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视界 > 部门动态 > 宣传统战部 > 内容
因环保设施不到位,导致扬尘污染严重。被查处后,抱有侥幸心理未及时整改,罚金从5万元变成了135万元。这也成为我市按照新《大气污染防治法》针对堆场扬尘施行按日计罚以来,开出的最大一张罚单。
近日,记者来到这家被处罚的单位,位于春江镇的常州新长江港口有限公司,发现煤矿堆场都覆盖了绿色的防风抑尘网,四周还建起了8米高的防尘围挡,水泥道路上干干净净,完全不见执法人员口中当初“小白鞋进,小黑鞋出”的场景。
根据全区“263”行动部署,常州高新区自3月11日起开展了以电镀、印染、化工、排放挥发性有机物以及工地扬尘等行业为重点的“春雷”专项联合执法行动,由区环保局牵头安监、城建、市场监管、公安分局等部门成立联合执法行动组,按照每周不少于1次的频次开展环保联合执法,对证照不齐、污染防治设施建设不到位、污染物直接排放、安全隐患严重的“小散乱污”等情况进行严厉打击。行动期间,共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51件、处罚金额517.74万元,严厉查处了一批严重污染环境的散乱污企业,达到了预期的整治效果。
135万,“春雷”行动开出最大一张罚单
“我们在2月份检查时,发现常州新长江港口有限公司场地内未按要求对易产生扬尘的物料建立密闭料仓,也没有设置高于物料堆放高度的围挡,扬尘污染严重。”区环境监察大队副大队长周菁印象特别深的,是物料堆之间的路面,几乎就是“小白鞋进,小黑鞋出”。
周菁说,当时他们随即开出了《处罚决定书》,但在3月份的抽查中,发现企业似乎仍在观望,整改不积极,随即启动“按日计罚”,罚款基数5万元,计罚天数27天,罚款总额135万元。该案为我市按照新《大气污染防治法》针对堆场扬尘施行按日计罚以来,开出的最大一张罚单。
“这次处罚,对我们真的是一次震慑,也是一次教训,所以是下了决心整改,已经委托专业部门对42万平方米散货堆场防风抑尘网进行设计施工。”公司董事长李仁荣告诉记者,目前,他们已经投入2000多万元,添置了防风抑尘网、清扫车、洒水车、喷淋、防风围挡等,后面还要继续投入,确保达到环保要求。
“零容忍”,专项联合执法行动初见成效
3月23日,根据举报线索,联动执法行动中发现常州新北区孟河新越包装厂将包装印刷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油墨废水经塑料桶收集后直接倾倒入孟河镇黄山河内,造成黄山河内河水呈深蓝色。经监测分析,该单位外排污水中部分指标超过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其中总铜指标已超过标准值37.7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和《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四款规定,该案件已构成“严重污染环境”,现已移送公安处理。在案件办理中,区环保局与公安部门第一时间就启动联合调查,针对案件走向及时会商,对办理过程中发现的情况及时信息共享,实现环境执法与司法联动的无缝衔接,形成 “合法取证、快速移交、高效办理”的工作模式,有效构筑了大环保工作格局。
本着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的态度,一个多月的联合执法改善了区域环境质量,解决了一批长期存在、久拖不决的突出环境问题。1-4月,全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86天,同比增加22天;优良率为71.7%,同比上升18.8%;PM2.5平均浓度59.8μg/m3,同比下降17.4%。PM10平均浓度92.6μg/m3,同比下降23.7%。长江魏村水厂饮用水源地水质均符合Ⅲ类标准,水质达标率为100%。长江魏村、德胜河东潘桥2个“水十条”国考断面水质达标,德胜河德胜河桥、新孟河小河水闸、藻江河九号桥3个“水十条”省考断面水质均达标;截至4月底全区环保信访总量为557件,同比下降9.72%,越级信访24件,同比下降63.08%,满意率86.7%,同比上升2.32%。
下一步,专家入驻企业开展“环保体检”
“整治提升的短期阵痛毋庸置疑,但从长期来看,这是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常州金昌盛印染有限公司总经理吴裕华说。其实,在环境保护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企业环境守法意识也在不断提升,但也往往苦于不能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
坚持环境监管执法与服务企业并重,区环保局在全市率先提出了 “四建、六有、六自查、两主动”管理要求,给企业开了个“环保管理清单”,督促电镀、印染等企业从管理、创新、设备、工艺、环境等方面整改,有效推进企业规范化环保管理,实现产业长远健康、可持续发展。目前西夏墅镇23家印染企业已全面按照管理清单要求开展全面自查。
“下一步,除了继续开展2-3次专项执法行动,保持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的高压态势,我们还将开展‘一企一查’环保专项体检。聘请第三方专家对65家重点企业开展预查服务,给企业做个全方位 ‘环保体检’,切实解决困扰企业的环境问题。”区环境监察大队大队长吴荣炳介绍。