水型器具改造实施方案》要求,2014年7月起,对新桥镇、薛家镇、河海街道、三井街道、龙虎塘街道8.65万户居民中,6364个非节水型器具进行全面改造。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相关镇、街道组织工程实施,各实施单位选择了有资质的专业队伍进行改造,工作上要求产品有证书、免费保修期,签好节水型器具改造确认单,改造一家签一家,全区按时完成改造任务。2015年6月11日全区节水型器具改造项目已通过市级验收。
7.节水型企业、单位创建工作有序推进。为进一步提升全区工业企业的节水意识,提高企业、单位合理用水,科学管水的水平。今年继续深入开展了节水型企业(学校)创建工作,申报了新阳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常州市新港热电有限公司、常州亚邦化学有限公司等13家市级节水技改项目创建,常州城北污水处理有限公司节水教育基地创建,三井街道藻江社区居民委员会节水型社区创建,新北区行政服务中心节水型机关单位创建,罗溪中学、龙虎塘中学、新华实验小学创建市级节水型学校。3月份,对上报单位进行调查摸底,对创建工作进行沟通,截止目前12家企业市级节水技改项目、3家市级节水型学校、三井街道藻江社区居民委员会已通过验收。
8.水政执法工作。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立了定期巡查和不定期巡查相结合、日常巡查和专项巡查相结合、一般巡查和重点巡查相结合的巡查机制,转变“事后查处”的旧观念,确立“以预防为主,防、查并重”的新思路。通过河道巡查,处理河岸零星问题22处,发放《限期整改通知书》8份,及时处理了永汇河拆河坝时未做好土方清运、晨光河和南安河河道占用等水事违法案件,及时查处新魏花园社区非法凿井、河海佳丰浴室使用地下水、圩塘汽车美容、松能电器有限公司等违法取水案件,加强了水资源和水利工程的管理和保护,进一步维护了良好的水事秩序。
三、抓防汛 确保安全
我区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扎实开展今年的防汛工作。
1.发动早、责任明。区政府于5月16日召开全区防汛防旱工作会议,并及时调整区防汛防旱指挥部成员单位人员,与各镇(街道)及有关单位签订防汛抗旱责任状,布置并落实防汛防旱任务,修订并下发防汛预案,明确各防指单位职责。建立了有效的防汛工作制度,加强值守和调度纪律,规范突发性水旱灾害信息上报制度,加强在建工程的应急度汛方案管理制度。
2.检查早、整改实。针对去年多次暴雨暴露的问题和重点区域,区防指认真组织全区各防汛责任单位集中力量进行了汛前检查,并采取了有力措施在汛前解决险工隐患,对一些单位河道淤积堵塞、涵闸险工等久拖不决问题,区防指发出7份整改通知书,明确整改要求,落实整改责任和时限,进行跟踪督办。为切实解决城市管网不畅和企业受淹问题。区防指会同区城建局、水利局、城投公司等责任部门进行专题会商,修复完善道路雨水管网、新开了省庄河、录安洲中心沟、嫩江路河、环一路河等多条防汛过水河道,有效提高了这些区域的防洪除涝能力。针对城市小区、车库受淹突出问题,区防汛防旱指挥部组织人武部、消防大队、区城建局等相关单位对各街道(镇)的地下车库、下沉式商场全面进行隐患排查,对查出的问题下发整改意见,督促责任单位落实整改措施,做到了防汛责任人到位、防汛技能培训到位、防汛物资就位、机泵等设放检修到位,为安全度汛提供有力保障。
3.备足防汛物资,落实抢险队伍。根据防汛预案和责任状的要求,我区加强了防汛物资储备、抢险队伍组建,全区共储备各类水泵及配套机具27台套,膨胀麻袋2000只、100KW发电机1套、移动照明车1台、草包3.76万只、编织袋14.6万只、毛竹3200枝、铁丝元钉1270公斤、土工布(彩条布)6000平米、柴油19吨。组建防汛抢险队伍67个,935人组成。在6.2,6.17,6.27三次强暴雨期间,充足的防汛物资和组织到位的应急抢险队伍为我区的防汛抢险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4.主动应对。6月份以来,我区连续遭受三次强暴雨的袭击,面降雨量达到503.2mm。尤其是6.27特大暴雨,面降雨量288.7mm,由于雨量集中,时间短暂,大运河、澡港河、德胜河、新孟河、浦河等主要通江河道水位迅速上升,大运河九里站6.55米,大运河钟楼闸站上游6.25米,钟楼闸站下游5.35米,大运河常州站5.02米,分别超警戒水位1.75米、1.95米、1.05米、0.72米。由于涝水一时难以排出,主要通江河道持续高水位,使我区的部分中心城区及农村受涝成灾。据初步统计,全区共有76个居民小区受淹,受淹面积61.8万平方米;197家企业受淹,受淹面积15.06万平方米;农田受淹59233亩;有176条道路、30处道口受淹;有49所学校、9所医院受淹。
灾情发生后,区委区政府、区防指领导高度重视,组织区防指成员单位、各镇(街道)一手抓抗灾救灾,一手抓恢复生产,把全区的灾害损失降到最低。同时,与国开行联系落实了一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全区304处区级水毁、应急抢险和区域治理等水利工程的建设。
四、2016年工作计划
2016年,我区将以新孟河拓浚为契机,以水生态、水安全、水资源、水文化,水利经济五位一体为目标。围绕水利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加快全区水利现代化建设,将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以新孟河建设为主轴,全力打造两翼水系新格局。新孟河工程全面开工在即,涉及我区4个镇,我区任务占主线工程近一半。结合我区近期规划,全面规划两翼水利和基础设施新格局,确保与主体工程同步实施,同步到位。
2、推进全国第六批重点县项目建设。重点县工程建设,是中央惠农政策的具体体现,得到了基层群众的欢迎。加快2014年、2015年工程的推进进度,2016年项目力争春节前完成招标,春节后开工,做到当年开工、当年完工、当年投运。
3、防汛防旱抓汛后检查。今年是台风、暴雨的多发期,针对低洼易淹区域和防汛薄弱环节,认真抓好水毁修复类和应急除险类水利工程的建设,确保防汛防旱安全。
4、抓好已完工程的竣工验收。对2013年度小农水重点县工程、孟河镇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工程、浦河整治工程等竣工验收。
5、巩固开展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我们将根据改革试点的要求,深化管理,确保各项工作步入常态化规范化,将农水工程长效管护并轨检查,以提高长效管护水平。
6、水政水资源工作。继续抓好节约用水单位的创建和水行政执法的巡查、处理的基础工作,确立水行政执法的地位。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