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镇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
201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在春江镇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春江财政分局局长孙亦兴
2011年1月14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受镇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我镇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代表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2010年全镇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0年是新北工业园区和春江镇管理体制优化调整的开局之年,春江镇全镇上下争先创优、科学发展,围绕“区镇合一、以区带镇、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积极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全镇各项事业继续保持良好的上升势头,实现了全镇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地方财政收入也实现了新的突破,各项财政预算指标顺利完成。
2010年全镇实现财政总收入111251万元,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9083万元,完成调整后收入预算的108.11%,较上年实绩增长21.11%,增收8558万元。其中:国税完成19327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24.35%;地税口完成27434万元,较上年增长21.03%;财政口完成2322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0.2 %。
依据现行财政体制,全镇2010年可用财力合计28011万元。预算内可用财力为12381万元,其中体制财力9285万元,专项分成772万元,专项补助129万元,上级专款指标2195万元。
预算外收入15630万元,其中企业规费3365万元,事业单位上交收入、房租收入、房屋拍卖收入等1566万元,土地收益40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6699万元。
2010年,全镇地方财政支出27945万元,基本与上年持平。具体为: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406万元;
公共安全支出1339万元;
教育支出3179万元,其中教师绩效工资配套1200万元;
文化体育支出133万元;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641万元,其中新农保配套1374万元;
医疗卫生支出1410万元,其中新医保配套810万元;
环境保护1035万元;
城乡社区事务7397万元;
农林水事务2037万元;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支出839万元;
基金预算支出272万元;
其他支出257万元。
具体看,环境保护支出、农业、水利支出、公共安全支出、基本建设支出比上年均有较大幅度增长。
在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工作中,我们按照“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要求,积极推进各项财政改革,不断完善财政管理机制,着力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认真履行公共财政职能,有力地促进了全镇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全年财政收支相抵,基本平衡,略有结余。
1、抓收入力度不断加大,地方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大关。
以强化征管和争取资金为抓手,千方百计增加可用财力,地方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一是认真落实抓收入目标责任制,与各组织收入部门签订目标责任书,定期组织召开财税库联席会议,解决存在问题,督促收入进度。二是加强税收组织协调,强化对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大项目税收情况的监控,重视做好个私税收、契税、耕地占用税征管工作,努力做到应收尽收。通过加强个私税收收入的监管,挖掘增收潜力,共完成个私税收2231.4万元,较上年增长74%。同时,坚持抓好政府债务清收,共回收资金1300多万元,缓解了财政运行的压力。三是进一步加强与市区财政部门联系,多方了解项目申报信息,督促、帮助各业务部门做好项目申报、资金争取工作。尤其是把转移支付资金的争取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千方百计抓好落实。全年共争取转移支付、新农村建设、农村道路补助、污水管网建设补助等专项补助资金700余万元,争取中央级扩内需春江医院建设专款280万元,其中中央资金80万元,区政府配套200万元,大大增加了地方可用财力,保证了工资发放、机构运转、项目建设以及镇委、镇政府确定的重点支出的需要。
2、认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支持镇域经济发展取得实效。
按照做大财政支出盘子的要求,紧紧围绕 “抓收入、强管理、保民生、促节支、建队伍、树形象”十八字要求,发挥职能作用,多方筹措资金,全力支持镇域经济发展。一是创新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方式,综合运用贴息、奖励、补贴等手段,带动信贷资金和社会资本投入,放大财政资金效用。二是认真落实对企业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积极协助企业争取、落实农业产业化、养殖基地建设、中小企业发展、贷款贴息等扶持资金839万元,支持骨干企业实施技改项目,调整生产结构,扩大生产规模。三是严格执行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等政策,共兑现7905笔,补贴资金419.21万元,拉动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四是认真执行上级扩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及时下拨专项资金,督促、加快春江医院、安家苑、化工区专项整治等重点项目的实施,促进了全镇经济快速增长。
3、大力扶持“三农”,各项财政惠农政策全面落实。
一是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持续增加对“三农”的投入。预算安排农业项目补贴、禁渔补贴、苗木损伤补助、水稻丰产方补助、农业三新科技补助等专项资金235.16万元,,促进了养殖、果品、苗木等特色产业快速发展。二是严格执行各项强农惠农政策,采取“一卡通”方式,及时兑现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等资金664.87万元,增加了农民收入。三是及时拨付专项资金141.75万元,支持、配合相关部门抓好“环境优美乡镇”、新农村建设等项目实施,完善了农村基础设施,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四是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突出抓好农业生产保险、“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等试点工作,共支付农业保险、农民负担监测点、土地承包管理补助等资金154.99万元,初步建立了通过财政奖补发展农村公益事业的新机制。
