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无障碍浏览
智能问答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登录个人中心
首 页
新
视界
新
公开
新
服务
新
互动
新
数据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视界
>
区内要闻
> 内容
常州高新区聚力创新攀产业高峰 竖起常州产业“高新”坐标
发布日期:2017-01-04 来源:中吴网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中
小
〗
近年来,常州高新区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抓手,聚力创新创业,大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竖立起常州产业的“高新”坐标。
这批即将在2017年春运中投入使用的电动大巴,是上海申龙汽车公司推出的新产品,车身采用常州宏发纵横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由碳纤维和玻璃纤维混合织物,不仅使车身减重1.5吨,还能延长续航里程300公里以上。
“颠覆了整个制造大巴的工艺,模块轻量化,降低了它的整个制造成本,从轻量化上降低了45%,可以为整个产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配套里做出自己的贡献。”宏发纵横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谈昆伦介绍说。
在这项成果的基础上,2016年12月20日,宏发纵横又与清华大学两岸发展研究院常州分院签约,共建清华两岸院(常州)交通运输装备轻量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通过一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引进和落地的项目有18项,除了交通运输装备轻量化外,还有质子治疗仪、再生医学中心项目,在此基础上,我们已经注册了实体公司有9家。”清华大学两岸发展研究院常州分院董事长章犇说道。
因创新而生的常州高新区,始终以创新为发展之魂:元旦前,天合光能有限公司国家光伏技术重点实验室累计第15次打破光伏组件转换效率的世界纪录,公司光伏组件产品,在全球市场份额的占有率超过了10%;太平洋电力与西南交大共同研制出全球首台220kv超低耗节能环保变压器;浙大常州工研院与广东省半导体照明产业联合创新中心,建设PED光电技术创新联合实验室,共同研发新一代无拼缝裸眼3D超大屏幕。
近五年来,常州高新区累计投入28亿元,实施国家级科技项目122项,省级科技项目317项,2016年,全区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78%,五年新增省级以上企业研发平台97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362家,在全省各类开发区中名列前茅。
“新北区创新创业平台的建设水平在持续提升,落户新北区的浙大常州工研院、兰州交大绿色镀膜工程中心常州基地,被列入江苏省产学研重大创新载体。目前新北区有4家国家级孵化器和4家国家级众创空间,万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量40.25件,列全市第一。”常州高新区科技局副局长邹莹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