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指导下,全区各级各部门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理念,依法行政、严格监管、强化服务,彻底、深入开展全区安全生产检查督查,排查治理事故隐患,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改善企业安全生产条件,提升安全监管水平,全区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2015年,全区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23起,死亡14人,直接经济损失482.94万元。其中,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18起,死亡9人;企业生产性安全事故5起,死亡5人。全区各类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在市政府下达的年度控制指标之内。
2015年,全区安全生产工作主要做到“五个到位”:
一、安全生产监管职责落实到位。年初,区政府围绕全年目标,及时对工作任务分解、细化,并落实到各级各部门和有关单位,明确了各级各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各镇、街道和有关职能部门都与所属村(社区)、重点企业单位和条线部门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状,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逐步完善。认真开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告知承诺活动,强化企业法定代表人作为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义务,整顿和规范企业安全生产行为。年内陆续对2900余家企业进行了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告知。
二、重点行业领域监管到位。根据年度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部署,全区扎实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执法检查,确保了重要时段和节假日期间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
危险化学品领域按照新的划分标准和辖区化工企业发展情况,重新确定红色企业34家、橙色企业53家、蓝色企业59家,明确了红色和橙色、蓝色企业区、镇两级的分级监管模式。年内检查危化品企业589家(次),排查安全生产事故隐患1120处并已落实整改。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标准化运行情况“回头看”,促进企业标准化持续运行、持续改进,鼓励企业提档升级。大力推进涉及未经正规设计在役装置企业开展设计安全诊断工作,目前43家已完成验收评审。
建筑工程领域施工现场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加大,开展节后复工、深基坑与高大支模、卸料平台、机械设备、工地扬尘、建筑消防为重点的建筑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安全隐患通病进行集中整治,狠抓作业现场各类违规违章作业行为,年内累计排查隐患2675处,发放限期整改通知书594份,责令局部停工通知书21份,26台施工机械被责令停止使用。推进建筑工程领域安全标准化建设,逐步实现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的定型化和标准化,目前已考核推荐省级建筑施工标准化文明示范工地21个,常州市市级文明工地 35个,组织开展了常工院新校区工程的全省现场观摩会。
职业卫生监管领域以化工生产、建材加工、机械加工、冶金铸造、电镀、石材加工等行业为整治重点,严防严控群体性职业病危害事件。推进重点行业企业职业卫生基础建设活动,指导企业按照创建标准开展自查,目前已有44家完成职业卫生基础建设工作。督促企业进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年内全区新增申报企业165家,累计申报企业共计1407家。积极组织职业病举报查处工作,今年先后完成对足兴机械、法联精机、百丈污水处理站等企业的调查取证,并督促企业落实职业健康管理责任。
道路交通领域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监管隐患排查整治活动,重点围绕危化品运输企业、危化品运输车辆、危化品运输驾驶人、危化品运输车辆通行道路,扎实开展危化品道路运输“四大排查”,大力整治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隐患。专项行动期间,区交巡警部门成立4个检查督导组,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分赴各中队检查督导,并严格实行“分片包干、连带担责”制度,着力强化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检查,坚决防止发生群死群伤重大交通事故特别是危化品运输重大交通事故。
消防安全领域以压降事故为目标,结合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突出对福利院、养老机构、培训机构、幼儿园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联合检查,严格落实“每日一查”制度,加大对“群租房”、“三合一”、人员密集场所、石油化工等易燃易爆场所的排查整治力度,严肃查处火灾隐患企业,严格管控火灾隐患部位。目前累计检查人员密集场所和易燃易爆单位955家(次),查处消防安全隐患826处,立案处罚26.65万元。
特种设备领域狠抓旅游市场特种设备现场监管,已完成对辖区一家旅游景区和三家旅游接待酒店的联合检查。结合暑期安全特点和七、八月份周边电梯安全事故暴露出来的问题,开展电梯安全专项整治,督促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电梯使用和维保单位开展自查自纠,发现问题并完成整改9台,监护运行2台,对绿洲天逸城19台电梯未经定期检验投入使用的违法情形进行立案调查。
区旅游、教育、卫生、农机等行业主管部门依据职能分工,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检查和联合执法,成效显著。
三、安全生产检查督查到位。2015年,区各有关部门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力量,集中开展了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治理纠正违规违章行为的“一节两会”、“五一”和国庆期间安全生产专项行动。特别是天津港“8.12”爆炸事故发生后,为迅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重要批示要求和国务院、省安全生产视频会议精神,区政府于8月15日召开区安委会成员(扩大)会议,全面部署为期5个月的安全生产大检查、深化“打非治违”和专项整治行动。行动期间,区委主要领导密集开展了对全区10个镇(街道)的安全生产检查督查,各级各部门按照属地管辖和职责分工,开展全方位、多层次、“拉网式”的检查,累计组织检查督查组181个,检查企事业单位和场所1632家(次),排查各类事故隐患2382处,打击非法违法、治理纠正违规违章行为539处,专项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四、全民安全意识普及到位。持续抓好危化品企业“三员”、“二员”以及烟花爆竹零售单位专项安全培训,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努力消除生产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有效保障生产安全。年内培训开班13期,累计培训2500余人。精心组织全国第十四个“安全生产月”活动,开展安全生产咨询日活动,放映安全生产警示影片,发放《安全生产法》、《个人防护》、《惠民手册》、《职业病防治法》等安全宣传资料2万余册,在区主要路段、居民广场悬挂安全生产宣传横幅标语1500余条,营造浓厚的安全氛围。
五、区域事故风险防控到位。为实现化工园区安全监管动态管理,掌握安全风险防范和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主动权,在完成化工园区区域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利用化工园区风险管理与事故应急系统,向区域内涉及高危工艺、重大危险源企业延伸,更好地掌握化工园区安全信息,使事故预警、应急救援实现信息化、数值化、图形化,为区域安全监管和事故预防提供了有效支持。危险化学品重点区攻坚工作有力推进,目前作为全区安全生产“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工园区安全发展规划正在筹备当中。
2015年,全区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实现了“双下降”,但值得注意的是,全区事故总量仍处于高位,建筑工程、危险化学品事故依然高发,一些企业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没有得到认真贯彻执行,尤其是企业“三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现象未得到有效遏制;企业主要负责人对安全生产重视程度不够,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不完善;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不够,自我防护意识较低;作业现场隐患排查不到位,去年1月5的日明泰纺织事故就是一起典型案例。另外,一些建设单位遵法守法意识淡薄,工程项目的建设未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来执行,违法发包等现象也普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