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互动 > 调查报告 > 内容
为全面了解广大投资者对我区投资环境的评价和意见,客观反映我区近年来投资环境现状,归纳分析投资环境存在的问题,促进我区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今年,我局牵头在区政府门户网站,面向全区企业开展投资环境问卷调查。现将有关调查情况分析如下:
一、 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参考中央和省、市同类问卷内容,结合我区实际情况,最终确定了“企业基本情况”、“政务环境”、“投融资情况”、“产业配套能力”、“综合成本”、“人力资源”、“居住环境”、“就医就读”、“社会治安”等15个问题制作问卷。
二、问卷调查总体反馈情况
调查问卷自在线发布以来,得到了广大企业的积极响应。据统计,在参与投票的企业中:
按企业所有制类型:国有企业占12%,民营企业占25%,外商投资企业占61%;
按企业资产总规模:资产超亿元的有3家,资产超1000万的有11家,资产超500万的有17家;
按企业从事的产业:从事制造业的占绝大多数,达77%;旅游房地产企业占6%,金融企业占3%。
根据问卷反馈:
(一)对我区投资环境总体评价良好。调查结果显示:对政务环境满意的占87%、基本满意的占12%;对企业融资便利程度满意的占83%,基本满意的占12%,不满意的占3%;对产业配套能力满意的占87%,基本满意的占12%;对企业综合成本高的占70%,较高占12%,低的占16%;对本地劳动用工满意的占80%,基本满意的占19%;认为人力资源中,最缺乏的人才是:中高级技术人员,占比为59%,其次是中高级管理人员,占比为23%;对居住条件满意的占93%,基本满意的占6%;对医疗卫生条件满意的占87%,基本满意的占12%;对子女教育满意的占67%,基本满意的占29%,不满意的占3%;对社会治安满意的占77%,基本满意的占22%.数据说明,企业对区委、区政府近年来精准对接经济社会发展所需、民心所向,持续推进各项改革落地生根,不断优化投资环境,着力解决经济发展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困难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和成效总体上是满意的。
(二)企业对我区发展前景总体看好,对未来继续在安康投资信心较强。调查结果显示:在对企业今后继续在安康投资打算一项的调查中,尽管企业面临成本上升、利润减少等不利因素,但在未来投资发展中,表示对现有项目追加投资的占比74%。这说明企业对经济发展总体形势的认识清晰,对区今后持续改善投资环境充满期待,继续选择在我区投资发展的意愿较强,企业自身发展的信心不断增强。
三、 问卷调查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及改进举措
通过问卷调查反馈情况来看,我区在投资环境上还存在投资成本较高、高技能技术工人、高级管理人员匮乏等问题,有些问题还比较突出,企业迫切希望在今后的发展进程中得到更好改善。为此,我们要按照“三大一实干、三强一争先”活动有关要求,以“店小二”精神为引领,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加强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努力营造亲商、富商的发展氛围,重点要做好以下五项工作:
(一)进一步营造投资软环境。1、切实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建议区委、区政府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立政府抓经济、服务企业的容错机制,鼓励领导干部敢于担当、敢于做事,解除领导干部接触企业的后顾之忧,增进干部与企业的深入交流,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二)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形成政策“洼地效应”。认真分析我区与周边开发区的差距,进一步调整完善现行政策措施,保持政策的优惠性、让利性、连续性,使我区鼓励投资的政策决不低于周边地区。同时加强政策、信息的宣传,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三)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进一步清理、精简涉及民间投资管理的行政审批事项和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规范中间环节、中介组织行为。充分发挥区行政审批局“一个印章管审批”的优势,真正实现“一次性受理、一条龙服务、一次性办结”。
(四)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建议政府更加积极搭建银企沟通平台,协调金融机构针对企业或项目实际情况实行差异化政策,减少“短贷长投”等不合理现象。进一步规范财信担保,废除不接地气的政策,让财信担保机构真正为企业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融资担保服务。
(五)进一步强化人才保障。坚持需求导向,一方面要协助企业与高校建立“订单式”培养模式,注重蓝领高级技工的培养;另一方面要坚持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科技招商齐招共引,以满足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