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7专题 > 道德讲堂·身边好人 > “身边好人”事迹 > 内容
(敬业奉献)二十年不变的文化情缘
万巍芽,女,1970年11月生,家住常州市新北区滨江明珠城。现任常州市摄影家协会、新北区摄影协会副秘书长、新桥镇文体站站长、社区教育中心主任。
万巍芽在新桥文体站工作已有二十个年头了,在这二十个春来秋去里,她在追求文化艺术的道路上孜孜不倦,上下求索;她在文体站的平台上勇挑大梁,不断进取;她在各个协会中发光发热。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了付出,终有回报。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休闲时,走到哪里,照相机就背到哪里。那只放有相机和长镜头“全副武装”的包,少说也有二十来斤,连男子汉都嫌沉重不愿背它,可在她柔弱的肩上却一直不离不弃地背着。她清楚地知道,创作一件好的作品,既需要灵感,更需要生活,需要实践,艺术需要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去探寻,去感悟,去发现。几年来,她拍摄的镜头不下几万个,各种获奖
照片、参展照片更是不胜枚举:如《传递》入选“南孔圣地 休闲衢州”2015衢州乡村好风光全国摄影大展;《家门口的展览》获常州市首届摄影艺术大展艺术类金奖等。
2011年元旦,“建设北部新城——新桥镇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在刘海粟美术馆这座高雅的艺术殿堂盛大开幕,震动了整个常州市文化界。二百多件书画作品和五百多幅摄影作品,把东西两个大厅布置的满满档档。一个二万多户籍人口的乡镇,以完全自己创作并达到一定水平的书画摄影艺术作品,进入刘海粟美术馆举办大型展览,在整个常州市来说都是史无前例的。作为负责这项工作的文化站长,作为组织这次展览的具体操作者,万巍芽付出的心血可想而知。
一花独开不成景,万紫千红才是春。万巍芽自己虽然取得了如此殊荣,但作为一个文化干部,她并不满足,她要发动更多的人参加到摄影队伍中来。在她的积极组织、发动下,新桥镇摄影协会于2012年成立,百来名摄影爱好者一齐拿起相机,为北部新城的建设,为人民的美好生活,记录下一个个精彩的镜头。
2015年,新桥镇成功创建成江苏省首个“摄影之乡”,这与万站长的努力是分不开的。2016年3月,一本反映新桥新貌的摄影册出炉了,新桥镇摄影协会的会员用鲜明的镜头记录下了新桥的发展。4月,常州市第二届市民摄影节在“运河五号”拉开帷幕,新桥镇作为江苏省首个摄影之乡,举办了新桥镇第二届摄影协会会员作品,展出了会员们近年来新创作的作品105幅。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王瑶,副主席李伟坤等专家观看并进行了现场指导。
称万巍芽为才女,并不单是她的摄影艺术成就,早在十五年前,她的诗歌作品就发表于国家级的书刊。她写的散文、杂文、小品文都透着女性特有的细腻、精致,感情充沛,秀外慧中,文如其人。而她写的通讯、报道、特写等文章,又显得那样真切、朴实而大气。多年来,常州、新北区的报刊上经常可以看到她的文章。她先后被吸收为常州市作家协会、摄影家协会、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走艺术之路,与文学为伴,使她的生命越来越充实,生活越来越开心。艺多不压身,这就是一个真实的万巍芽。
也许新桥文体站注定要发出绚丽的光彩,这个早就被评为全国一级文体站,江苏省群众文化先进乡镇的单位,由万巍芽主持新桥文化站创作的无伴奏音乐剧《九月九·麦接令》在第十届江苏省“五星工程奖”比赛中获得银奖,并且被推选参加全国“群星奖”文艺大赛。许多人说,文化是软实力,但万巍芽要把新桥文化这个软实力与北部新城建设这个经济硬实力并驾齐驱,她将在新桥这块沃土上继续书写她与文化的不解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