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7专题 > 道德讲堂·身边好人 > “身边好人”事迹 > 内容
(孝老爱亲)陈振兴:点滴小事里的敬和养
陈振兴,男,1959年5月出生,新北区新桥镇仲家村村民,新桥镇建设管理服务站党支部书记。
人们常说“床前没有百日孝”,然而病床前,他精心照料卧病在床的母亲数十载。数十年如一日,他任劳任怨、亲力亲为,用自己的行动为子女树立了榜样。
通常,来到陈振兴家,你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画面:陈振兴和妻子、女儿女婿、儿子边陪老人看电视,边唠嗑。陈母总是笑着对人说,她已经80岁了,十年前因为老伴儿的过世,遭受了巨大打击生了一场大病后变得呆呆傻傻,后来又恶化成半瘫痪状态,大小便都需旁人料理,基本失去了自理能力,全靠儿子一家人照料。然而如今见到陈母,她总是一脸幸福的样子,思维清晰,丝毫看不出已是年逾八旬的老人。谈起母亲的病,陈振兴这样说到:“母亲是为家操劳而累瘫痪的。”他说,当时,家庭条件比较差,每次做好饭母亲都是先让孩子们吃。他们也不懂事,有时剩不下饭,母亲就饿着肚子操持家务,上地里干活儿。“母亲以前几乎没生过病,突然生大病无法下地行走,一定是积劳成疾。”
“居则致其敬”,孝老爱亲来源于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自从母亲卧病在床之后,身为儿子的陈振兴就变成了一位“全能选手”: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来到母亲床头,问问母亲早饭想吃什么,然后细心为她准备好早餐;晚上下班回到家,总是第一时间服侍母亲洗脚,由于常年卧床,为了不让母亲的腿脚血脉可以流通,陈振兴坚持天天为她洗脚按摩;母亲因为大小便失禁弄脏了衣物,也都是他亲自清洗换衣……每当谈起这些的时候,陈振兴总是认为很正常,用他的话说:“照顾老人,天经地义。”
“养则致其乐”,父母并不会苛求儿女有多大的成就,或者为他们提供多好的物质条件,有时候儿女能陪伴在身旁散散步,聊聊天就会觉得是很幸福的事了。为了让母亲度过一个人不至于太过孤单,每到周末,陈振兴都会叫上家里的小辈们来看望母亲,陪她聊聊天,听她讲讲故事。天气晴朗的日子,他更是会背起母亲下楼晒晒太阳。快近60的年纪,背起母亲已不似年轻时那般轻松,他这样说道:“我从小在妈妈背上长大,现在她病了,换我来背她。”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陈振兴的教育下,他的子女在工作岗位上都有着优异的表现,既给下一代作榜样,又让长辈放心不操心;在家里,孩子对长辈也非常孝敬,一大家子和乐融融,就连刚上幼儿园的外孙都已经懂得要孝顺长辈,能经常帮大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古人云,“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一个人,爱自己的父母,对别人的父母就不会有厌恶之情;一个人,敬重自己的父母,也会对别人的父母有敬重之心。从根本上说,一个孝敬父母的人,才会真正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才会有事业心,才会用他的行为感动别人,才会让这个社会变得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