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局党组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新区局领导班子认真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团结带领区局广大国税干部,恪尽职守,砥砺奋进,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突出主线、统揽全局,着力推动改革发展
(一)迎难而上,组织税收收入再上“新台阶”
2015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我们坚持从早抓起,从头紧起,一着不让抓好组织收入工作。全年完成全口径组织收入首次突破80亿元大关,达到85.31亿元,收入总量继续居于全市第二(低于武进);同比增收6.36亿元,增长8.06%,高于全市平均增幅 1.22个百分点。其中,营改增收入增幅43%、企业所得税增幅14%,均保持了全市第一。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首次突破25亿元,达25.6 亿元,同比增长10.63%,增幅位居市区第一、全市第二。
(二)主动作为 ,助推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
我们主动作为,创优服务,着力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一方面,严格遵守“不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也是收过头税”的要求,全年兑现各类税收优惠67.16亿元。其中:出口退税50.87亿元,固定资产抵扣9.74亿元,资源综合利用、软件即征即退退税1.39亿元;企业所得税减免5.16亿元。通过兑现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直接减免或返还给企业的税收占税收收入总额的78.7%。另一方面,积极做好政策宣传及效应跟踪分析。结合税收宣传月契机,先后组织了“助力青年创业税收政策专题解读会”、“送法律、送政策、送服务”专场惠企活动等,进一步畅通了税企之间的沟通渠道,切实解决了一批企业在实际中遇到的政策问题,有力地助推了企业发展。同时,围绕“营改增”试点、小微企业税收新政、行业税收情况等热点、难点,组织编报专题调研信息,先后得到国务院、省、市领导的批示肯定,为地方经济决策提供了参考。
(三)团队突破,税收管理改革释放“新红利”
我们围绕核心业务,以加强风险应对团队建设为突破,持续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区局制定了《常州高新区国税局风险管理团队建设工作意见(试行)》,通过熔炼团队精神灵魂、优化团队运作机制、整合团队人力资源、强化团队保障支撑,全力打造团队建设“12345”工程:“1”即熔炼一种“超越、卓越、跨越,乐业、敬业、精业”的团队工作精神;“2”即建立区级和科室两级团队项目化应对模式;“3”即优化人力资源配置重点打造“团队负责、应对分析、应对检查”三大人才库(下设以税种和专业特长为主的9类子库);“4”即形成“竞争分配、集体审议、跟踪监督、绩效考核”四项运行保障机制;“5”即组建“风险应对管理、风险应对实施、风险应对审议、风险应对保障、风险应对监督”五大类团队。目前,我们的团队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据市局通报:区局1-11月风险应对总成效为1.95亿元,综合成果相对成效率27.16%,排位全市第一。
(四)勤廉为税,干部队伍建设展现“新常态”
我们以建设“和谐家园”为目标,持续推进“五个一”工程,进一步弘扬家园文化,干部队伍风貌焕然一新。一是接受思想的“大洗礼”。按照敬终如始、善做善成的要求,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针对市局综合监督检查工作情况反馈,以“立行立改”的态势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时间、任务和预期目标;保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切实防止“四风反弹”。二是开展全员的“大练兵”。2015年,除参加省局、市局组织的各类培训之外,区局针对干部实际需求,自行组织了税收业务操作、风险应对督查主要问题及方法借鉴等9个主题的培训,区局干部人均培训天数达到了15.68天(市局要求为人均12天)。特别是改变以往“大锅饭”模式,注重将教育培训与实战演练相结合,切实提高教育培训的计划性和针对性。如11月初,区局集中组织了为期5天的风险应对全员培训,以风险应对案例交流、案例讲解点评等贴近实战需要的方式,增强干部实际业务操作能力。在年底市局组织的案例评比活动中,区局有2篇案例入选市区“十佳优秀评估案例”。三是实现荣誉的“大收获”。区局综合运用道德讲堂、“道德之树”积分平台、“党员一面旗”、“爱心义工”等载体,充分发挥各类模范的示范带头作用,爱岗、敬业、奉献、建功成为了干部队伍建设的主旋律。2015年,区局先后获得了省、市级“巾帼文明岗”、“龙城十大孝子”、“常州好人”等一批团队集体和个人荣誉称号。据不完全统计,仅受到市局级以上表彰的集体和个人即有2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