4、民生工程建设步伐加快,促进了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进一步完善民生工程建设规划、工作机制和资金投入机制,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镇级预算共安排配套资金6018.15万元,保证了民生工程“提标、扩面、新增”的需要。一是及时安排资金1374万元,大力支持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积极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同时2010年共结算区级项目土地本金2.23亿元,用于支付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二是进一步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做好救灾救济、优抚、困难救助等工作,对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全年共支付城镇农村低保597.16万元,敬老院费用175.12万元,农村社会救济等其他社会保障1059.62万元。二是及时安排资金810.23万元,进一步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和社会医疗救助制度。三是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镇级配套经费448.69万元,支持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及设施配套工程,促进了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四是筹措资金500余万元,积极支持休闲广场、健身设施等城镇建设重点工程,保证了镇阶段性中心工作的顺利开展。
5、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扎实推进,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提高。
一是完善预算管理体系,加强基本支出管理,认真执行“厉行节约八项规定”,严格控制公务接待费、会议费支出,优化了财政支出结构。二是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加快财政信息化建设,建立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对政府资产的规范化管理。三是继续做好镇会计集中核算,更新会计中心结算系统,充分发挥会计监督职能,确保了财政资金安全运行。四是完善和创新财政监督检查方式,组织开展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检查和“小金库”专项治理,积极实施财政资金绩效评价,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五是坚持搞好会计信息质量大检查,加强财会人员后续教育,促进了各项会计制度的贯彻执行。
2010年,全镇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上是积极的、稳健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困难和矛盾。一是地方财政收入中的一次性因素较大,财政收入的增长面临后劲不足的问题;二是由于一些项目申报时缺乏科学论证,还有一些项目在上级审批后因外部条件发生变化,项目不能正常开工建设或保持必要的进度,资金不能及时拨付到位,产生资金沉淀的现象;三是民生工程等政策性配套支出增长较快,特别是近几年推行的农村养老保险、新型医疗保险等各项改革都需要镇级财政配套,财政保障的范围、规模越来越大。再加上重点工程资金需求量较大,财政支出的压力越来越大。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1年财政预算安排(草案)
根据镇党委、镇政府总体部署,2011年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力培植骨干财源,狠抓地方财政增收,加大资金争取力度,不断强化财政监督,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不断增加对“三农”、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的投入,为加快构建富裕和谐“春江新城”提供资金保障。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拟定2011年预算指标如下:
2011年全镇财政总收入预算完成135000万元,比上年增长21.34%,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8000万元,较上年实绩增长18.16%。其中:国税口税收预算22600万元,地税口税收预算32700万元,财政口预算2700万元。
预计2011年全镇可用财力28500万元,其中预算内财力为13000万元,预算外收入15500万元。
按照“积极稳妥、有保有压、收支平衡”的编制原则,地方财政支出预算拟安排28430万元,其中: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580万元;
公共安全支出1350万元;
教育支出3200万元;
文化体育支出150万元;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750万元;
医疗卫生支出2520万元,其中春江医院预计支付1000万元;
环境保护1070万元;
城乡社区事务6550万元;
农林水事务2080万元;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支出750万元;
基金预算支出280万元;
其他支出150万元。
三、突出重点,力求突破,确保2011年财政预算顺利完成
2011年是“十二五”建设开局之年,春江镇将以“跻身全省先进乡镇,实现区域大镇、经济强镇、和谐新镇”为目标,坚持以科学协调发展为主题,以创新、激活机制为重点,以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为抓手,以构建和谐春江为基础和保证,以追求一流工作业绩为灵魂,协调推进全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发展。
春江财政分局将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管理创新为突破口,以创先争优为手段,确保各项财政预算的顺利完成,推动全镇经济社会突破发展。具体抓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狠抓财政收入,增加可用财力。加强税收及各项非税收入征管,坚持依法征管,杜绝偷税漏税,努力做到应收尽收。不断加大政府债务清收力度,尽力化解财政风险。搭建新的融资平台,为新镇开发提供资金保障。进一步加强项目资金争取工作,紧紧抓住建立镇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的政策机遇,继续加大争、跑的力度,努力增加地方可用财力,为加快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活力。
2、服务全镇大局,支持经济发展。继续采取基础设施费返还、项目支持、贷款贴息等措施,支持生产型企业建设,扶持壮大重点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化工、机械、物流等主导产业,培育稳定增长的骨干财源。认真落实招商引资优惠奖励政策,不断完善道路、绿化、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加快“春江新城”建设步伐,促进镇域经济发展。
3、优化支出结构,确保重点支出。切实加强资金调度,确保工资津贴发放、机构正常运转和重点项目建设的需要。加大对“三农”和社会事业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投入,加快建立民生财政。实施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加强对预算执行和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加强对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加强对财经法规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防止各种浪费现象和违规违纪问题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4、深化财政改革,提高理财水平。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深入推进区镇财政体制、政府预算体系、预算管理制度改革,重点搞好财政分局改革试点和非税收入管理改革,进一步规范会计集中核算和政府采购,不断完善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参与式预算”等财政奖补机制。配合区局“金财”工程建设,全面实施信息化管理,积极推进依法理财,进一步提高财政管理的整体水平。
各位代表,2011年的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支持监督下,解放思想,真抓实干,迎难而上,不懈进取,努力把财政改革与发展推向一个新阶段,为全面建设富裕和谐“春江新城”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